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风沐雨,我们一直在路上

2023-11-08 17:46:08 字數 3873 閱讀 2232

本文原载于闽北**2023年11月8日四版。

照相机里,记录着时代的日新月异;

采访本上,写满一路上的点点滴滴。

我们,行进在烈日下、风雨中,挖掘一条条接地气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做最真切最快捷的新闻报道。

或许,没有人能记住我们每个人的姓名,但是,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

——记者。

11月8日,又逢一年记者节。

这,必然又是一个最不像节日的节日,因为“主角”今天依然都在路上。

记者的光荣

来自与时代的共振

近年来,我们坚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紧跟市委市**决策部署,有力服务中心大局,讲好南平故事,传播南平好声音、展示南平好形象。

2023年1月,记者张莎(右)采访参加市两会的政协委员。

2023年7月21日,省运会帆船帆板比赛在厦门举行,闽北**记者黄杰敏乘船出海采访,暴晒晕船呕吐仍坚持采访拍摄。(刘汀宁 摄)

2023年3月21日,记者方诗琦采访拍摄《走进朱子大型交响咏诵会》。

不论是党的二十大、省运会、第二批主题教育等大型主题报道,还是在省市两会、中国资产管理武夷峰会、茶博会、武夷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深学廖俊波 ‘三争’作表率”等主题宣传;

不论是实施省委“三争”行动、落实市委“五增”目标的系列报道,还是深入邵武龙斗、再访和平古镇的蹲点式采访……

我们始终坚守**担当,把青春写成组诗,把足迹画成山河,在笔墨光影间描绘波澜壮阔的新时代。

2023年以来,闽北**社有一件作品获评中国新闻奖二等奖(集体);29件新闻作品分别获得福建新闻奖。

一、二、三等奖;2023年,记者郑金富获评福建省十佳新闻工作者。

2023年,本报记者郑金富(前排中)获评福建省十佳新闻工作者。

记者的力量

来自与人民的共鸣

近年来,我们经受大考、逆行出征、践行“四力”,把目光投向基层、对准群众,站稳人民立场,运用群众视角,倾听人民心声,讲述百姓故事。一篇篇沾着泥土、冒着热气的报道,深刻记录着闽北大地上的历史性巨变,生动讲述最真实的百姓心声。

在路上必有风景,

到基层总有收获。

在近些年的全省新闻战线新春走基层活动中,闽北**社多名记者先后获评全省“新春走基层”先进个人;记者部也获得2023年度、2023年度、2023年度全省“新春走基层”先进集体荣誉。

95后”记者陈颖感慨:“在基层记录下平凡人的故事,我的心灵仿佛也被照亮,获得了更多的力量和勇气。”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值得,所以坚守!

2023年初,新冠疫情袭来,一个个逆行的身影挺身而出,在肆虐的病毒和人民群众之间筑起一座牢不可破的“城墙”。

当年,记者林奥作为闽北新闻界唯一代表,被南平市委、市**评为“南平市首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林奥家庭也被南平市妇联、市委文明办授予“南平市抗疫最美家庭”荣誉称号。2023年11月,闽北**社采编一支部获评“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2023年1月,记者林奥(右一)多次到南平市第一医院采访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

万里援疆南木情,不负韶华践初心。记者许志平、朱昕华先后援疆。其间,他们用心用情做好各项援疆工作,在木垒大地上留下了闪亮的“南平印记”。2023年1月,许志平获评福建省援疆工作先进个人,5月被福建省人民**记集体二等功,10月获得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2023年4月,朱昕华被新疆区委、区**评为新疆第十批省市优秀援疆人才,并记功一次。

本报记者许志平(左一)援疆期间,下乡采访组织拍摄的电视新闻上了央视,与新疆木垒县大南沟乡乌孜别克乡中心学校学生合影。

记者朱昕华(右四)和南平援疆工作人员一起参加新疆木垒县公益活动后合影留念。

新时代、新**、新传播环境,

是挑战也是巨大的机遇。

2023年是***总书记作出“加快传统**和新兴**融合发展”重要指示10周年。10年来,闽北***融合发展的步伐坚定从容,不断走向深入:建设大武夷新闻网,拓展“两微一端”,推出南平发布app,开设抖音**号等,形成了全方位的宣传矩阵,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记者罗光耀利用无人机进行航拍报道。

2023年4月,记者郑金富、张行健、方诗琦到浦城县采访拍摄闽北味道。

短**、直播、海报、长图、h5……我们从笔头功夫变得“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我们用前沿的技术手段,记录、传播,深入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生动鲜活唱响时代主旋律、传播时代最强音,塑造主流**新格局,让党的声音传播更深更广。

努力的汗水,

洒满奋斗的路途,

收获的是荣誉与赞扬!

2023年以来,闽北**社1人被福建省报业协会评为福建报业新**“十佳先进个人”,5人获评南平青年五四奖章,1人获评“南平十佳青年好网民”,10余人次获得各种市级表彰。

2023年和2023年,本报原创的摄影专版《擦亮“世界生物之窗”——走进武夷山国家公园》《在南平看见美丽中国》,在全国各地1000多个摄影专版中脱颖而出,连续两届成功入选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举办的全国主流**新闻摄影展,集中呈现南平在绿色高质量发展、推进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显著成绩和喜人气象,在海内外形成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时代的巨轮离

不开新闻人的瞭望

奋斗的事业

从不缺乏**人的身影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作为记者,我们永远在路上,秉承初心、恪守使命,在南平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各个领域,记录着每一个动人的瞬间,抓拍下每一帧鲜活的画面,向群众讲述精彩纷呈的南平故事,与全市人民一道,栉风沐雨、日夜兼程,为加快建设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奋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卢国华)

本版**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提供)

十载栉风沐雨,中国铁路高质量服务“一带一路”

月日,第三届 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天安门广场上,共建 一带一路 国家国旗迎风飘扬,相映成辉。人民大会堂东门大厅两侧大屏上,共建 一带一路 项目鎏金十年硕果累累。论坛宣布了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 一带一路 并提出八项行动。在第一项行动,构建 一带一路 立体互联互通网络中,明确为中国铁...

“栉风沐雨 商路同行”万商俱乐部西南分部正式成立

年月日,万商俱乐部西南分部成立仪式暨重庆首届商业服务论坛活动在wfc环球金融中心楼宇之家正式召开。本次论坛由万商俱乐部西南分部秘书长罗唤军主持,万商俱乐部主办 西南分部承办,西南购物中心 重庆 俱乐部 万商俱乐部信息技术专委会 万商俱乐部文旅会展专委会 万商俱乐部设计改造专委会协办,并由重庆环球购物...

栉风沐雨二十载 为民初心如“一日”

国家电网四川电力 眉山 连心桥共产党员服务队建队年纪实 总有一种精神,穿越时空,烛照前路 总有一种力量,生生不息,催人奋进。时间的指针拨回到年。有呼必应 有难必帮 服务人民 奉献社会。年前,当铿锵有力的承诺响彻眉山城区三苏雕像广场,一支致力于为民服务的党员服务队伍 国家电网四川电力 眉山 连心桥共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