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者心理学 真正性格内向的人,才能看懂这四个场景?

2023-11-25 18:30:05 字數 3046 閱讀 4919

随着互联网生活的日益发达,网络和**逐渐开始成为人们讨论和交流自己生活状态的一个重要工具。

尤其是在这一年以来,一类名为mbti的性格测试开始在网上火了起来。

这种测试源自于迈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mbti),最初的提出和制作者是美国作家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以及她的母亲凯瑟琳·库克·布里格斯。

这种测试指标以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划分的8种心理类型为基础。

从而将人格的心理类型理论付诸实践,为广大的网友找到自己性格的归属感提供了很大的依据。

其中,“e人”和“i人”是比较基础的两种类型指标,全称是英文的extroverted和introverted,也就是外向的和内向的。

众多人格类型测试也就是在这两大基础性格之上进行更加细致的区分。

不少网友在进行了测试之后开始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觉,并且还在网络上的交流当中找到了共鸣。

有很多网友表示:只有真正内向的人才能够理解这四个场景。

1.当自己将要出门时,听到邻居的开门声,会等邻居走远之后再出门

很多人会认为内向和外向是与生俱来的人的性格,并且在如今比较强调社交的环境下,会有人不自觉得认为外向的性格会比内向的性格更加“吃香”。

更是有很多家长在教育自己子女的时候,就先入为主的告诉孩子们要开朗,一定不要内向。

这其实是不合理的。因为内向与外向只是个体性格的两种表现形式,本身并没有高下之分。

而且这两种表现形式之间是会出现转换的。很多在生活当中显得内向的人,其实只是把内向的一面表现的更为明显而已。

像邻里关系这种社会当中比较近距离的社会关系,对于大部分的个体而言都是有些不好处理的。

因为二者之间只是出于某种原因在居住空间上有比较近的距离。

既没有法律上的联系,也没有相互的责任和义务,所以究竟最后会成为怎样的关系,也全然在双方的性格。

对于那些比较内向的人而言,邻里关系这样的存在显然是一种明显的内耗——彼此之间可能平时都不怎么来往。

见了面也只是打个招呼,最多是寒暄几句,几乎不会影响关系的建立以及维系,多见一面,少见一面并没有什么区别。

所以对于他们而言,自然而然会选择等邻居远走之后再出门。

2.不愿在公众面前接受夸奖

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当中,我们的目标总是让自己变得更好。

这种“好”也是有不同标准的:学生要接受来自于老师和学校的肯定;劳动者要接受来自同事和领导的肯定;公务员则需要接受来自社会的肯定。

但是对于那些性格内向的人来说,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的去减少和外界的互动。

在工作和生活当中,尽管很多关系在他们看来都是很亲密的,但他们并不善于通过自己的方式去维系这种亲密关系。

所以在很多外向的人或者是普通人看来属于夸赞的“当着大家进行的褒奖”这样的场合。

对于那些性格内向的人来说,不亚于是“公开处刑”。

因为对于这些人而言,即便是他们做出了很好的成绩,也并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同,而仅仅是完成自己的工作。

3.对于不确定的事,宁可忍着也不想冒着被嘲笑的风险说出来

很多人在区分个体性格的内向与外向的时候,都会将交流和表达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

这确实是区分二者的一个比较明显的方式,因为对于很多内向的人来说,仅仅是张口问其他人问题,就已经要对自己做很久的思想动员了。

并且性格内向的人往往也比较敏感。

他们不愿意因为一些小的事情就遭受来自外界和他人的否定和嘲笑,有时候看似很轻微并没有杀伤力的一句“你怎么连这点儿事儿都搞不明白?”

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是刺向心脏的一把利刃。

也许在遭受质疑的当场,他们并不会表现出什么感情上的不情愿,也不会明显的说出自己的感受。

但长此以往,他们在和身边的人相处时就会变得越来越小心翼翼,甚至是如履薄冰。

4.如果盘中只有最后一份食物,绝对不会动筷子。

餐桌礼仪是社交礼仪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起聚餐的场合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社交场合。对于性格内向和外向两类人来说,在餐桌上也会有完全不同的表现。

一个特别明显的表现就是,当以份数来计算的一盘食物只剩最后一份时,性格内向的人是绝对不会动筷子去夹的,无论他们有多么喜欢这道菜。

这种性格大概率是源自于中国传统思想当中“谦让”的优良美德。

包括《三字经》等点击在内的故事是很多孩子从小就会接受到的传统美德教育,其中很多的故事就是告诉我们要谦虚,要谦让。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等一系列谚语,其实也是在表达这个意思——核心观点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来使关系达到一种和谐,而不是因为某人的个人行为使得其他人不高兴。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不主动夹最后一筷子菜的逻辑内核,跟吃完饭之后一群人抢着去买单、进门的时候纷纷让别人先进、有了好事让别人先上等行为都是一样的。

其实本质上也不是他们不想,只是不愿意因为这些事情而和他人产生过多的交流,甚至是因此而招致其他人的情绪使自己更加无法解释。

索性就先从自己这里摒弃了做这件事的意愿。

所以通过这些例子,我们也可以理解到性格内向的人在社会生活中是怎样面对诸多事情的。

心理学家 只有性格内向的人才看得懂这五个场景

你是否曾感到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界格格不入?你是否曾在喧嚣的人群中感到孤独?如果你有过这样的感受,那么请继续往下看,因为这篇文章是为性格内向的你量身定制的。场景一 人多的聚会 在人多的聚会上,你总是那个最沉默的人。你并不讨厌社交,但你更喜欢独自思考。你喜欢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那种与世无争的平静。在...

如何才能摆脱老实人的性格?内向,胆小自卑,不敢说话,怕冲突

首要的一步就是认识和接纳自己。即便是内向和胆小的性格,也有其独特的优点,比如深思熟虑 敏感细腻,共情力强等等。这不是缺点,这是你的一种特点。认识并欣赏这些优点,可以帮助你对自己形成一种积极的自我认识。 胆小自卑,不敢说话,通过改变认知和多加练习,这是可以改变的。可以小步前进,不需要一下子变成一个完全...

如何理解内向者 12个有趣的心理学见解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有关内向人士的个有趣心理学知识。是否有人曾经说你是一个内向的人?内向 这个词含义广泛。我们常以为内向者之所以不爱说话,是出于某些负面的原因,以为他们的沉默表示自信或自尊心的缺乏。但事实并非如此,接下来我将为大家阐释。我们也许会以为内向者就是害羞,但这两个词实则指涉不同的性格特征。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