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转卖父母生前处方药被判贩毒罪 案件正二审

2023-11-07 17:10:31 字數 1811 閱讀 6671

处方药转售引发的法律纠纷:一名女子的悲剧遭遇。

在中国,一名名为廖华的“75后”女子因在病友药转群**售处方药而陷入了一场法律纠纷。这名女子因***马多缓释片和氨酚羟考酮片,被控以犯贩卖毒品罪,最终被一审判处拘役两个月、缓刑三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本文将深入**这一事件,并提出一些关键问题,以及对处方药转售的法律和伦理问题的思考。

背景

廖华是一名生于2023年的广州女性,此前从事会计和行政工作。然而,一连串的家庭不幸使她陷入了法律纠纷的漩涡。她的父母都患有严重疾病,其中她的父亲患有晚期结直肠癌,接受手术和化疗**,导致他经历了难以忍受的疼痛。为了减轻父亲的痛苦,医生给他开了一些止痛药,其中包括***马多缓释片和氨酚羟考酮片。

2023年1月,廖华的父亲不幸去世,两个月后,她的母亲也因病离世。父母去世后,留下了大量未使用的药品,对于这些药品的处理让廖华感到困惑。她尝试联系医院和药店,但都被告知不接受药品的**。这种药品的浪费和污染问题令她苦恼。

病友药转群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廖华在2023年7月加入了一个病友药转群,这是一个由病友组成的微信群,人满为患。在这个群里,成员可以相互转让药品。加入这个群后,她开始将父母留下的药品分享出去。这个过程非常简单,她只需在群里发布药品的**,有需要的人会留言,然后她们通过私聊完成交易。

药品**

廖华的问题开始于一次交易。一位群友昵称为“王”的人联系了她,表达了对***马多缓释片和氨酚羟考酮片的购买兴趣。交流中,对方坦率地表示曾经吸毒,现在难以找到毒品,因此想使用这些药物来减轻瘾症。他甚至提到用“溜冰”来形容过去的吸毒经历。但廖华并没有理解“溜冰”是吸毒的术语,她卖药的初衷是为了处理家中闲置的药品,而非故意卖给吸毒者。

法律纠纷和一审判决

然而,购买药品的人最终将这些药品交给了**。这个转折导致了一场法律纠纷。阳信县法院一审判决廖华犯有贩卖毒品罪,判处她拘役两个月、缓刑三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一审法院认为,廖华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尽管她在药品**时并没有获利,并且对她的状况给予从宽处理。尽管她认罪认罚,但她依然不服一审判决,选择上诉。

二审和未来展望

目前,此案正在进行二审。在二审中,廖华更换了辩护律师,并继续坚称自己无罪。她的辩护律师主张,她没有**毒品的动机,她的初衷是处理家中的药品,而非牟利。尽管一审法院认为她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二审法院有可能就此案作出不同的判决。

思考与总结

这个案例引发了一系列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法律、伦理和人道关怀。首先,是否应该将处方药的转售归为贩卖毒品罪,尤其是当**者无意获利,且没有意识到购买者是吸毒者的情况下。其次,对于类似的案例,法律体系是否需要更多的灵活性,以更好地区分合法的药品转售和非法的毒品交易。最后,这个案例引发了人们对药品**和处置的问题,是否应该建立更多的**渠道,以减少药品的浪费和污染。

在这个案例中,廖华成了法律制度的牺牲品,她的初衷是处理家中的药品,而非故意贩卖毒品。这引发了人们对法律应如何处理类似情况的深刻思考。希望二审法院能够更加全面地考虑案件的细节,做出公正的判决,同时也引发社会对处方药转售的讨论,以建立更加合理和人道的法律规定。

女子转卖父亲生前处方药被判贩毒罪 有些药不能随便交易

因在病友药转群中转售元的镇痛处方药,广州女子廖华 化名 遭山东滨州市阳信县 跨省抓捕,其所涉嫌的罪名是犯贩卖毒品罪。此案在阳信县法院一审宣判,廖华被判犯贩卖毒品罪,判处拘役二个月,缓刑三个月,并处罚金元。据案件材料显示,山东滨州市阳信县吸毒人员董某祥从廖华处购买了国家管制的药品,是未经处方就买到的药...

女子转卖父亲生前处方药被判贩毒罪,警惕非法药品交易!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药品市场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但与此同时,药品安全问题突出,特别是非法药品交易。这种现象不仅危害了个人的身体健康,也严重影响了社会安全和医疗秩序。年,一名中国女子 廖华 称因在网上倒卖其已故父亲的处方药被控贩毒罪,这一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药品安全和非法药品交易的关注。该女子回忆道...

女子转售父母生前处方药被判贩毒罪 吸毒人员买后举报!

八月,广州 后 女子廖华因涉嫌贩毒,被山东滨州市阳信县 跨省抓捕。这起案件的 让人们再次关注到了毒品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对于毒品犯罪的打击力度。根据案件材料显示,廖华在病友群中转售镇痛处方药曲马多缓释片和氨酚羟考酮片,为元。这些药品被吸毒人员董某祥购买后,他主动向 举报。在聊天记录中,董某祥表示自己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