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惩制造焦虑的谣言传播行为

2023-11-28 10:50:15 字數 1306 閱讀 6422

日前,**网信办发布通知,自即日起启动为期一个月的“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聚焦网络戾气容易滋生的重点环节版块,集中整治包括恶意夸大师生矛盾、渲染家长“压迫”“压榨”孩子、挑起关系对立、对未成年人形成不良导向在内的煽动网上极端情绪等7类突出问题。

网络清朗,网民之福。当今的网络世界,已成为亿万群众共同的精神家园。毫不夸张地说,互联网也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变量”。而化“变量”为“增量”,网络清朗是关键。以今年暑期为例,部分自**账号通过发布“x年级的暑假最可怕”系列短**,制造教育焦虑,借机直播带货,或引流兜售教辅材料,种种乱象引起**和广大网民的热切关注。为回应社会关切,营造良好网络环境,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北京市委网信办不久前组织短**平台和电商平台进行专题研讨,启动了网络不良信息专项整治行动。

有关教育矛盾的网络谣言,背后多指向利益昭然的生意。好不容易减负了,偏偏要制造焦虑,比如“暑假很可怕”系列,就是不折不扣的带货工具:让你先是紧张不安,然后乖乖掏钱。早在去年,教育部就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严防“名校父母”输出“鸡娃”理念抵消“双减”工作成效的提案》答复称,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双减”工作重要决策部署,联合**网信办等部门继续开展线上巡查,集中治理蹭炒教育热点、编造虚假信息、渲染升学焦虑等恶意炒作行为,坚持露头就打、重拳出击,持续保持高压态势。

制造教育矛盾的网络谣言,往往有着极度夸张的情绪渲染,真要辨别起来并不是太难。一方面,一味地放大教育矛盾。要么渲染师生对立、要么夸大家校关系,看热闹不嫌事儿大。另一方面,利益先行地刻意编纂故事。要么卖货、要么卖课,弄个虚假身份指点教育热点、品评教育政策、传播教育理念,最终还是为了交易。这些指鹿为马的操作不难察觉,但很多人还是落入圈套。炒作多了,网络谣言也就成了“真理”。从这个意义上说,狠刹教育矛盾类网络谣言之风,确实不能只依赖“谣言止于智者”的自然逻辑。

教育矛盾类网络谣言,其危害是不难想见的。各种谣言甚嚣尘上,必然会消解“双减”政策的效能。此外,刻意炒作教育版图中各种关系对立,对于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也是百害无一利的事。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整治涉及教育领域的网络谣言,不仅剑指煽动网上极端情绪的始作俑者,更旨在捍卫未成年人的切身权益。

乱世用重典,乱象出重拳。这次专项行动明确提出,要坚持重拳出击,集中关闭一批严重违规、影响恶劣的账号群组,坚决取缔一批戾气聚集、问题突出的功能版块,从严查处一批履责不力、顶风作案的**平台,形成有力震慑。强化平台治理责任、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关键还是要动真碰硬。当然,打击制造教育矛盾的网络谣言,说到底还需紧扣“常”“长”二字下力气。互联网的特性决定了网络谣言的治理务必是管在经常、做在日常,谋划长远、务求长效。一言蔽之,打击制造教育矛盾的网络谣言,需要全社会合力作为、久久为功。

作者系**评论员)

中国教育报》2023年11月28日第2版

作者:邓海建。

回顾 严惩!内蒙警界败类,为升官制造冤案,后因贪污3850万落马

一个 为了自己的前途,为升官制造冤案,冤杀岁小伙,最终结局如何!一个人为了能够飞黄腾达,竟然制造冤假错案,让一个家庭备受煎熬,而他却过着十分富庶的生活。后来还大肆 但最终的结局如何呢?在年月日,胡格吉勒图和他的工友闫峰在吃完晚饭后,在回男宿舍区的路上途经女宿舍区。突然一声尖叫从女宿舍区的厕所中传出,...

日渐严重的“学历焦虑”,究竟怎么办?

近期,在社交 上出现了一个热门话题 你有学历焦虑吗?引起了无数网友的热议。现如今,学历在社会中的重要性无可否认。在北京,没有学历的人很难找到连服务员这样的工作 在上海,没有本科学历就没有落户资格。学历在现代社会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重要。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学历焦虑呢?首先,我们身边存在着学历鄙视链。海...

年龄限制的职场焦虑 破除“35岁门槛”势在必行

随着广东佛山市南庄镇机关事务所的招聘规定引发广泛关注,我们不禁思考 为何职场年龄歧视的阴霾还未散去?为什么 岁门槛 如此普遍?在这篇评论中,我们将 年龄限制在招聘中的合理性,以及为何它已经过时,需要被彻底改变。这次南庄镇机关事务所的招聘规定要求保洁员年龄不得超过岁,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人们对这一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