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女”病逝,学校破例为其在八宝山办葬礼,撒贝宁致悼词

2023-11-15 18:25:39 字數 4608 閱讀 9573

八宝山作为国家的革命公墓,这里埋葬着无数的革命先烈和为国家作出过重要贡献的英雄们。其中有一位花一般年纪的女生也长眠于此,她的学校破例为她在八宝山举行了葬礼,著名央视主持人撒贝宁也为她致悼词。

她是谁呢?她短短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这位年纪轻轻却离开人世的“北大才女”就是张培祥

2023年10月6日,张培祥出生在湖南省醴陵市的筱溪村,家境十分贫困。她的父亲张元贤身体不好,常年多病,她的母亲因为在小的时候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没有及时医治,就留下了后遗症,她的一只手多年来都是瘫痪的状态。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张培祥从小就特别乖巧懂事,小小年纪就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在别人眼里,正是孩子玩闹的年纪,张培祥却已经学会了在家洗衣做饭,照顾父母和弟弟。可是命运并没有就此放过这个苦难的家庭,后来,她的母亲又被查出了乳腺病,于是花光家里所有的积蓄为母亲做了乳腺切除的手术。生活的巨大压力没有将她压垮,反而她一直坚强地面对生活。

因为家庭情况特殊,张培祥6岁上学,到了10岁却辍学回家。眼看着一个聪明活泼的小女孩无法入学接受教育,她的姑姑看到十分不忍心,于是就把她送进了泗汾双塘小学重新接受教育。张培祥重返校园,开心的不得了,但她也自知这个机会十分不易,所以从那时起就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发奋读书。

每天上课时,她都是全神贯注的听讲,别的同学下课玩的时候,她仍然坐在教室里翻着课本,她坚信只有努力读书,考上一所好大学,自己才有出路,才能改写自己的命运。家庭的重担练就了她坚韧不拔的品格。

经过一天的学习后,张培祥也不舍得浪费晚上的时间,她将家里都收拾妥当后,就点着煤油继续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张培祥养成了过目不忘的过人技巧,她确实是一块儿读书的料子,有些需要背诵的知识点,别人需要一个小时才能背下来,她简单的通读几遍就能完整地背下来,而且记得特别牢固。

张培祥特别喜欢看书,所以经常借阅各种课外书来读。恰好他的姑夫在工会里当图书管理员,张培祥就经常到图书馆里去借书看。有一次她借了一本有20万字的**集准备回家看,她的姑夫看到后笑着对她说:“孩子,这本太厚了,你得看到啥时候,换一本薄点儿的读吧!”

张培祥说道:“我能看完的,姑夫,我晚上就能还回来!”

起初,她的姑夫并没有把她的话放在心上,一直到了晚上,张培祥果真就来还书了。

“看不完了吧丫头,早就给你说过让你换一本薄点儿的书看看,你非要挑个大的!”

“我看完了!”张培祥自信地说道。

姑夫不相信她说的话,于是想要考考她,就随即翻开了一页,让她复述一下这里都讲了什么情节。令她姑夫惊讶地是,张培祥竟然真的将这一页的大致内容复述了下来,姑夫觉得是凑巧,于是又随即挑了几页让她复述,没想到她都一一复述了下来。这下姑夫真的相信了,这孩子有读书的天赋,简直就是一位“神童”,回到家就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张培祥的姑姑。

原来张培祥的潜力还远远不止于此,她除了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外,还有着很高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上数学课的时候,她的脑筋转的很快,很快就将一道运算题算了出来。

张培祥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醴陵一中学习,可是在学费面前,这家人又犯了难,因为负担不起学费,姑姑对此也无能为力。张培祥又面临着辍学的风险。后来学校得知了她的家庭情况后,就为她免去了学费,还给她一些相应的贫困补贴,这才让她继续自己的学业。张培祥也没辜负学校和亲人们的期待,在校的成绩一直十分优异。

就这样,在2023年,她一路披荆斩棘,考进了我国的顶级学府北京大学的法学院,许多父老乡亲们知道后都来到她的家里表示祝贺。即使是这样,她依然没有松懈,在大学里,为了赚取生活费,就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去做兼职,其他时间都用来学习,同学和老师们都称赞她是“才女学霸”。

而在大学期间,张培祥培养了写作的爱好,还加入了学校里面的创作社,经常在**上发一些自己编写的稿子。其中,她所写的自传性纪实文学《卖米》发布到**上以后,引来了大量读者的**,大家都被文章中的那个在艰苦条件下依然保持着乐观的小女孩感动到了。殊不知,文章中的那个小女孩正是张培祥自己。

除此之外,除了在专业课上学习成绩优异外,她还是学校创作社的小写手,写作也是她慢慢培养起来的,没事就写一些稿子,她曾写过一本自传性纪实文学《卖米》,这本文集在网上发布后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文章讲述的就是女主人公在与母亲在炎热的夏季去卖米,因为遇到黑心的商贩压低**,导致大米卖不出去,母女俩没办法给换钱给病重的父亲买药的故事,即使是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小女孩依旧没有丧失生活的勇气,笑对生活。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其实就是映射张培祥她自己。

