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杨勇请客吃饭花去公款400元,黄克诚大怒 你官当大了?

2023-11-06 20:30:13 字數 4836 閱讀 9976

2023年,黄克诚复出工作,他从山西回到北京,担任军委顾问。2023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在研究一批老同志的工作安排时,有人考虑到黄克诚的身体状况,曾建议他到全国人大或全国政协担任领导职务。但**更看重黄克诚清正廉洁、铁面无私、无限忠诚的可贵政治品格,认为他到中纪委任职比较适宜。

黄克诚的清廉和正直在全军内外一直很有名。2023年,抗战进入了最艰苦的时期,时任新四军第三师师长兼政委的黄克诚带领官兵厉行节俭之风,靠发扬勇敢战斗的作风和艰苦奋斗的传统来支撑苏北抗日大局。2023年5月,新四军政委***在一次总结讲话时说:“新四军全军7个师,第三师人最多,花钱却最少,应该学习他们的经验。”

黄克诚。为何第三师人最多,却花钱最少?这与黄克诚艰苦朴素的作风关系很大。2023年初,第三师供给部在赶制夏季服装时,出现了棉布不足的问题。黄克诚提议改革**样式,第三师军服上衣去掉翻领和两只口袋,裤子由宽大的中式裤腰改为西式小裤腰,军帽减掉翻沿,官兵不发绑腿布,这样积少成多,整个第三师部队一下节约了很多服装面料。当时群众分辨是不是第三师的官兵,从服装上一眼便能认出。

2023年5月,黄克诚担任冀察热辽分局书记兼军区政治委员。当时分局机关设有一个单独的小食堂,分局秘书长看到黄克诚等一些领导干部营养不良,就吩咐管理员弄了些大米、鸡蛋给他们吃。但黄克诚在吃饭时看到桌上的米饭和鸡蛋后,生气地对秘书长说:“农民现在没饭吃,你却叫我们吃白米饭、炒鸡蛋,这是共产党员干的事吗?”

最后黄克诚指示:“取消小灶,干部一律到大灶就餐。分局个别有肠胃病的领导干部可适当照顾,可吃点细粮,后方的干部要多吃粗粮,把节省下来的细粮送到前线,让前线的战士们和伤病员吃得好一些,多打胜仗。”

黄克诚讲话。

2023年12月,黄克诚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被选为**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委书记。上任之初,他请示中纪委第一书记**:纪律检查委员会主要抓什么?”

*明确回答:“抓党风。”

黄克诚深表赞同,2023年1月,他在中纪委第一次全委会讲话时说:“我赞成**同志的意见,纪律检查委员会要抓党风,要整顿党风,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转变党风。党风搞好了,党就有希望。”

黄克诚不仅是这么说的,更是首先作出了表率。2023年,中纪委决定制定《关于高级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规定》明确:一个高级干部的宿舍只能有一处,不得同时占用两处。调到外地工作时,应将原宿舍交回。

规定》颁布以后,黄克诚就要求妻子唐棣华交出自己的宿舍,他对妻子说:“*纪委规定,各级领导干部只能享受一套由公家提供的住房。有了规定,我们就要带头按规定办。现在公家给我们安排了住房,你们单位以前分给你的宿舍就要归还。”

唐棣华的单位此前曾给她分了一套单元房,她已经在这里住了几十年了,现在要交出这套房,从感情上讲确实有些割舍不下。但当黄克诚开口后,她二话没说,就主动交出了宿舍。

黄克诚和唐棣华。

唐棣华的举动也深深地打动了黄克诚。他饱含深情地对妻子说:“谢谢你多年来对我的理解和支持!享福没多少,吃苦受难全轮上,谁叫你是我黄克诚的妻子?从严治党,咱们就应该带好头,要从黄家开始,这样才能把从严治党真正落到实处。”

尽管上级给黄克诚分配了住房,但这座房子既漏雨透风,又靠近闹市,管理部门几次动员黄克诚搬迁或翻修,但他就是不答应,他说:“我们国家还很穷,群众住房更困难,许多家庭几代人同堂住一间房子。我现在的住房条件比起他们来,不知要好上多少倍,不搬迁、不翻修照样可以住,还是把搬迁、翻修的钱省下来,用在当用之处吧!”

