中国陆军实战装备升级!火箭炮部队迎来“东风 12”

2023-11-15 10:19:25 字數 1930 閱讀 1869

我国陆军火箭炮部队最新发射远程火箭炮实弹训练资料在社交平台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共架战术地地导弹的身影,这种射程高达500千米的重型战术装备在陆军部队中已经很久没有公开露面了。从实战经验出发,特别是俄乌战争所带来的影响,这种重型战术导弹的再次亮相意味着什么呢?乌克兰战场上的美国制造的“海马斯”频频亮相,配备的精确制导火箭弹以及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mgm-140型战术导弹(atacms)声名鹊起。

而国内也发展了多款重型火箭炮,例如外售的ar系列、a系列,以及自用的phl-191等,性能都相当出众。然而,尽管phl-191整体性能更胜一筹,但却一直没有配套的重型战术导弹,这让人颇感遗憾。乌军使用“海马斯”的atacms对俄军前线机场造成了重创,这种机动性强、打击精度高、毁伤威力大的装备让外界印象深刻。国产版的“atacms”虽然迟迟没有问世,但确实有国家从中国购买了性能略逊的类似外贸装备——m-20。

这种情况让人不禁回想起上世纪80年代,战术地地弹道导弹曾是全球热销的经典装备,国内也曾将老式的红旗-2防空导弹改造成射程100多千米的地地战术导弹,并出口给伊朗。然而,尽管国内有多款战术导弹,却长期处于尴尬状态。国内在技术上早已具备将战术导弹(或者说重型火箭弹),并入高机动制导火箭炮作战平台的实力。然而,出于兵种配合考量以及战术导弹的储存、使用条件非常苛刻等原因,这些重型制导火箭炮一直没有在国内列装。

特别是在和平阶段,出于经济条件考量,最终没有大量装备战术导弹在火箭炮部队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在俄乌战争中,乌军得到了美制atacms后展现出的非凡能力,引发了其他国家对发展战术导弹的思考。因此,此次我国陆军火箭炮部队使用phl-191发射类似m-20的自用型号,很有可能受到了乌克兰实战经验的启发。重型制导火箭炮作为低成本制导体系兴起后的受益者,在未来的信息化战场中将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尽管国内之前没有大量列装配套的战术导弹,但相关技术积累充足,甚至还通过出口组建了完整的生产体系。在意识到其意义后,国产型号的重型制导火箭炮很快得到了服役,并开始尝试将其融入到现有作战体系中。这体现了我国的工业实力,并是国内陆军火箭炮部队水平更进一步的写照。在现代战争中,信息化战争的概念已经不再是停留在大**备ppt上的概念,而是通过乌克兰战场上的试验得到了验证,实战效能远远强于以往的军事对抗。

因此,重型制导火箭炮的发展将是我国陆军部队未来军事实力提升的重要一环。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发展和利用重型制导火箭炮,以及如何将其融入到陆军部队的作战体系中,将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深入思考和**的问题。

要点回顾:我国陆军火箭炮部队最新实弹训练**,重型战术导弹再次亮相;国内存在重型火箭炮但长期缺乏配套的战术导弹;乌克兰战争中乌军使用atacms展现出非凡能力,引发其他国家对发展战术导弹的思考;重型制导火箭炮在信息化战场中扮演重要角色,如何发展和利用成为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在信息化战争的当下,重型制导火箭炮的发展将对我国陆军部队未来军事实力提升起到重要作用。对于这一趋势,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发展和利用重型制导火箭炮?

如何将其融入到陆军部队的作战体系中?期待您的观点和建议。

中国火箭军,军中王牌,进入一级战备,知道战力有多恐怖吗?

你知道为什么没人敢招惹我国吗?因为我国有一支神秘而又特殊的部队。这一次我们再也不需要低调了,我们的王牌来了。老美将领曾经不止一次提及,称 火箭军是全球最具威慑力的一大军种。那么火箭军,一旦进入一级战备,战力有多恐怖。到目前我国的大国重器,各型号各性能导弹,多不胜数,每一种让任何一个国家瑟瑟发抖。弹道...

“中美紧张升级 中国火箭炮威胁激增,美媒警告可能引发战争”

中国火箭技术的崛起引发国际关切。伴随中国火箭炮技术的崛起,国际社会再次热议,而西方国家则纷纷散发警告信号,暗示中国的火箭技术领域应该被审慎对待。这一问题不仅涉及军事技术的竞争,更牵扯到全球政治格局 地缘政治关系以及国际和平与稳定的重要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政治格局变得愈加复杂,尤其是最近中东地区...

中国陆军装甲部队的巨大转变 多样化的未来战争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一直以来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地作战力量之一,而其装甲力量一直是其实力的象征。然而,在年的一场重大军事改革后,解放军的装甲部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从传统的装甲集群作战演变为更加综合化和多样化的重型合成旅。本文将深入 这一重大变革,并解释中国陆军装甲力量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前景。中国陆军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