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首杨万里的哲理诗,清新自然,饱含人生大智慧

2023-11-29 03:10:09 字數 3363 閱讀 6933

杨万里,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其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

杨万里的诗歌具有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特点。其诗作大多描写自然景物,有不少写得饶有情趣,并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读来很耐人寻味。

晓行望云山

宋·杨万里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下了一夜的雨,东方刚破晓,诗人漫步山间,影影绰绰地看到天边的山峦,延绵不断,令人不禁驻足欣赏。

忽然,面前一座山峰顷刻间高大起来,才知道屹然不动的才是真正的山峰。

这首七言绝句描绘了雨后初晴、天将欲晓时,山峰因云雾变幻呈现出来的奇形怪状的美丽景象。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这两句是全诗的亮点,景物描写生动逼真。诗人以自己有错觉到获得真知的体会告诉人们:不要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就应全面深入地观察、分析事物,才能真正看清事物的本质。

整首诗语言质朴,明白如话,富含哲理:世界上的事物真假难辨,但只要我们保持警惕,细心观察,去伪存真,总会有云开雾散、真相大白的时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认识的飞跃,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个世界。

桂源铺

宋·杨万里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万山群岭中有一条小溪,溪水向前奔流遇到群山阻隔,拦得那溪水在山间日夜喧闹不停。

水流在山间不停地穿梭喧闹,等到它终于来到前边的山脚尽头时,蜿蜒的小溪已汇聚成盛大的溪流,通畅地流出了前方的村庄。

桂源铺》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短短四句,语言质朴,富有哲理意味,发人深思。通过“奔”字和“喧”字,以山势的凶猛反衬出溪水的不屈不挠的品格,寓意着时代潮流势不可挡。

杨万里在表现手法上的一个特点就是寓理于景,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来表达深刻的人生真谛。这首诗就是很好的例子: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

好比行走在群山的包围之中,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出现阻拦去路。

这首诗抒发诗人山中行路的深切感受,语言简洁明了,发人深思。

全诗借助景物的描写,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的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的估计,不要陶醉于一时的成功;不要被眼前的轻松所迷惑,而要时刻警惕前方的困难。

人生就像爬山,永远不会一帆风顺,只有勇敢面对并克服困难,才能走得更远。

晚归遇雨

宋·杨万里

略略烟痕草许低,初初雨影伞先知。

溪回谷转愁无路,忽有梅花一两枝。

缕缕轻烟飘过时,小草最先徐徐低头,刚下的蒙蒙细雨,只有伞最先知道。

溪水回旋,山谷绕转,正担心着前方无路可走,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两枝已经绽放的梅花。

这首诗以遇雨为引子,却不仅仅是写雨,更是将情感融入到景物描写之中,抒发出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

溪回谷转愁无路,忽有梅花一两枝” 犹如画龙点睛,给整个画面带来了生机和希望,和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异曲同工之处,给人一种出其不意和绝处逢生的喜悦。常用来比喻遇到困窘绝望之时重见生机,进入一个崭新天地,欣喜之情无以言表。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

宋·杨万里

岭下看山似伏涛,见人上岭旋争豪。

一登一陟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站在山岭下看山,山就像起伏的浪涛,连绵不断,我看见别人登山岭,我也想去尝试。

每登高一段,就一回顾刚才所看的山,这时却发现,当我的脚已站得更高时,那山却又比我更高了。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诗中的语言简洁明了,但寓意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一个人的学问、修养的高深永无止境,就像我们永远有更高的山要爬,永远有更深的学问要探索。但是每当你爬上更高的山,看到更广阔的风景,你会发现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泉眼之所以悄然无声,是因为它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映在水里的树荫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这是一首为大家熟知并喜爱的诗篇,作者摄取了夏日小池一个清幽、精巧的镜头,运用丰富、新颖的想象和拟人的手法,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的描写,展示小池周边自然景物的特征和变化,勾画出一幅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

这首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寓意深远:新事物生机勃勃,就像初夏的小池一样,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我们应该给予满腔热情地支持、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五首牧童古诗词,穿越时光,感受放牧之乐趣。

唐朝冷门诗人的一首春夜诗,一幅清幽淡雅的春山夜月图。

杨万里的一首诗美得令人惊艳,每一句充满诗情画意

在四季更迭的岁月里,杨万里以独特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幅生动多彩的自然画卷。他钟情于荷花,发自肺腑的热爱,宛如一曲悠扬的乐章。从 小荷才露尖尖头 的含苞待放,到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的盛放光彩。他多角度 多层次地挖掘荷花的美,为我们展现出 荷 的不同风姿。朝来采藕夕来鱼,水种荷花岸种芦 更是...

杨万里的一首冷门咏菊诗,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追寻内心的高逸与质朴 赞美杨万里的 野菊 杨万里的诗作 野菊 以一种质朴的方式展现了野菊的美丽与高逸,同时也蕴含着对底层人士的赞美和关切。野菊与被称为花中君子的菊花相比,可能不够引人注目,但在杨万里的笔下,它却展现出了诗情画意,使其在诗坛上独树一帜。本文将通过重新组织文章结构,以及改变吸引读者的表达...

《小池》宋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力量。在这个画面中,泉水无声地流淌着,好像在默默地珍惜着这股细流。树荫映照在水面上,展现出一种柔和的美感,仿佛在表达着对晴天的喜爱。小荷叶刚刚露出水面,仿佛是在向人们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