后勤管理部得知黄克诚不愿换房住,又不同意彻底整修,便准备将临街的墙和门楼加高一些。黄克诚听说要花一两万元,又拒绝了:“ 修那个东西干什么?现在这个铁门虽然旧点,可是蛮结实嘛!门就是用来出出进进的,要装那么好那么**吗?像这种装门面的东西,咱们宁可将就点,也不要乱花钱!”

后来管理部为了让黄克诚洗澡用水方便,决定给他家接通热力管道。他们办好了预算拨款手续,画好了线路图,准备开始施工。但黄克诚听说接热力管道需要花费3万元时,坚决不同意施工,他说:“3万元?你们怎么能因为我这么大手大脚地花钱?现在我们国家还很穷,把钱用到更紧要的地方去!我这里能烧煤取暖已经不错了,赶快停工!”

就这样,直到黄克诚去世,他家里的热力管道也没有接上。

2023年,黄克诚接连过问和处理了几件高级干部违规违纪案件,其中一件是杨勇用**请客吃饭事件。这年1月,主持总参工作的副总参谋长杨勇,为了欢送调离总参的李达、张才千,同时欢迎调来总参工作的张震,在京西宾馆请他们吃饭,这顿饭共花去接待费400元。

黄克诚得知此事后,不禁大怒,他毫不留情地说:“要查,涉及天王老子也要查,不仅要查,而且一定要处理,谁出的主意由谁掏钱!”

秘书提醒黄克诚说:“现在**吃喝的现象比较普遍,类似的事情较为常见,再说杨勇、张震都是你的老部下啊!”

黄克诚坚持说:“一定要查!是我的老部下就更要查!不仅要查,还要处理。谁出主意谁掏钱!其它**吃喝的,发现一个也要查处一个!”

杨勇听说黄克诚要严查此事,认为他是在小题大做,心里颇为不快。于是黄克诚直接把**打到了杨勇那里:“杨勇,你官当大了,老虎屁股摸不得了?”

杨勇。杨勇接到老领导的**,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他马上说:“*吃饭的事我错了,我做检讨。你也不用查了,我出的主意我付钱。”

黄克诚语重心长地说:“杨勇啊,请几位老战友、老同事吃顿饭,说起来事情不算大,但**有规定,发了文件,领导就要带头执行。这不是400元钱的小事,是党的高级干部工作、生活作风的大事!高级干部不带头执行,刚制定的《规定》不就成了放空炮?党风何时才能好转?”

后来杨勇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400元补上了饭钱,并做了检讨,此事才算了结。原副总参谋长何其宗在回忆此事时曾说:“我刚调到总参工作就碰到这件事,给我的印象深,教育也深。此后,我在总参工作从未用**请过客。”

另一件事是“渤海二号”钻探船事故。2023年初,“渤海二号”钻探船由于工作人员违章操作,造成钻探船翻沉,最终酿成72人死亡的特大事故。事故发生以后,石油部一直没有向上级报告,直到8个月以后,死者家属们把状告到了中纪委,事情才得以**。

黄克诚再次大怒:“这件事一定要管!这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问题,党委干什么去了?为什么拖着不报?一定要查!”

黄克诚(右一)

中纪委查明情况以后,很快对相关人员给予了处分。分管石油工业的***副总理***对这起事件负有领导责任,要不要给处分呢?政治局几次开会研究,黄克诚始终坚持要给予处分,他认为虽然***对我国的石油事业作出过突出贡献,但功是功,过是过,如果不处分,无法向全国人民交代。

最终政治局经过表决,给予***记大过处分。此决定公布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黄克诚复出时,已经年近八旬,尽管年迈多病,但仍然发奋工作,由于劳累过度,他的身体日渐虚弱。老部下和熟人都劝他到南方去休养一个时期,但他却说:“我一出去,就要带一帮人陪护,那要花公家多少钱!还要给地方添很**烦,去不得!如果不是因为工作需要,去就是浪费。即使浪费掉一分钱,也愧对老百姓!”

