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社 民生沸点 住进养老院的年轻人,他们在想些什么?

2023-11-19 18:56:26 字數 4071 閱讀 2851

当年轻人住进养老院,他们在想些什么?他们如何为老人们提供“情绪价值”?

25岁姑娘洛薇就是其中一员。苏州高新区的老年公寓是她的第二工作场所,同时也是她的居所。每个月洛薇需要为居住在这里的老人提供最少15个小时、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相应的,她可以与另一名志愿者一起,以每人300元的月租金,入住一间99平方米的双人公寓。

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底,苏州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95.6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的25.24%。传统三代同堂、子女与父母同吃同住的家庭居住模式已然改变,老年人的精神关爱问题凸显。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对养老新模式的探索层出不穷。杭州滨江区曾试水年轻人和老年人共同居住的“多代同楼”项目,一度颇受欢迎,却难有后续。2023年,杭州下城区长庆街道发起“朝夕相伴老青互住”项目,同样聚焦“跨代社交”,可惜配对者寥寥。今年9月起,苏州康养集团探索提出“代际融合”项目,洛薇是招募的首批签约志愿者之一。

这些年轻人改变的可能不仅仅是自己的生活,更会成为养老行业的直接参与者和推动者,用实践来探索和尝试新的养老模式。

志愿者陪老人制作手工艺品。

提前“躺平”还是特立独行?

房租太便宜了。”刷到年轻人住进养老院的短**,用志愿服务时间抵扣房租,对洛薇这样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来说,吸引力很大。

洛薇来自安徽,在苏州从事网络运维工作。之前与他人合租的公寓,一个10多平米的房间就是她全部的个人空间,房租为1100元。看到附近的养老院与单位距离适中,洛薇马上报名了“代际融合”项目,对于平时加班不多的她来说,完成每月15小时的志愿服务难度不大,最重要的是99平米的双人公寓房租只要300元。

据了解,洛薇入住的房间宽敞明亮、装修考究,配备有独立的阳台和卫生间,卧室设有两张单人床,与客厅做了隔断可以最大限度保护个人隐私。**空调、电视、冰箱、微波炉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墙上的字画和摆放的植被则使这里充满生活气息。

入住一个多月后,洛薇觉得体验还不错。她每次进出老年公寓,即便是不相熟的老人,也会热情地跟她打招呼,让她很有归属感;老年公寓的安保措施相当严格,减少了她此前独居的不安全感。有时候,洛薇和朋友聊天,会引来对方羡慕的眼神,他们会觉得这件事很酷,还会说“你都提前过上退休生活了。”

在养老服务中获得精神反馈。

入住老年公寓后,洛薇的作息变得相当规律,每天晚饭后都会去活动室陪老人们跳交谊舞。洛薇时不时“补位”,作为“落单”老人的舞伴。交谊舞持续约1小时,会被计入洛薇志愿服务时间。

其实我一开始也放不开,这里有些长者甚至比我祖父母年纪还大,但几次活动下来,也习惯了。”洛薇首次志愿服务是陪夏伯伯跳交谊舞。那是她第一次跳交谊舞,略显羞涩,舞步时常有些杂乱。共舞的次数多了,两人的配合渐入佳境,很多跳舞的老人也对洛薇称赞有加。

小姑娘年轻富有朝气,带来了不一样的舞蹈风格,我们现在不用都找老搭档,也可以和年轻人携手共舞嘛。” 81岁的张阿姨是交谊舞班的班长,她觉得自从洛薇来到这里,课堂气氛都变得活跃了。

志愿者陪老人跳舞。

机构提供了平台,可以用服务时间抵扣租金,使我的空闲时间产生实际价值。”更重要的是,洛薇觉得有时和长者们交流互动能获得启发感悟,而为他们服务则可以获得精神回馈,是一种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

年轻人想住养老院,难吗?

年轻人想住养老院,难吗?据介绍,“代际融合”项目青年志愿者招募计划以来,苏州康养集团收到了50多份申请简历,最终筛选出首批8名志愿者。

负责人表示,志愿者是否具有陪伴老人的真心,很难通过短暂的面试或测试环节进行准确评估。他们为此设置了严格的筛选过程,比如,无不良嗜好、有固定工作或学习单位、本地无住房、拥有为老服务爱心和责任心等基本要求,还包括工作单位证明、性格测试等多维度的条件。拥有志愿服务经历的人选优先考虑。

同时,对于取得入住资格的志愿者,各养老机构也会对他们的志愿服务时长及满意度进行考核,连续3个月不合格的将被取消资格。

老人需要怎样的陪伴?

