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人把小鹏汽车核心优势说明白了!

2023-11-02 06:28:45 字數 1504 閱讀 9968

今天,我为大家推荐一篇由【东吴**】出品的报告《小鹏汽车:ai+汽车智能化系列之三:技术加持降本提效,智驾赋能强势周期》,报告共20页,更多重要内容、核心观点,请参考报告原文。

报告的核心内容围绕汽车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尤其是高阶智能驾驶的加速落地,技术突破创新对下游竞争格局的重塑,以及小鹏汽车在其中的角色和竞争优势。

首先,报告指出,智能驾驶技术已经经历了三轮变化。从最初的l0级,到l2级,再到现在的l3/l4级,每轮的变化都围绕着功能的迭代和下游需求场景的覆盖。mobileye的算法驱动了行业从l0向l2的升级,而特斯拉的ee架构创新则引领了行业向l2+/l3的迭代。这两者的共同点在于,都在通过技术突破创新重塑下游竞争格局。

在最新的以软件能力主导的竞争中,端到端大模型的应用加速了bev+transformer等算法的应用,成为行业的主流。在这种背景下,oem竞争的要素正在向计算硬件、软件数据收敛。未来的智能驾驶将成为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预计行业格局将快速收敛。

小鹏汽车在智能驾驶领域具有领先的软件算法能力。它的xbrain智驾、天玑座舱、智能制造等技术赋能,实现了降本提能。在智驾维度,小鹏以“xbrain领先算法能力”为护城河,xnet2.0+xplanner融合多维感知信息并提供推理预判,实时建图代替精准定位并降低雷达依赖,扶摇中心提供云端大算力助力模型训练。这些技术使得智驾硬件有望降低50%。在座舱维度,依托高通8295,以ai大模型助力构建xos天玑系统,首搭x9后续逐步普及。在车身维度,电池cib+前后一体化压铸技术平台化应用,提能降本。这些技术补齐了小鹏汽车的短板。

此外,小鹏汽车还通过产品定义、渠道变革、**链优化等手段持续提升其竞争力。例如,它持续深耕15~30万元**区间,以扶摇新平台陆续覆盖旗下全系列车型,城市领航高阶智驾+全域800v为差异化卖点,平台降本助力智驾向20万元以下市场普及,提升市占率。在渠道端,它整合直营经销体系,统一上层管理架构,销售大区变“战区”,扁平化管理提升效率。在**链方面,它优化内部**链,加强反腐工作建设,提升与**商合作紧密度和信任度,补齐交付短板。

外部的合作和业务拓展也为小鹏汽车打开了科技定位的长期成长空间。例如,与大众的股权合作和学习大众卓越的**链/成本管理优势与海外开拓经验,补齐了小鹏汽车的短板。创新的b端收费商业模式也实现了技术的变现。与滴滴的战略合作加速了科技普惠和平权的落地,同时也进一步分担了自身技术平台成本,助力规模和盈利的提升。此外,平行发展的飞行汽车+机器人业务也开拓了ai智能化下游应用场景,科技优势定位打开了长期成长空间。

篇幅限制,仅展示部分,更多重要内容、核心观点,请参考报告原文。

免责声明:本平台只做内容的收集及分享,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由『野生研究社』通过收集整理,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如对报告内容存疑,请与撰写、发布机构联系。

科技日亮点缩水 小鹏汽车困于智驾怪圈

高飞昌 文在汽车企业举办的五花八门的 科技日 当中,小鹏汽车的科技日是较为特殊的一个。作为一家汽车公司,小鹏汽车习惯在科技日上标新立异秀出各种 黑科技 如智能驾驶 智能座舱 飞行汽车 机器人等等,但很少讲到与汽车相关的技术。小鹏汽车想要以此给自己贴牢智能标签。今年月日新一届小鹏科技日举办,小鹏汽车再...

逆转的胜利 有错就改的小鹏汽车和被绑架的广汽本田

当前汽车行业竞争激烈,自主车企与合资车企在品牌 技术和市场策略上展开全方位的竞争。对于合资车企而言,推出新车型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包括复杂的流程和成本的增加。为了 自主车企和合资车企的竞争和机会,我们以小鹏汽车g和广汽本田全新雅阁为例进行分析。小鹏汽车g在推出时采取了一种不同寻常的策略。他们通过改...

小鹏汽车 成本控制 交付困境与人才流失

正文 近日,小鹏汽车发布了二季度的财报数据,显示该公司毛利率创历史新低,营收和销量环比一季度增长有限。这使得人们对小鹏汽车的成本控制能力产生了质疑。尽管公司对此作了解释,但无论如何都很难否认,成本控制问题一直是小鹏汽车的一大难题。小鹏汽车一直致力于推进智能驾驶技术,并在今年推出了以g为代表的新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