凭借着这篇**,张培祥荣获了当年北京大学第一届“原创文学大赛”的一等奖,还获得了“可入选小学必读课本”的殊荣。之后还陆续写下了《飞花读红笔记》、《大话红楼》、《红楼十日谈》、《七种乐器》等文集,是位名副其实的“北大才女”。

可是就在一切充满希望的时候,厄运再一次降临在这个乐观的女孩身上了。2023年,张培祥有天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身上开始出现大片的红疹,伴随着头昏眼花,上吐下泻。因为此事正值“非典”期间,难道染上疾病了吗?于是与“非典”的症状相对比后,发现症状并不吻合,想想可能是流行**冒什么的,就没有放在心上,也没有去大医院检查。

过了一段时间,症状有些严重,她这才开始重视起来,就到了学校的校医院检查,医生检查后一脸严肃,建议她去大医院去做一个深入的检查。

直到5月30日,她去了北京市第三人民医院,经过检查,结果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她被确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目前的情况不容乐观。

明明自己这么年轻,怎么会得白血病呢?得知此事后,之前与她有过合作的一些工作室、出版社、还有一些好朋友表示都愿意竭尽所能帮助她**,渡过难关。可是在这场大变故面前,一向坚强的她怎么会不害怕?

那时家里的弟弟马上就要高考了,为了不耽误弟弟考试,怕影响到他,于是就选择了向家里隐瞒自己的病情。好不容易熬过了那些艰难的岁月,自己终于有能力能给这个家庭更好的生活了,没想到自己却扛不住了,即使现在**费用充足,采用最好的**方案,可奈何由于发现太晚,病情已经扩散了,现在能做的就是接受保守**,剩下的听天由命了。

每当家里打来**询问她的身体状况,她都是用自己“贫血”的理由搪塞过去。

一向乐观的张培祥在众人面前依旧是一副笑脸,乐观开朗。可到了晚上,一想到自己未来不在了,年迈的父母和稚嫩的弟弟该如何活下去时,她就忍不住地躲在被窝里偷偷地哭。她还这么年轻,她的梦想还没有实现,她怎么舍得离开呢?

终于,家里人得知了此事,父母和弟弟心痛得不行,弟弟告诉她,等他大学报道后,就给姐姐做骨髓移植手术,到时候,他们一家人还能在一起。

可是命运弄人,虽然后续经过**,但是还是没能挽回她的生命,她终究没有等到那一天。8月27日晚上9点,张培祥还是离开了人世,花一般的年纪,仅仅24岁。

在她临终前,她留下了两个遗愿:一是希望自己的家人能够带着自己的骨灰盒,一起坐飞机回家。

之前她一直想带父母坐飞机来北京看看,可是一直没有机会,没想到竟然成为了终身的遗憾。

二是希望可以将自己一半留在北京,一半回家乡。北京有她的同学和敬爱的老师们,家乡有爱她的父母和亲人,她想永远陪伴着他们。

她安安静静地离开了人世,北京大学因为痛失一位“才女”而十分痛惜,为了纪念她,学校特地破例为她在八宝山举行了葬礼

同为法学院的学长、著名央视主持人撒贝宁也十分惋惜,特别是在听说了她的经历后,也想为她做一些什么,特地赶来参加她的葬礼,并在葬礼上致悼词。

虽然生活给了她万般的打击,但是她一直微笑面对生活,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开出了绚烂的花朵,她在文学界所留下精神食粮也一直激励着无数的学子奋勇向前。虽然张培祥已经离世许多年,但是她的坚强和才华永存。

“北大才女”病逝,学校破例为其在八宝山办葬礼,撒贝宁致悼词

生命不止,奋斗不息。这句话已经成为了张培祥短暂一生的写照。从贫寒的家庭出生,到被送回学校重新接受教育,张培祥一直都在为了改变自己和家庭境况而努力着。在学习上,她一直表现出色,成绩优异。高中时期,她考入了湖南省重点高中长沙市岳麓山中学。在高中时期,她曾经取得过全省第二的好成绩。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

寒门才女写《卖米》惊艳众人,病逝后北大破例追悼,葬于八宝山

张培祥是一位出身寒微的女孩,她在贫困中长大,家庭状况极为困难。尽管如此,她对学习的热爱和勤奋始终没有改变。然而,她的求学之路并不顺利,由于家庭贫困,她不得不辍学去打工来维持家庭生计。在这个困境中,她遇到了姑姑的帮助,姑姑供她上学,让她重新回到了学校的课堂上。在艰难的求学过程中,她遇到了许多困难,但她...

西北大学校长卸任,北大副校长“空降”!为何不一步到位?

作为陕西省属高校的领头羊,西北大学在陕西高校中的地位无需多言,该校的办学特色更是闻名全国。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陕西省又将如何以实际行动支持西北大学的发展?这不,陕西省发布的信息显示 担任西北大学校长已经八年的郭立宏教授卸任校长职务,北京大学副校长孙庆伟 空降 西北大学,一所省属高校为何能够迎来北大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