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判压分全红婵?别让“毒唯思维”荼毒体育圈

2023-11-28 02:10:10 字數 1480 閱讀 1668

高潇洒(西安交通大学)

近日,在举行的2023年全国跳水锦标赛10米台决赛中,陈芋汐以436.80分夺冠,全红婵则以427.60分屈居亚军。比赛结束后,一名粉丝在看台上大吼,无厘头地质疑裁判恶意压分,导致全红婵错失金牌。这种质疑和不满的情绪在社交**上迅速蔓延,引发了一场关于裁判公正性的大讨论,更有甚者大肆渲染阴谋论,称陈芋汐夺冠“不过是赢在了家世背景”。

裁判压分”的闹剧愈演愈烈,再次引发了公众对于体育“饭圈化”现象的关注。11月25日深夜,中国跳水名将、跳水大满贯得主何冲发文怒斥体育界的饭圈文化,呼吁粉丝要理智追星,“不要让娱乐圈的风气影响到体育的纯粹性”,为运动员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

全红婵只是丢了冠,粉丝却让其丢了脸。尽管全红婵是跳水界的“天才少女”,但跳水作为中国的强势项目,人才辈出,在这样高水平的体育竞技中,胜败实乃常事,何来独孤不败一说?在高手切磋中输给陈芋汐这样的高水平选手,全红婵只是丢了冠却并不丢人。比赛结果公布后,在全红婵本人都对结果无质疑的情况下,极端粉丝却在看台上大闹赛场,这种不分青红皂白极端护主的行为惹得全红婵本人一脸震惊,十分尴尬,无奈地说“你别讲话了吧”。

体育“饭圈化”背后仍是狭隘的“金牌至上”思想。当前,部分极端粉丝热衷于“造神式捧杀”,对体育运动员过度迷恋与崇拜。当运动员获得金牌时,便为其塑造金身并加上光环,当其稍有失利时,要么盲目护主辩护,要么破口大骂,亲手将运动员拉下“神坛”。这不禁让人质疑,这些粉丝追求的究竟是比赛背后的体育竞技精神,还是金牌背后的虚荣?捧杀捧杀,“捧”之后接着“杀”,这种闹剧在刘翔身上已经发生过了,千万不要再让类似悲剧发生在一颗冉冉升起的体育新星身上。

粉丝应理智追星,客**待比赛结果。输赢固然重要,但“金牌至上”绝不是体育竞技精神的核心。自我突破、追求卓越是体育竞技的魅力所在,也是体育竞技精神的精髓所在。正如何冲所言:“每一次裁判的评分都是对运动员表现的一种反馈。”对优秀的运动员而言,成功与失败皆是追求卓越道路上的底色,每一次失败都是自我反省与提升的绝佳机会。但部分粉丝在“唯金牌论”的蒙蔽下,竟忘了“失败乃成功之母”这样老生常谈的道理,将一切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而不反省运动员自身是否存在问题。这种不理智的过度神化与盲目辩解行为,极易滋生运动员的自满与自负心理,这类盲目的爱护无疑是运动员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中国跳水队不乏携手并进的佳话,例如郭晶晶和吴敏霞既是搭档、又是对手,同时也是姐妹。强劲的对手是进步的动力,吴敏霞曾多次坦言自己的成长离不开郭晶晶的指点与帮助。全红婵与陈芋汐作为中国跳水界闪耀的“双子星”亦是如此,二人“相爱相杀”,在良性的竞争关系中互相进步。在双人赛中她们是默契的搭档,以遥遥领先的优势为国争光;在单人比赛中她们是强劲的对手,各显实力,为观众上演精彩的“神仙对决”。无论谁拿了金牌,比赛结束后两个小女孩仍会像好姐妹一样手拉手走上领奖台。

粉丝若是真心爱护自己的偶像,不妨在追星时理智一些,以发展的目光看待比赛得失。在运动员夺冠时以最大的热情给予其鲜花与赞美,在其比赛失利时以足够的耐心给予其鼓励与支持。摒弃饭圈的“造神文化”“毒唯思维”(编者注:“毒唯思维”泛指只喜欢自家正主,用不理智行为伤害其他艺人的狂热粉丝,即“唯”一,并且在唯的基础上还有“毒”),让体育竞赛回归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本质,让运动员在纯粹的体育环境中健康成长。

全红婵无缘夺冠,粉丝质疑裁判压分,真相究竟如何?

年月,全国跳水锦标赛暨巴黎奥运会 多哈世锦赛选拔赛在武汉举行,这是一场关乎荣誉和未来的较量。在女子单人十米台决赛中,两位奥运冠军全红婵和陈芋汐再次展开激烈的对决,最终陈芋汐以.分力压全红婵夺冠,连续第二站选拔赛夺冠,直接锁定了巴黎奥运会门票。而全红婵则以.分获得亚军,无缘冠军和世锦赛。赛后,全红婵的...

粉丝质疑“裁判压分全红婵”?奥运冠军发文批驳

体育首发创作挑战赛 近日,网络上出现了一些关于全红婵比赛的争议声音,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裁判是否压分的质疑。对此,一位奥运冠军在社交 上发文批驳了这种说法。这位奥运冠军表示,竞技体育比赛中,裁判的评分标准是非常严格的,他们需要按照规则公正公平地评判选手的表现。对于全红婵的表现,他指出,全红婵在比赛中...

全红婵被裁判压分?奥运冠军何冲怒斥饭圈 体育不是娱乐圈

在体育领域,饭圈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这既有一定的正面作用,也存在着一些负面问题。饭圈粉丝的热情和支持可以为运动员带来更多的关注和赞誉,激发运动员更强烈的比赛欲望和斗志,同时也会为运动员带来更多的商业价值和收益。在社交 上,饭圈粉丝的活跃也可以为体育运动带来更广泛和深入的传播效果。比如,饭圈粉丝可以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