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1) 大唐扬威朝鲜半岛 中国和日本的第一次较量

2023-11-09 13:55:02 字數 2685 閱讀 2862

2023年9月18日晚上10时20分左右,沈阳北面约7.5公里处的柳条湖南满铁路段发生了**,一小段铁路被炸毁。附近,停放了三具身穿奉军军装的中国人尸体。11时15分,南满铁路柳条沟铁桥被炸毁。

之后,日本关东军驻虎石台兵营的独立守备队步兵第二大队第三中队向东北军北大营方向射击,并向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大队长岛本正一中佐报告:“北大营的中**队,炸毁铁路,攻击守备队”。紧接着,独立守备队立刻将此事报告给了旅顺的关东军司令部。时任关东军高级参谋的板垣征四郎当即下令向奉军**,进攻东北军北大营和沈阳城。九一八事变由此开始!因事变发生地为柳条湖,因此又称柳条湖事变。日本称之为满洲事变,欧美称之为奉天事变或盛京事变。如果单从事变本身来看,这里似乎充满着偶然因素。但如果把这场事变放在整个中日关系史上来看,却完全是一个必然会在某个时刻发生的事件。我们谴责侵略。但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也必须认识到,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质的丰富程度。正如在一个社会中,基本矛盾往往是不同阶层对不同利益诉求的博弈;在世界层面上,基本矛盾也往往是不同国家对不同利益诉求的博弈。问题在于,阶层与阶层之间,或国家与国家之间,对物质,或者说是资源的博弈,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是以掠夺的形式出现——当然,这种掠夺的形式是多样的,并不特指军事侵略。在中国和日本的关系史上,有一个地区长期以来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那就是朝鲜半岛。如同巴尔干半岛是欧洲的火药桶一样,朝鲜半岛也是中国和日本之间的火药桶。朝鲜半岛在地理上,东北与俄罗斯相连,北接中国,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东西分别为日本海和黄海环绕。所以,这里是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天然跳板。从军事战略上来说,这里被中国控制,便可以威慑日本;而被日本控制,又会成为进攻中国的后方基地。在历史上,首先向朝鲜动手的,是中国。中国的汉武帝时期,朝鲜半岛上分布着众多部落群,汉武帝征服了朝鲜半岛北部的卫满朝鲜之后,先后设立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及临屯郡,合称“汉四郡”。从中国的东汉开始,高句丽在鸭绿江流域兴起并开始了扩张,先后统一了北部各部落,到公元4世纪,彻底推翻了汉四郡,将中国王朝在朝鲜半岛的势力彻底驱逐出去。在此期间,半岛南部的新罗和百济也逐渐发展起来,分别控制了半岛的东南部和西南部。朝鲜半岛由此进入三国时代。但中国历代王朝,始终把朝鲜半岛北部视为“自古以来”的领土。所以,从三国时期开始,便没有停止对高句丽的征讨。而隋朝统一南北朝之后,更是升级了战争规模,一直到唐太宗时期,每次对高句丽的用兵规模都达到数十万,但均以失败告终。而半岛东南部的新罗,为了抵御来自高句丽和日本的双重军事压力,在攻占了汉江流域后,便利用汉江口通过黄海与唐朝结成了联盟;西南部的百济,则为了对抗新罗,与隔海相望的日本建立了朝贡关系。而中国和日本,在此期间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外交关系。根据《日本书记》的记载,日本早在公元前660年就已经建立了天皇制。但实际上,仍然处于部落纷争时期。在中国的东汉初期,日本一些部落开始遣使向中国朝贡,引进了包括文字、佛教在内的文化;另一方面也觊觎着朝鲜半岛,与朝鲜三国都发生过不同规模的战争,甚至一度逼降过新罗。到中国的隋朝,日本的第一任女性天皇——推古天皇,以圣德太子为摄政,开始仿照中国制度,对国内政体进行了第一次改革,并向隋朝派入大量的留学生和僧人,使日本进入了第一个文化繁荣时代,也使中日关系进入了蜜月期。但同时,她为了收复被日本视之为屯仓的任那四县,发兵攻打新罗,新罗王投降,并割让六城给日本。之后,新罗再次攻打任那,当时已经即位的圣德太子因为专注于国内事务,便放弃了任那。公元646年,当时在位的孝德天皇再次效法中国,开始了大化革新,使日本逐渐进入了封建社会。