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城投发“新债” 转型类债券有望“接棒”融资缺口

2023-11-08 01:30:44 字數 2901 閱讀 3024

本报记者 石健 北京报道

近日,河南一地级市城投公司发行了河南首单城投产业转型公司债券。对此,行业普遍认为,债券的成功发行体现了市场投资人对国资集团深化转型发展思路和布局的认可。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不少城投公司通过发行转型类债券寻求扩充融资渠道。

多位行业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资金投向和产业领域布局是城投未来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尤其对各类国投类、产投类城投公司来说,在经过一系列转型之后,谋求发行产业转型公司债将有力拓宽融资渠道。

融资新风口

据了解,该城投公司此次发行的债券金额为5亿元,发行期限2+1年,发行利率为3.66%,全场认购倍数3.2,受到投资者高度关注,创近5年来河南省地市级同品种同期限发行利率最低、2023年以来华中地区地市级同品种同期限发行利率最低。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此次债券募集的用途并不是单一的,将用于优先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和中原农谷建设,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提前布局科技数智产业,抢滩占先未来赛道;不断扩大新能源行业投资,推动绿色战略转型;加大医药化工领域投入,推动产业发展提档升级;持续聚焦文旅文创品牌打造,激发经济发展新活力。

记者注意到,早在今年8月,湖州一家县域城投也成功发行了低碳转型挂钩公司债券,金额9亿元,系全国首单区县级城投公司低碳转型挂钩公司债券。该县域城投公司公开表示,发行低碳转型挂钩债券是将债券条款与公司低碳转型目标相挂钩,旨在进一步发挥债券市场的积极作用,助力集团实现低碳转型。

转型类债券除了在城投公司发行之外,一些产投公司也谋求发行相关债券。河北一家产投公司在境外发行了一笔转型类金融债。债券一经发行成功,国际投资者认为此次交易的管理框架及对应转型项目均已达全球领先水平,给予高度评价并踊跃认购,获配占比超20%,高于近年中资机构普通绿色金融债券获配比例,成功助力企业亮相国际资本市场。

事实上,产业转型类债券已经成为不少城投公司看好的新型融资方式。2023年5月,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开展转型债券相关创新试点的通知》,初步界定“转型债券”的内涵,明确债券在募集资金用途、信息披露、第三方评估认证和募集资金管理等方面的要求。2023年6月,上海**交易所印发《上海**交易所公司债券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指引第2号——特定品种公司债券(2023年修订)》,新增低碳转型公司债券,包含低碳转型挂钩公司债券,明确了低碳转型领域和募集资金投资方式。

对于发行产业转型类公司债,行业普遍认为,其实还是解决“钱从哪来”的问题。随着城投公司不断优化整合、转型升级,“项目为王”已经成为行业普遍共识。优质项目自然需要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也正是在背景之下,产业转型类债券成为城投关注的焦点方向。

一位从事产业转型公司债业务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通过与城投公司接触发现,能够成功发行此类债券的公司均已经做好一定“内功”。“城投公司普遍存在经营定位上,市县国企功能定位重叠、资产管理低效,承接公益类项目较多,子公司负担重、运营效果不加等问题。在评级上,往往是一家aa+级母公司带着若干家aa级甚至没有评级的公司运转,融资成本高、投资重大项目能力弱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此,深度整合成为城投公司的首要工作。”该相关人士表示。

记者注意到,此次成功发行产业转型公司债公司的所在地市就发布了《“十四五”国资国企发展规划》,要求对注入各类资产资源进行分类整合,按照产业属性区分业务板块,从融资端向投资端、产业端转型发力,利用自身资本优势,引导全域重点产业项目落地投产。

潜力尚待挖掘

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在第八届中国债券论坛上表示,将加快转型金融标准研究和出台,鼓励发展转型债券。可以预见,我国转型金融标准将为市场各方参与转型金融提供更为明确的转型活动目录或技术要求,有利于支持更多发行主体,拓宽转型项目融资渠道,促进企业转型发展,推动我国转型类债券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和扩容。