*得知此事以后,指示中办就近安排黄克诚到玉泉山休养一段时间,他劝黄克诚说:“玉泉山环境安静,既有利于**,又可兼顾工作。”黄克诚这才勉强答应。

但休养之前,黄克诚还是“约法三章”:

一、只带一个秘书,不带家属和其他随员;

二、家属除星期日以外,不要去看望;

三、一切生活费用自理,不要公家补助。

黄克诚全家福。

有一个星期天,儿女们来看望黄克诚。小孙子黄健不小心打碎了一只茶杯,这本来是一件常见的小事,黄克诚却很重视,他提出要马上买一个新的来赔偿。工作人员说:“这里东西坏了,再去领一个就是了,用不着自己买。”

黄克诚却严肃地说:“你是一个军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难道忘了吗?损坏东西要赔偿,这是我们军队历来的规矩,什么时候也不能违背。我是个老兵,不能因为今天我当了高级干部,就不守规矩、搞特殊!”

儿孙们和工作人员听了这番训诫,无不深受感动,他们马上买了个新杯子补上。

2023年,黄克诚的病情不断加重,不得不住院**。他自知大限将至,开始拒绝**和用药。他说:“我已经不能为党工作了,不必为我浪费国家的钱财。”他还多次以马克思的女儿、女婿拉法格夫妇在晚年为不增加党的负担而自己结束生命为例,要求医生不要对他进行抢救。

黄克诚晚年。

面对这种情况,医生们只好让几个身强力壮的战士按住黄克诚的手臂,强行给他注射输液,可黄克诚一旦清醒后,又把呼吸的管子和针头拔掉了。唐棣华理解黄克诚,面对医护人员的劝说,她告诉他们,黄老就是这样的人,还是随他的愿望好……

2023年12月28日,黄克诚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黄克诚去世后,唐棣华悲痛不已,她在病榻上为丈夫写下了一副挽联:

为人复何求,少逢国危,坚信马列,青年从戎,毕生尽瘁,幸得中华民族光荣屹立!

既死无憾矣,仰不愧天,俯不怍人,国运日兴,人才辈出,惜不随全党同志再尽绵薄。

这就是黄克诚,一个克己奉公、求真务实的人,一个胸怀博大、“仰不愧天,俯不怍人”的人!

五一假期回娘家,花两千请客,饭没吃完我就走了,再也不请了

今天是五一假期的头一天,早晨六点多的时候,我和老公匆匆忙忙煮了一点面条吃了,就往我娘家赶去。头几天,岁的老母亲就打 和我说好了,让我放了假的时候,回去和她帮忙干活。在我们家后面,还有半亩地,母亲想在地里种上地瓜,种上花生,再种上一点春玉米。我们家兄妹三个,我哥和我弟弟都在市里住,只有我在县城。我们村...

62年毛主席请客溥仪,吃饭时问溥仪“传国玉玺在哪”,此话何意?

年的春节期间,在中南海举行了一次宴会,参与此次宴会的都是当时社会的一些名流和知识分子,这场看起来本十分寻常的宴会,却因为一个人的出现而彻底改变,此人便是晚清最后一位皇帝,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末代皇帝 爱新觉罗 溥仪。身为新中国的 为何会在中南海的新年宴会上邀请一位被人唾弃的末代皇帝?这其中的历史故事...

71年周总理请杨振宁吃饭,杜聿明中途到席,杨 岳父大人,您好!

年的某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位于京城的西花厅内飘散着安徽菜的香气。这一天,正值杨振宁回国探亲的时刻。他作为一位享誉国际的科学家,已经在美国立下了赫赫战功。此次回国,是他伟大事业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而 也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为他安排了一次盛大的宴会。为了表示对杨振宁的尊重和敬意,特意安排了杨振宁最喜爱的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