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后期叶片发黄失绿是怎么回事

2023-11-15 14:20:15 字數 2263 閱讀 6838

玉米后期叶片发黄失绿,这种情况一般都是缺素造成的,下面我们来识别一下是缺少哪些元素。

玉米缺素症。

玉米进行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有:氮、磷、钾、钙、镁、、铁、铜、锰、锌、钼等。一旦营养元素**失调,玉米就会出现异常症状,现将基本表现介绍如下,以供在玉米生产上准确识别。

1、缺氮:幼苗矮化、瘦弱、叶丛黄绿,叶片从叶尖开始变黄,沿叶片中脉发展,致全株黄化,后下部叶尖枯死且边缘黄绿色,缺氮严重时,果穗小,顶部籽粒不充实,蛋白质含量低。

2、缺磷,磷素稍缺时,植株表现矮化。严重缺磷时,叶片早期发紫或变红,叶片尖端枯死并变暗褐色。缺磷现象在幼嫩植株上表现最明显,后期玉米的果穗弯曲,粒行不整齐,秃顶严重。

3、缺钾:初期下部叶片从叶尖开始沿叶片边缘变黄色,而且焦枯。有时植株在后期往往倒伏,果穗小,顶端特别尖细,秃顶严重。

4、缺镁:幼苗上部叶片发黄,甚至在叶脉间出现黄白相间条纹,老叶片尖端和边缘呈紫红色。

5、缺锌:一般在幼苗出土后两周内显症,新叶基部的颜色变淡,呈黄白色。五至六叶期时,心叶下1~3叶出现淡黄和淡绿色相间的条纹,叶脉仍绿,基部出现紫色条纹。10~15天后,紫红色条纹渐变为黄白色,叶肉变薄,似“白苗”。严重时,远看全田一片白。缺锌的玉米植株矮化,节间缩短,叶枕重叠,顶端似平顶。严重者白色叶片逐渐干枯,甚至整株死亡。拔节后叶色渐转淡绿,喇叭口期,中下部叶片出现黄绿相间的条纹,叫“花叶”,基部叶片重新变白,呈半透明。抽雄后,自下而上呈“花叶”状。植株发育受阻,抽雄和吐丝都比正常植株迟2~3天,空秆多,果穗缺粒秃尖。

6、缺硫 植株矮化,成熟延迟及叶丛发黄,如缺氮。

7、缺铁叶片脉间失绿,呈条纹花叶,心叶症状重 严重时心叶不出,植株生长不良生育延迟,甚至不能抽穗。

8、缺硼:幼叶展开困难,叶脉间呈现宽的白色色条纹,茎基部变粗,变脆。严重时雄穗生长缓慢或很难抽出,穗轴短小,不能正常授粉,果穗畸形,籽粒立行列不齐,着粒稀疏,籽粒基部常有带状褐疤。

9、缺钙:当土壤缺钙时,幼苗叶片不能抽出或或不展开,叶缘白色斑纹并有锯齿状不规则横向开裂,顶叶卷呈“弓”状,叶片粘连,不能正常伸展。

10、缺锰:幼叶脉间组织慢慢变黄,形成黄绿相间条纹,叶片弯曲下披,别于缺镁。

玉米缺素**:

缺氮:是因有机质含量少,低温或淹水,特别是中期干旱或大雨易出现缺氮症。

缺磷:低温、土壤湿度小利于发病,酸性土、红壤、黄壤易缺有效磷。

缺钾:一般砂土含钾低,如前作为需钾量高的作物,易出现缺钾,砂土、肥土、潮湿或板结土易发病。

缺镁:土壤酸度高或受到大雨淋洗后的砂土易缺镁,含钾量高或因施用石灰致含镁量减少土壤易发病。

缺锌:系土壤或肥料中含磷过多,酸碱度高、低温、湿度大或有机肥少的土壤易发生缺锌症。

缺硫:酸性砂质土、有机质含量少或严寒潮湿的土壤易发病。

缺铁:碱性土壤中易缺铁。

缺硼:干旱、土壤酸度高或砂土易出现缺硼症。

缺钙:是因为土壤酸度过低或矿质土壤,ph值5.5以下,土壤有机质在48mg/kg以下或钾、镁含量过高易发生缺钙。

缺锰:ph值大于7的石灰性土壤或靠近河边的田块,锰易被淋失。生产上施用石灰过量也易引发缺锰。

防治方法:应根据植株分析和土壤化验结果及缺素症表现进行正确诊断。提倡施用充分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对玉米按量补施所缺肥素。

#玉米知识百科#

玉米后期叶片发黄失绿是什么原因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然而在玉米生长的过程中,农民们常常会遇到玉米后期叶片发黄失绿的问题。那么,玉米后期叶片发黄失绿是什么原因呢?首先,玉米后期叶片发黄失绿可能是由于土壤中养分不足所致。在玉米生长的后期阶段,特别是抽雄后,玉米对养分的需求量会大大增加,如果土壤中的养分 不足,就会导致玉米叶片...

绿萝叶片发黄的原因

绿萝是一种常见的室内盆栽植物,因其美丽的叶片和易养性而备受人们喜爱。然而,有时我们可能会发现绿萝的叶片逐渐变得发黄,这不仅影响了它的美观度,也让人感到困惑。那么,绿萝叶片发黄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绿萝叶片发黄可能是由于光照不足所致。绿萝是一种喜阴植物,虽然可以在光线较强的环境下生长,但直接暴露在强烈...

蝴蝶兰叶片发黄怎么解决

它的叶片发黄主要是三种原因导致。一是光照太强了,长时间暴晒叶片会被晒伤,要减少见光时间,降低光照强度,慢慢的就会恢复。二是缺少水分,它喜湿润环境,环境或土壤太干燥就容易有旱黄情况,要补充水分。三是根系腐烂,根系烂掉的话叶子也会发黄,要修剪烂根,消毒后再重新栽种。原因 阳光对于它的生长至关重要。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