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争(深度好文)

2023-11-15 16:30:29 字數 2862 閱讀 8863

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中曾言: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真正的善,如同水般,滋润万物,却不与其争锋,反而停在众人厌恶的地方,因此,水的自然规律,才能最接近道之法则。

水到处可见,看似平凡,却也能教会我们:

为而不争,方为高尚;能柔能刚,方为智者;

力量再大,柔弱自处;能力再强,低调为人。

唯有如此,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方能随变化而变化,永远处于不败之地。

不争,则无人怨;不强,则无人恨;无怨无恨,则无干扰;然后,得安静之心,方能沉浸于修行。

不争,则无人怨

老子在《道德经·第八章》曾说过:

“夫唯不争,故无尤。”

真善之人,因其不争,所以没有过失。

智慧之人,都会懂得,无为之事,即是有为之事,不言之教,即是有言之教。

你要明白,你的一时不争,反而更容易争取;你的一时退后,反而更容易前进。

陷入困境时,走至无路时,不要与路争,试着后退一步,或者移形换步,你会看到千姿万态的美景。

一个人看待事情,不要与事争,才能全面客观,才能仔细观察,才能看透事物的本质。

人在面对挫折时,不要急于争,要先保持冷静,先保持乐观,才能不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

宋代苏轼在《题西林壁》写了这一诗句: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正面看庐山,显得连绵起伏;侧面看庐山,显得山峰耸立;

从高低远近,不一样的角度,去看庐山,能呈现出不同的样子。

峰与峰之间,正因不争不干涉,才能让彼此,成就不一样的自己,才成有着不一样的风景。

人生路上,亦是如此,远近不同的心态,高低不齐的认知,同一件事情,会有着不同的理解。

若一味争执,只会画地为牢,只会烦恼痛苦,只会得不偿失。

不争,代表豁达宽容,代表不会居高临下,代表不会偏见偏信。

一个人眼中的世界,其实是内心的投影,当你看不惯时,其实是对自己不满。

其实任何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因此,学会闭嘴,学会低调,才能得到成长。

一个人处于低位,需要低调行事,才能不招麻烦,才能不招祸事;

一个人处于高位,亦要低调自处,才能少些怨恨,才能少些干扰。

越是强大之人,越会柔弱自处,越会谦虚自处,如此不争之态,才会无人怨恨,才更有利于自身,才不会有太大过失。

无怨,则无干扰

老子在《道德经·第八章》曾说过这句话: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

上善之人,甘居卑劣之地,因此,远离怨与恨,远离苦与愁;

无干扰时,内心沉静,心胸宽广,志向深远,然后,修得己心。

远离是非之地,方能不引人注目,而清静之时,方利于修行,方能生活安定。

不争之态,代表一个人的包容性,谦逊性,以及适应性。

不争不抢,无怨无恨,则无干扰,则能静心,做事时才能,审时度势,伺机而动,才能一击必中。

不炫不耀,无仇无敌,则无阻碍,则能低调,为人时才能,虚怀若从,谦虚自处,才能深得人心。

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言: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一个人若无干扰,心中自然平静,就算身处人群,亦能避免世俗纷扰,亦能远离世俗烦恼。

以不争之态,即是以冷静之态,面对无意义的纷争,在正确的位置,哪怕处于劣势,也能始终坚持付出,慢慢积蓄力量,实现自我的价值,如此,才会没有悔恨,才会没有遗憾。

人生路上,友爱处事,仁慈为人,无私付出,奉献力量,不求回报,言行一致,诚信为本,与世无争,反而无人能干扰,无人能阻挡,反而能赢得胜利,争到别人无法得到的东西,这才是不争之争。

做利他之事,却不与其争,做别人不做之事,忍别人不忍之气,因为不争不抢,所以别人不会嫉妒,不会怨尤,唯有如此,方能不被干扰,方能静心成长,方能沉心修行。

静心,修行自己

陆游在《自得》中说到:

“人生苦短促,世事无常定。寄身天地间,悠然以自得。”

人生苦短,世事无常,做回自己,修平静之心,远离是非之地,放下名利执着,才能过得悠然自得。

同样的问题,角度若不同,则会有完全不同的理解;

同样的事情,站位若不同,则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未知全貌,不予置评,因成长不同,认知不同,感受亦不同。

对于嘈杂的声音,试着以包容之态,不与其争长短,让自己得一时之静心。

人与人之间,谁的静心时间长,谁的修行时间就会更长一些,而这就是产生差距的开始。

当你在与人争对错时,他人在学习,他人在成长,他人在进步;

当你在与人争是非时,他人在独处,他人在自省,他人在修行。

若想缩短差距,要以不争而争,要以不言而言,如此,才能让心保持平静。

人这一生,都在修自己的言行,而少言少行,才能让你静心修行。

有些事,注定要经历,有些人,注定会相遇,因此,对于讲不通的人,用豁达包容之心,渐渐远离他们,还自己一片净土,让自己静心修行。

真正修行之人,事事满意,事事知足,事事顺眼,事事顺意,人这一生,修的就是,即使身无一物,亦能心满意足。

余生,愿你我皆能做到:以不争之态,争得修行;以不争之心,争得己心;然后,顺其自然,悠然自得,得平静心,心安得福,福泽深远。

学会不与人争辩,你就赢了!(深度好文)

老子有言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绝大多数的争执,都是多余的,真正的智者,从来不屑与人争辩,学会顺着来,才是最后的赢家。人生旅途中,我们常常会陷入争执之中,为一点小事争吵不休,这样不仅浪费时间精力,还容易让关系恶化。不与人争辩,并不是向别人低头认输,而是以一种更为优雅的方式来化解矛盾。当我们...

好命人 不管,不听,不理(深度好文)

网上有个热门问题 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其中有个回答一针见血 学会专注自己的人生。活好自己,专注自己,打造自己,甚至必要的时候,坚持不管 不听 不理的原则。正如 挪威的森林 里写的 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你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不论全世界所有人怎么看,你都不该因此打乱自己的节奏。因为就像有的人...

沉稳(深度好文)

如何成为一个沉稳的人?现实当中,一个人只有变得成熟,变得稳重,变得慎独,日子才能够越来越安稳,人生才能够拥有更多的可能性。那么,一个人又该如何成为沉稳的人?然后是描绘一种更好的人生呢?控制住炫耀欲 真正厉害的人,一定是深藏不露的,也一定是不需要用嘴巴证明自己的。就好比一个人真有一笔巨款的话,哪怕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