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片产业崛起 44座晶圆厂构筑强大代工能力

2023-11-15 11:29:32 字數 1797 閱讀 1687

中国的芯片产业正迎来显著的发展,以44座晶圆厂为支撑,国内代工能力逐步增强。

三大巨头的崛起

在半导体领域,中国的芯片生产一直在不断加速。除了中芯国际外,华虹集团和晶合集成也已成为国内芯片代工的三大巨头,均在科创板上市。三者的业务不断提升,显示出国内芯片代工能力的增强。相较于国际上受经济下行影响的晶圆厂,国内芯片生产商受到的问题相对较少,部分得益于美国近年来对半导体的管控,为国内晶圆厂提供了有利条件。

产能扩张的迅猛势头

根据统计数据,2023年到2023年,全球晶圆代工成熟制程(28nm以上)和先进制程(16nm以下)的产能比重将维持在7:3。在这一趋势下,中国晶圆厂尤其擅长成熟制程,因此政策鼓励本土化生产,产能扩充迅速。中国成熟制程产能占比预计将从今年的29%增长至2023年的33%,其中中芯国际、华虹集团、合肥晶合集成等公司扩产最为积极。

晶圆厂数量与分布

截至目前,国内已有44座晶圆厂,其中12寸晶圆厂25座,6寸厂4座,8寸晶圆厂/产线15条。在建设中的晶圆厂有22座,12寸厂15座,8寸厂8座。另外,中芯国际、晶合集成、合肥长鑫、士兰微等计划建设10座晶圆厂,总体而言,到2023年底,国内将建立32座大型晶圆厂,全部定位于成熟制程。这显示出国内芯片产业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晶圆尺寸演变与产能提升

晶圆尺寸的演变从6寸到8寸再到12寸,18寸尺寸一直未能实现。从成本和性能角度来看,12寸晶圆目前最符合市场需求,而8寸晶圆虽然数量较少,但市场需求仍然强劲。随着先进制程成为主流,12寸成熟制程的下游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尽管8寸晶圆市场需求强劲,但许多厂商考虑设备更新的困难,逐渐将8寸晶圆产线替换为12寸晶圆。预计到2023年底,国内新建的8寸晶圆厂数量将增至九座,月产能达到170万片,占全球市场的首位。

工艺制程现状

目前,先进制程技术的发展受到技术和高额资本的限制,全球只有intel、台积电和三星三家公司已经量产3nm,准备发展2nm。由于受到美国出口管控的限制,国内晶圆产业在先进制程方面进展相对缓慢。然而,国内晶圆厂主要集中在成熟制程和特殊制程,对生产厂商的发展仍然有着重要的帮助。

产业挑战与趋势

近年来,成熟制程市场的过热给国内晶圆厂带来一定的压力。国际大厂**成熟制程,抢单现象明显,导致国内晶圆厂在国外市场份额有所减少。此外,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许多高阶ai芯片和计算芯片无法使用先进制程,只能通过更改设计,使用成熟制程芯片来确保产能。然而,成熟制程市场的规模目前尚不明确,需要注意整体发展的过热情况。

产业本土化与国产化

尽管成熟制程市场有一定的波动,但从2022下半年至今,受周期下行影响,晶圆代工成熟制程产能利用率逐渐回升。相较于海外代工厂商,中芯国际、华虹集团等8寸厂产能利用率的复苏速度较快。2023年,国内8寸厂平均产能利用率预计将提升到60%~70%。当前的国际形势促使国内产能本土化趋势扩大,对国产化的讨论也更为深入。各方产业链合作更加紧密,中国芯片行业在短期内或许在先进制程方面发展缓慢,但国产化势头不可阻挡。近几年中国半导体**链核心装备和材料也有多次突破,尤其成熟制程设备大部分国产品可替代,这也为中国新建晶圆产能打下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整理自网络,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内容、版权问题,请留言与我们联系进行删除。

中国的芯片产业崛起与中美芯片战争的影响

在全球科技竞争的舞台上,芯片产业一直被视为国家实力的象征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长期以来,中美两大科技巨头在芯片领域的较量备受瞩目,被外界描绘成一幅激烈而曲折的战画。然而,近年来中国在芯片产业的崛起与突破已经不容忽视,中国从追随者成为领跑者的华丽转身,让美国感受到了来自中国的巨大竞争压力。中国在自主研发...

中国芯片设备崛起,国产5G手机惊艳全球,韩媒 限制没用

你知道吗?中国的芯片设备现在越来越厉害了,不仅能生产出高级的芯片,还能让国产g手机变得更好。韩国的 都说,想要阻止中国芯片的发展是没有用的,反而会让中国更加努力。芯片是什么呢?它是一种很小很小的东西,但是却能让电脑 手机 电视等等很多电子产品变得更快更强。芯片的制作需要很多种设备,比如光刻机 刻蚀机...

美国芯片禁令激发中国芯片崛起

近日,美国三大芯片制造商英伟达 英特尔和高通纷纷表示,对中国的打压可能产生难以预料的后果,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猜测。纽约时报 的一篇报道揭示了这一局势,并呼吁华盛顿不要盲目对抗北京,以免给美国经济带来更大的伤害。美国实施的针对华为等中国公司的芯片禁令已经给美企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据彭博社报道,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