一方面,年轻志愿者的加入可以给公寓注入更多新鲜血液,给为老服务增添更多不同元素;另一方面,很多年轻人又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能更多地满足老人需求。入住吴江江陵康养中心的志愿者晴雯,是当地教育培训机构的心理老师,她的出现使得该公寓长者可以享受到专业的心理辅导。

老人最怕寂寞,希望有更多人陪他们聊天,有更丰富的活动可以参与。晴雯给老人们上心理课,带他们做游戏,在互动环节和老人们玩“逛三园”、成语接龙等游戏,帮助他们缓解焦虑情绪,活动室里欢声笑语。很多老人评价她的心理课,第一反应都是“开心”。

志愿者在给老人们上心理课。

在通安怡养老年公寓,志愿者们参与最多的是陪伴类的志愿服务。志愿者紫瑾介绍,有的老人性格内向,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他们便会采用一对一陪伴的形式,陪老人聊天、看电视,纾缓情绪。

前段时间,陈伯伯感冒后情绪起伏很大,对工作人员突如其来的关心又非常敏感,经常发脾气。紫瑾平时和陈伯伯关系不错,主动以志愿服务的名义去陪伴老人,两人也不怎么说话,就是聚在一起翻翻相册,但老人的情绪明显缓和了。紫瑾脾气好,总是乐呵呵的,很多老人都喜欢她。目前,她已经累积了40多个小时的志愿服务时长。

志愿者和老人们一起制作手工灯笼。

代际融合冲突有时在所难免。

洛薇之前有个室友,有一次两人出去唱歌,回来已经过了半夜12点,但兴奋之情难抑,一时音量大了些,惊扰到了隔壁房间的老人。老人睡眠本来就浅,一晚上都没睡好觉。

我们感觉特别愧疚,专程买了水果去跟老人道歉,从那以后在房间里都轻手轻脚的。”洛薇说。所幸后来老人不打算追究,事态也没有扩大。只不过,机构严格执行考核,洛薇的考核单上还是被记下了一笔。

此前,杭州下城区长庆街道曾试水类似的年轻人与老年人“跨代社交”项目,倡导社区有独立住房的独居老人为街道内刚来杭州打拼需要租房的年轻人提供居住地,年轻人为老年人提供简单的生活协助和夜间照料。可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推进困难。

究其原因,这种模式对“硬件”配套要求高,须有一套至少两室一厅的住所,老人们的眼光也高,对同住年轻人的职业、工作场所甚至相貌、脾气都有很具体的要求。一年下来,配对者寥寥,第一对试验者在试住一周后就宣告散伙。

相比之下,苏州的“代际融合”项目尽可能规避了同住场景下的潜在冲突,更侧重于探索代际群体之间的互助服务,搭建资源联动的共享社区。

但“代际融合”也有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志愿者们刚开始进入机构内会有陌生感,感觉“被困在场景里”;老人们也会觉得,有年轻人住进来是好事,但平时的交流还算不上很多,双方都不太熟悉。有时志愿者出现特殊情况,可能还会出现“打卡式”“程式化”服务。

养老新模式路要如何走?

年轻人住进养老院,能给养老院带来新的想法与活力,自然是个多方共赢的好事情。但他们想要真正融入养老院,可能还得费一番功夫。

由于平日里工作忙,导致志愿者经常周末有空就一股脑地都去搞活动。有工作人员调侃,“老人都不够了”。

代际融合,需要更多年轻人的参与。

目前,“代际融合”项目开展基本达到预期。不过,由于加入时间不长,志愿者们目前还是以参与各机构现有的活动为主,主动组织的活动内容并不是很多。

相关专家表示,人在年轻的时候容易因为一些挫折而内心破碎,失去面对困难的勇气。这种时候如果能与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前辈交流一下,向他们寻求一些建议,年轻人可能因此受益良多。

苏州康养集团已有所尝试,比如,退休数学教师徐丽莉在狮山怡养老年公寓开设了数独课,深受各方欢迎。下一步,老年公寓还计划组织“长者讲师团”,为年轻人分享生活工作经验,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近年来,全国许多养老机构都在积极探索代际融合、全龄社区、康养旅居等生活新场景,营造老年友好型社会环境,倡导积极、健康、乐观的老年生活方式,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新思路。

文中人物均系化名,**均**于上观新闻)

透视社综合中国青年报、央视财经、上观新闻、武汉晚报、现代快报、解放**报道)

编辑:刘淞菱。

校对:李旭颖。

审核:龚紫陌。

透视社 民生沸点 我的快递为什么送不上门?

快递已成为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越来越多的快递公司不再提供上门送货服务,这让很多消费者感到困惑和不便。当前正值购物高峰,有些消费者尤其老年消费者,希望快递能投送到家,却总被通知快递投到了驿站或快递柜,要想在家门口收快递,消费者费尽周折。您小区的快递有送货上门吗?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快递无法送...

《围城》 透视中国社会的婚姻与人生困境

我想向大家推荐一本我深爱的中国文学著作 围城 这部作品出自钱钟书先生的笔下,以其独特的讽刺手法和深入人心的主题,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读完 围城 我深感其描绘的人物形象和情节生动逼真,同时语言表达幽默机智,让我不禁为之拍案叫绝。在这部作品中,钱钟书先生通过富有生活气息的情节和对人性的细腻描绘...

透视社会现象 探讨现实问题

寻找ai写手计划 在我们的社会中,每天都发生着各种各样的事情,从平凡的日常琐事到影响深远的大事,这些看似不同的现象背后,实际上都隐藏着一些共通的社会问题。本文将尝试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些现实问题的根源和影响。我们要明白,社会现象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它们既反映了社会的繁荣与进步,也揭示了社会的矛盾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