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 历史上地位最稳固的太子

2023-11-27 17:00:06 字數 1918 閱讀 6646

一般来说,太子这个岗位的确不是一般人能干的。

太能干了不行,父皇会担心你想提前继位,出于对自己权力和人身安全的考虑会废掉甚至杀掉这个太子;不能干也不行,父皇会担心能力太差守不住江山,出于对国家前途和未来的考虑还是会废太子;太有声望不行,会盖过了皇帝老子的风头;没有声望也不行,未来权力交接会出问题……

总之,想要熬死皇帝老子顺利登基,没有九九八十一难那是万万不可能实现的。从戾太子刘据到康熙朝的胤礽,很多不错的太子都栽倒在了这条荆棘路上。

凡事总有例外。历史上还真有一位太子,有能力又有声望,既得父皇信任又得臣民拥戴,而且父子之间还没有任何猜疑与矛盾。这位堪称完美的太子,就是明代的开国太子朱标。

一、生于战火,长于富贵。

元至正十五年九月五日,义军将领朱元璋正在率军攻打集庆的时候,朱标出生在太平商人陈迪家中。此时已是他父母结婚的第四个年头了。作为长子,他的出生给酣战中的朱元璋带来了莫大的欣喜。

洪武元年,朱元璋称帝,朱标在当天被立为皇太子。

朱元璋对太子朱标的教育十分上心,命詹同考历代东宫官制,并选拔功勋道德老成者兼领东宫,辅导太子。其中左丞相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兼太子少傅,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右都督冯胜兼右詹事,御史大夫邓愈、汤和兼谕德,御史中丞刘伯温、章溢兼赞善大夫。

各位,看看这个豪华阵容,基本上明初的文武精英都在东宫辅佐!当然这也是朱元璋的意思,即不再与东宫外另设府僚,意在朱元璋外出征战期间,由太子监国、方便各将军丞相辅佐。

二、天性仁德,天下归心。

在一众精英人士的辅导下,长大后的朱标温文儒雅,慈仁殷勤,颇具儒者风范。

朱元璋见他年纪已长,遂令今后一切政事并启太子处分,然后奏闻。有意让太子“日临群臣,听断诸司启事,以练习国政”。从此朱标开始学习并协助其父处理日常政务。在这过程中,他每每希望实行“宽通平易之政”,但终多因与朱元璋意趣不合而难行其道。

一日朱元璋又大开杀戒,太子劝谏说:“陛下杀人过滥,恐伤和气。”朱元璋不作声。第二天故意把一条棘杖放在地下,叫太子拿起,太子面有难色,朱元璋说:“你怕有刺不敢拿,我把这些刺都给去掉了,再交给你,岂不是好?我所杀的都是天下的坏人,内部整理清楚了,你才能当这个家!”太子说:“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意思是说有怎么样的皇帝,就有怎么样的臣民,惹的朱元璋大怒。

太子宅心仁厚,对宋濂等人言必称**,后宋濂一家牵扯进胡惟庸案中,朱元璋想处死宋濂,经马皇后及太子力保,才得免一死。

三、天不假年,英年早逝。

洪武二十四年八月,明太祖命皇太子朱标前往关中与洛阳视察。朱标“志欲定都洛阳,归而献图”。视察返京后不久,朱标就生了病,在生病期间还向朱元璋上书关于筹建都城的事。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五日,朱标病死。朱标死后朱元璋痛哭不已。八月,将他祔葬在孝陵东侧,谥“懿文太子”。

建文元年,朱允炆即位后,追尊朱标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明成祖夺位后复称懿文太子。直到崇祯十七年,南明弘光帝即位后复称其兴宗孝康皇帝。

可以想象,如果朱标没有早逝,后来的蓝玉案可能也就不会发生。开国武将依然在朝,在藩诸王也不敢有其他想法。而大明朝在历经洪武年间的铁血之后马上就要迎来一位宽仁英明的守成之君,仁宣之治可能会提前到来。

很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历史上的太监之最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太监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他们是一群失去男性正常功能的人,因为离皇帝很近,所以他们很容易接近权力的最高中心,如此他们也就能够凭借手中的权力做一些他们想做的事情。当然历史上有好太监也有坏太监。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这些太监中也产生了一些太监之最,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人。萧敬是历史...

朱标 明朝皇位传承的遗憾与历史的转折点

朱标,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他的一生经历了荣华与悲剧,成为了明朝史上最具皇者风范的太子。然而,他的早逝改变了明朝乃至中国历史的走向。朱标出生于年,作为朱元璋的长子,他的金玉出生自带优厚条件。他的父亲特别挑选了最好的老师和辅佐大臣来辅佐他治理东宫。然而,朱标并没有被宠坏,反而颇有君王风范。他性情宽厚仁...

历史上哪个朝代女性地位最高

你知道历史上哪个朝代女性的地位最高吗?很多朋友觉得是唐朝,因为唐朝呢不仅有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称帝的女皇帝武则天,还有一个职场女强人上官婉儿,以及一个能插手朝中大事的太平公主。而且在唐朝,女性穿衣自由,女人不仅能穿 还能穿低胸装。但其实啊在唐朝只有地位高的女性活得才自由,一些底层的女性仍然备受压迫。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