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公文管理办法

2023-11-27 13:45:03 字數 6967 閱讀 8568

为规范公司的公文管理,确保各级信息有序畅通,提高公文处理效率,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收文处理。

1. 各级来文、来函,由文书处理人员统一拆封,分类收文、登记、编号,填写收文处理单,部门负责人根据来文的密级、内容,分别送达公司领导阅批。

1) 与生产、经营等全局性有关的文书送总经理阅批,根据批示由办公室承办和督办。

2) 安全、生产、环保等有关的文书送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阅批。

3) *销售等营销工作有关的文书送分管经营的副总经理阅批。

4) 项目引进、研发、技改、环保等科学技术方面的文书送分管技术研发的副总经理阅批。

5) 质量等技术方面的文书送分管技术研发的副总经理阅批。

6) 行政事务、劳动人事、社会保险、环保、宣传等方面的文书送分管行政的副总经理阅批。

7) 企业管理、基本建设等方面的文书送分管企业管理的副总经理阅批。

8) 财务、审计等方面的文书送分管财务工作的负责人阅批。

9) 党建、纪检等方面的文书送分管党务工作的负责人阅批。

10) 工、青、妇、员工文体活动等方面的文书送分管党务工作的负责人阅批。

2. 各职能部门收到部门或公司的文件,或领导个人直接收到的文件,凡需要审批和办理的,无特殊情况,需先转办公室按程序分批,未经办公室登记、分批的,各职能部门不得自行办理;特别紧急的文件,经领导同意先行办理的,办完后需及时到办公室补办登记、分批手续。

第二条批文处理。

1. 来文审核。

1) 来文是否属文件受理范围;是否应由我司办理;是否符合行文规则; 文件使用、公文格式是否规范。

2) 内容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规定。

3) 涉及其他部门职权的事项是否已经协商、会签。

4) 对不符合规定的文件,由办公室退回来文单位,同时注明退文原因, 并定期通报。

2. 拟办。

1) 需要办理的公文,办公室都应及时提出办理意见,送公司领导批示或交有关职能部门办理。

2) 拟办意见力求准确,把握不准时应先主动向有关方面了解情况。对紧急公文应明确办理时限;对需要几个职能部门承办的公文,应明确主办单位。

3. 批办。

审批公文时,对有具体请示事项的,主批人应当明确签署意见、姓名和审批日期,其他审批人圈阅视为同意;没有请示事项的,圈阅表示已阅知。

第三条传送文件。

1. 按公司领导排序,办件由后向前送批,阅件由前向后送阅。

2. 对公司领导审批过的公文,办公室登记后应及时转送有关部门科室办理。

第四条承办文件

1. 承办部门收到交办的公文后应当及时办理,不得延误、推诿。紧急公文应当按照时限要求办理,确有困难的,应当及时予以说明。对不属于本部门职权范围或者不宜由本部门办理的,应当及时退回办公室,并说明理由。

2. 承办期限。

1) 送达阅批文书,急件当日收文,当日送签,当日承办。一般性文书, 在两天之内承办,密级文书,按《保密管理规定》送达办理。

2) 阅文领导应抓紧对公文的阅批,时间一般不超过 3 天,紧急公文随批随办,确保公文的时效性和严肃性。

第五条督办。

1. 对公司主要领导关注的重大问题和公司中心工作重点督办;对重大决策贯彻落实情况跟踪督办;对其他督查事项及时督办。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结果。

2. 督办工作由办公室统一协调,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主办单位按规定要求办结后,送办公室备案、销号,并由办公室统一对外发送。未能按时办结的,主办单位应在限时内写出书面原因,并经本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字后送办公室;办公室负责向公司领导和有关部门做出书面说明。

3. 凡公司内就某一事项有明确规定时限要求或公司领导有明确要求的,协办单位应按时办结;未明确时限的,原则上不超过 3 个工作日,最迟不超过 7 个工作日,否则视为失职,主办单位可视其为没有不同意见并据此办理。

第六条发文规则。

1. 适用范围。

1) 公司文件适用范围。

a) 向上级部门报送的请示、报告、意见;

b) 发布公司规范性文件;

c) 向所属部门印发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通报、通知、意见等;

d) 下达涉及公司经济运行的有关重要指标和项目计划;

e) 部署全局性重要工作;

f) 对公司重要事项请示的批复;

2) 公司函件适用范围。

a) 向市委、市**领导个人报送报告性公文,答复有关批示件办理情况;

b) 答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的建议和提案;

c) 向业务单位行文商洽工作;

d) 答复乡镇办事处人民**、村委会来文请求批准的事项,如项目、资金、设立公司等;

e) 征询有关部门对公司牵头办理事项的意见;

f) 答复有关部门的意见等。

3) 办公室文件适用范围。

a) 向有关部门安排专项工作,如工作总结,部署有关调研工作,开展有关活动等;

b) 发布公司内有关工作制度;

c) 印发公司领导主持的重要协调会议的会议纪要;

d) *有关单位带有普遍指导意见的文件;一般性公文的**;

e) 下发有关行政事务的通知,如各类会议通知等。

a) 用于紧急情况下发送需尽快处理的公文;

b) 本着“有利保密、方便工作”的原则,参照文件适用范围,并根据公文内容的重要程度确定。

2. 除办公室外,各职能部门科室不得制发政策性和规范性文件。

3. 报送公司的请示、报告,应一文一事,不得将请示、报告混为一体,不得越级上报,不得多头呈送,除领导交办的事项外,不得直接送领导个人,只能送公司办公室收文后呈交公司领导研究审批。