对于转型类债券发展前景,东方金诚信用管理(北京)**资深分析师武慧斌认为,首先要完善转型领域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对国内转型类债券而言,目前市场各方对转型类债券的概念认识和运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作为绿色金融的有益补充和拓展,转型类债券的发展可以借鉴绿色债券的实践经验,推出支持政策,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在资金贴息/补贴、考核评估、监管指标等方面给予发行人和投资者激励措施,通过相关机制,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强合作,促进转型金融产品联动创新。“其次是应推动转型类债券标准体系建设。目前,国内转型类债券主要在企业主体和项目层面的低碳转型活动领域开展实践,尚需进一步厘清转型项目边界、建立较统一的转型发展支持目录及配套标准,以便金融和财税工具精准对接。

同时,要加强转型金融的国际合作交流。目前,我国不仅牵头制定g20(即二十国集团)转型金融框架并落实《g20可持续金融路线图》,更新了中欧《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还推动落实《‘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在转型金融方面加强国际合作,有助于我国在概念、标准、机制及创新产品等方面不断吸收国际经验,提升我国在转型金融国际合作上的广度和深度,并为全球绿色升级转型提供可持续、可推广的中国经验。”

转型类债券的推出为高碳排企业的低碳转型发展提供了直接融资便利,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融资需求巨大,有望成为绿色债券之后最有潜力的债券产品。为促进我国转型类债券的发展,应从完善政策支持、推动标准建设、加强国际合作等多角度推动转型类债券市场的高质量健康发展。

截至5月末,我国境内市场各类贴标转型类债券累计发行规模达1062.2亿元,其中,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低碳转型挂钩债券、转型债券和低碳转型债券累计分别发行780亿元、203.9亿元、51.3亿元和27亿元。

挂钩类债券主要是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和低碳转型挂钩债券。截至2023年5月末,上述两类债券发行规模合计为983.9亿元,占转型类债券发行总额的92.635%。在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方面,2023年共有21家主体发行25只,发行规模合计353亿元;2023年发行规模为379亿元,较2023年小幅增长7.37%。2023年,低碳转型挂钩债券推出,当年我国挂钩类债券发行规模合计达到572.9亿元,整体保持增长态势。

截至2023年5月末,转型债券和低碳转型债券发行规模合计为78.3元,占转型类债券发行总额的7.37%,涉及14家主体发行的15只债券,整体发行规模和数量仍十分有限。从资金投向来看,主要支持了钢铁、化工、有色金属、煤炭、航空等领域的企业低碳转型发展。

编辑:何莎莎 校对:翟军)

我国城投债自发行以来,如何与政府的隐形担保碰撞出火花?

中国地方 的债务问题突出,受到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而城投公司作为 组建的融资平台已成为地方 债务的一个重要主体,相应地,城投债作为地方 债务组成部分中重要的一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此外,考虑到在中国的债券市场,城投债的定价通常低于一般企业债。特别是在短期债券中,风险溢价较高的城投...

已投资5100多亿建的新城,面积相当于3个纽约,如今什么样了?

在中国有一座新城正在崛起,它的名字叫雄安新区。这是一项千年大计,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河北省中部,距离北京和天津都不远,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区域。它的规划面积达到平方公里,相当于个纽约市的大小。它的建设投资已经超过亿美元,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建设项目之一。那么这座新城究竟是怎么建起来的?它...

美债新接盘侠现身 家庭个人投资者成主导

近期,美国国债的持有结构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传统的最大持有者,如美联储 中国和日本,都在不同程度地减少其持有量。然而,一个新的投资者群体正在崭露头角,那就是美国的家庭和个人投资者。在这个新的全球经济环境下,他们正在成为影响美国国债市场的关键因素。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和就业市场的改善,美国民众的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