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时期,红军的生活到底有多艰苦?是时候告诉大家真相了!

2023-11-07 22:45:41 字數 1734 閱讀 6606

苦不苦,想一想红军长征两万五!

长征时期,红军的生活极其困顿,甚至可以说是食不果腹,断粮危机随处可见,还要面临国民党军的一次次围追堵截。

有老红军这样回忆道:背着枪连续走了100多里地,刚埋锅造饭,敌人就追上来了,顾不上吃饭,端着枪又跑了100多里地。

寒冷、饥饿、疲惫、迷茫,像沼泽一样裹着这支队伍。同时,还要经过各种苦战、撤退、追击、急进,那简直是人类的极限。

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

英雄的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

当时,**红军刚出发时有8万6千人的队伍。可是,到了陕北就只剩下1万多人了。而这其中不仅有战斗减员,还有饥饿和缺少医护的非战斗减员。

试想一下,按照这种减员损失,其他的军队恐怕早就崩溃了。

我相信,这是因为自从三湾改编以后,这支人民军队就知道为谁而战,为何种信仰而甘愿付出热忱的生命。

红军的长征苦,究竟在那些方面?

首先,就是衣服。当时,红军军服十分紧缺,基本上所有红军只能够单衣过冬。

刚出发时,红军们还是穿着一身整齐干净的军服。但是,在经历过硝烟战火之后,早就破破烂烂,夹着鲜血洗不干净,军服也是缝缝补补。

冬天的时候,红军本身也是有棉服,但是数量比较少,很多战士们都舍不得自己穿。因为伤病员很多,所以,许多战士们自发地把棉服让给了生病的战友。

这些红军战士们,便只能靠着单衣过冬,经过一些深山老林时,山林里的温度特别低,又冷又饿的时候,战士们常常是抱团取暖。

在没有柴火堆时,所有战士们便蜷缩在一起,互相之间传递体温,从而来达到御寒的目的。

然后,就是想用水能洗上个热水澡,那也是很难。当时,红军的后勤部门,在部队驻扎后,便十分忙碌,做饭烧水是少不了。但是,人实在是太多了,根本没法满足所有红军战士都能洗上热水澡。

所以,当时红军为了军容相对整齐,便发明了洗旱澡,自然就是不用水洗。

当时,所谓的洗旱澡,就是先升起一堆火,紧接着搓胸擦腿,把污垢搓下来,最后是除虱,把衣服放在火堆旁。

随着噼里啪啦的声音,也就完成了洗旱澡。

同时,红军行军基本上是靠腿。虽然说,将领有马匹可以行驶,但是很多红军将领都是把马匹让出来,托运粮食药品或者是给伤病员。

红一方面军总司令**,他的马匹也很少亲自驾骑,而是用来驮运粮食和伤病员。大多数将领和普通战士一样,都是走路行军,就这样走了两万五千里。

当时,参与长征的红军战士们,长征途中衣服破败不堪,食不果腹,住宿简陋,边打边走。

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他们却依然能凭借坚韧的信仰和超强的能力,粉碎了国民党军的一路围追堵截,最后在陕北胜利会师。

红军将士们,吃过的长征苦,更加凸显他们对于民族、国家和人民的丰功伟绩。

长征真相 解密红军艰苦卓绝的征程

长征,作为中国历史上一段极为重要的篇章,一直以来都充满了神秘和传奇。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关于长征的争议也逐渐浮出水面。今天,我们将深入 长征的真相,揭开那些曾经让人产生疑惑的谣言。黄炎培的回忆录中,我们发现了一则令人感到惊讶的故事。年,他受邀前往延安,与 相见。提到了他们多年前在上海的一次相遇...

红军长征到底走了多少路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清平乐。六盘山。年月,主席率 红军长征,历经艰难走过草地,元帅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摆脱了追敌,在翻越翻越六盘山之时,豪情万丈,写下了这首充满革命乐观浪漫主义的词,体现了一个革命家伟大胸...

红军长征到底有多难?大数据告诉你答案!

一提起红军长征,人们脑海中先出现的画面往往是不计其数的红军战士趟过泥泞山道,翻过终年不化的雪山冰川,在暴雨中前行,在酷暑中行军。无数红军以血肉之躯抗争自然,最终完成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但长征路上的艰险环境 漫长路程 恶劣天气以及红军简陋的伙食,在后人看来仍然令人难以想象。红军能够完成长征,实在是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