但此时的新罗,在百济的攻击下,已经岌岌可危,多次向刚刚即位的唐高宗李治求援,双方决定成立联军,共同攻打百济。于是,唐高宗于公元660年,派左卫大将苏定方统水陆大军共一万三千人出兵百济。谁都没想到,唐朝与百济的纷争,在历史上第一次把已经进于蜜月期的中国和日本拖进了战争状态。唐朝和新罗的联军仅用了几个月,便以摧枯拉朽之势灭亡了百济。苏定方留下小部分军队镇守百济王都之外,自领大军归国,并立刻从北面展开了对高句丽的攻击。但之后唐军在百济纵兵掳掠,引起百济遗民的反抗并向盟国日本求援。虽说日本与大唐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但与日本交好的百济一旦覆灭,意味着日本在朝鲜半岛的势力被连根摧毁。因此,当时在任的齐明天皇御驾亲征,率数万大军向朝鲜半岛进发。但大军尚未渡海,齐明天皇突然病逝,太子中大兄回京摄政,但仍然派出大将统率全师继续出征。同时,还派人护送在日本为质的百济王子归国,在位于今天韩国扶安郡的周留城即位。之后,百济名将黑齿常之聚拢旧部,在日本的支援下,几乎收复了整个百济。而高句丽担心遭受唐军和新罗南北夹击,也向日本进贡,请求救援。公元662年,日本在百济的大军开始攻击新罗,并连克数城。到此时,整个朝鲜半岛已经乱成一锅粥了。在北部,唐军与高句丽形成了胶着状态;而在南部,由于日本军队的介入,战争的天平开始转向日本和百济方面,留守的几千唐军已经处于守势,也面临着被切断退路的危险。为了打破僵局,唐朝又派出七千援军经黄海抵达朝鲜半岛,与留守在平壤的唐军合兵一处。公元663年,在朝鲜半岛的唐军分兵两路,向周留城进发。而此时,日本也派出援军来到了周留城。于是,唐军水师和日本舰队在周留城外的白江口不期而遇。据说,此役日本有舰船千艘,兵力达四万余人;唐军仅有舰船170艘,兵力一万余人。但唐军都是大舰,且训练有素,因此,唐军四战四捷,焚船四百。白江口之战结束后,周留城的百济王趁乱从陆路投入高句丽,其余守军在百济王子的带领下举城投降。在朝鲜半岛上的日本陆军则各自退走,集结后撤回日本。白江口之战,不仅结束了新罗与百济数百年的纷争,并且自此之后九百余年,日本再未向朝鲜半岛用兵。

这是朝鲜半岛第一次引爆了中日之间的战争,但不是最后一次。五年之后,唐朝和新罗联军攻灭了高句丽,使朝鲜半岛在历史上首次出现了统一的国家政权。

牢记历史 九 一八事变

九 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 柳条湖事件,是年月日 日本关东军对中国东北发动的一次军事突袭,以武力强行占领东北的事件。是日本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年月日夜晚,日本关东军如同饥饿的恶狼,狡猾而阴险,遵循...

卢沟桥事变与九一八事变的关系

卢沟桥事变和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两个重要节点,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深刻的影响。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介绍这两个事件的关系 历史背景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和中国人民的抗争意志。事件经过 日本军队的挑衅行为和中 民的反击行动。事件影响 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启和国际反法西斯战线的形成。日本帝国主...

九 一八事变 一段血与火的记忆

九 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 柳条湖事件,是年月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这一刻,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将一幕幕血与火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眼前。九 一八事变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战争,成为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这场战争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