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治”入“微” 绘就绿色乡村新画卷

2023-11-03 16:31:06 字數 1502 閱讀 8846

红网时刻新闻11月3日讯(通讯员 李丹 文科)“水清岸绿,环境优美,这里大变样了!”长沙县江背镇朱家桥社区居民汪爹在屋前的池塘边散步时感叹。近日,位于朱家桥社区的市级小微水体管护样板片区全面完工,江背镇水生态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江背镇朱家桥社区小微水体管护样板片区。江背镇供图。

治水兴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近年来,长沙县江背镇以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为抓手,深入开展“走找想促”活动,通过加强农村小微水体治理和管护,结合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美丽幸福河、“水美湘村”等项目建设,大力开展小微水体管护样板片区建设,先后在五福村、金洲村、印山村、朱家桥社区创建市级小微水体管护样板片区。

治理有方,推动综合整治

江背镇水系发达,山塘、沟渠等小微水体众多,曾面临水质差、渠道淤堵等问题。

江背镇通过实地调研,找准问题根源、因水施策,采取“净水质、畅水系、增水量、优环境”的方式,综合治理小微水体。对管护样板片区内所有农舍截污治污,完成三格式化粪池改造,安装油水分离器,生活用水处理达标后排入主管网至人工湿地。

在淤积严重的池塘和沟渠,组织开展清淤扩容、串通河塘,增强调蓄能力。通过建设生态路面、种植水生植物、增设水利设施等措施来改善水体周边人居环境,提升景观效果。经检测,镇域内四个市级小微水体管护样板片区主要水体水质均达到ⅲ类标准。

护水有责,理顺管护机制

如何督促各级河长认真履职,让水体有人管、管得好?

江背镇建立“党建+河长制”的管护机制,调整优化镇村河长队伍,由镇党委书记担任总河长,带头定期开展巡河,掌握一手资料,问计水利需求,用调研来谋良方、解难题。

2023年以来,江背镇组织开展5次生态环境问题排查和洞庭清波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对排口管理、截污治污、畜禽养殖、河湖“四乱”等问题开展“回头看”,排查整改重点问题25个。以支部书记为片区河长,村民组长、党小组长、妇女组长、保洁员为网格员,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打通治水护水“最后一公里”。

印山天玺湖河长制主题公园。

宣传有效,坚持示范引领

江背镇按照统一规格在水体周边设置河长制、塘长制公示牌,公示相关信息,强化社会监督,压实小微水体管护责任,让水留下来、流起来、净起来、美起来。

将印山村天玺湖畔建设江背镇河长制主题公园作为河长制宣传阵地,提升群众“知水、爱水、护水、惜水”意识,打造共治共享的新局面。结合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充分展示片区内水文化,打造乡村旅游资源,将小微水体管护全面融入乡村振兴。

接下来,江背镇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发挥党员、志愿者带头作用,引导村民群众积极参与小微水体日常管护,形成浓厚的全民治水氛围,进一步保障河道行洪通畅、河湖面貌改善,全力打造“水清、渠畅、堤固、岸绿、景美”水环境。

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央视 焦点访谈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国乡村焕发出新活力。乡村振兴怎么干?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怎么走?近日,广播电视总台推出 乡村行 看振兴 系列报道,让人们再次全方位走进全国各地的美丽乡村,领略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感受乡村发展的蓬勃生机。我们今天重点截取几个片段,探寻乡村振...

焦点访谈 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文章标题 焦点访谈 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乡村振兴是民族复兴的必要条件,推动农村焕发新活力。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道路选择是什么?通过 乡村行 看振兴 系列报道,展示全国各地美丽乡村的壮丽画卷,展现乡村振兴的蓬勃生机。以云南丽江玉湖村为例,展示乡村振兴的成果和变化。农业科技的重要作用,...

秉承历史荣光 “三色”画笔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蔡桥村是湘鄂西革命老区的一部分,靠近当阳和枝江。近年来,蔡桥村以乡村振兴为目标,采用 三色 画笔,即红色 绿色和金色,进行发展。该村有大量的革命遗址,包括修缮扩建的蔡桥革命烈士陵园。今年,纪念馆和室外园区也进行了扩建。蔡桥村四湖环绕,三面临水,底色为绿色,拆违治乱和人居环境整治得到大力开展。该村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