4. 以公司名义对上或对下的公文由公司办公室或指定有关部门拟稿,涉及全局性的重要事项、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重大人事变动必须由总经理审查签发,其它公文按工作职能分工送分管领导签发。办公室直接下发的公文,办公室主任签发。

第七条公文文种。

1. 公文种类主要有 13 种: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 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各部门不得在此之外自立文种。

2. 公司主要公文行文种类。

1) 决定: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单位不适当的决定事项,用“决定”。

2) 通告、通知:公布应当普遍遵守周知的事项,用“通告”。发布规章制度,**上级同级和不同隶属部门的公文,批转下级部门的公文,要求下级部门办理和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事项,用“通知”。

3) 通报、意见: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用“通报”。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用“意见”。

4) 报告、请示:向上级部门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用“报告”。向上级请求指示、批准,用“请示”。“意见”、“报告”、“请示”必须严格区分,不得混用、并用。

5) 批复:答复请示事项或对下级布置工作,用批复。

6) 会议纪要:记载、传达会议决定事项主要精神,要求与会单位或个人共同遵守执行的,用“会议纪要”。

7) 函:不相隶属单位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用“函”。

第八条发文办理要求。

1. 发文办理指以本公司名义制发公文的过程,包括草拟、审核、签发、复核、缮印、盖章、登记、分发等程序。

2. 草拟公文要求。

1) 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的规章制度;如提出新的政策规定,要充分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切实可行,并加以说明。

2) 情况属实,观点明确;直述不曲,条理清楚;语气恰当,文字简练。

3) 注意连续事件的前因,后续补充文件的衔接。

4) 公文的文种应当根据行文目的、本公司职权和与主送机关的行文关系确定。

5) 人名、地名、数据和引文应准确无误。引用公文应当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引用外文应当注明中文含义。日期应当写明具体的年、月、日。

6) 结构层次序数,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

7) 必须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8) 文中使用非规范化简称,先用全称并注明简称。使用国际组织外文名称或其缩写形式,在第一次出现时注明准确的中文译名。

9) 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日期、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在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3. 审核。公文文稿送相关负责人签发前,由办公室进行审核。办公室审核后,将草拟原稿、修改稿和有关背景材料一并送负责人审定。各主办部门无特殊情况,不得将文稿直接送有关负责人签批;未经办公室审核的文稿,有关负责人可不予签批。

4. 公文签发后,由拟稿单位送文印室编号打印。校对由拟稿单位负责,印发和归档由办公室负责。

第九条打印、复印。

1. 凡以公司名义上报下发的公文、报表、工作计划、总结、请示、报告、简报、纪要、通知、通报、通告、信函、规章制度、宣传教育材料、表彰或处理决定,以及公司领导批准翻印的公文、材料均属打印、复印范围。

2. 凡需要打印复印的公文、资料应先将其底稿首页附上公司统一的“发文单”,经主管部门负责人审查同意并经办公室审核,统一编号,送公司领导签发后方能交附打印或复印。

3. 凡是以公司名义上报下发的文件材料,分别由拟稿人负责校对, 由公司办公室负责打印、装订、达到字迹清晰、版面清洁、装订整齐,由文书员上报下发,做好发文登记。

4. 打印、复印文件要严格按照审批的份数操作,不得私自增加份数或私自留存,废页、余页要及时集中销毁。

第十条介绍信管理开具公司介绍信,必须经部门负责人同意后,办理签发手续,签发空白介绍信或盖有公司印章空白信笺纸,必须经分管的副总经理审批,并办理登记手续。在外没有使用完的空白介绍信,回公司后要及时上缴,对去向不明或丢失者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第十一条公文格式。

1. 公文格式的组成要素包括: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会签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等。

1) 涉及公司秘密的公文应当标识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秘密等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其中“绝密”、“机密”级公文还应在首页版心左上角用阿拉伯数码标识份数序号,以便控制发放范围和查找。

2) 公文的紧急程度分为“特急”、“急件”。

3) 发文机关标识应当使用发文机关全称,如不能标识全称的,应标识规范化简称。联合行文,主办机关排列在前。

4) 发文字号应包括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序号。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码;年份应标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序号不编虚位(即不编为 001)。联合行文,只标识主办。

5) 机关的发文字号;与其他机关联合行文原则上应使用排列在前的机关发文字号。

6) 上行文应当标识签发人姓名。其中,“请示”应在附注处注明联系人的姓名和**。

7) 公文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事由、文种三部分组成。

8) 标题中的事由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

9) 下发规章用“发布”;下发本公司产生的公文用“印发”;下发下级机关的公文用“批转”;下发上级、同级或不相隶属单位的公文用“**批转、**公文,只将事由写清楚,不必照抄原标题,也不得只写原发文字号。

10) 标题中除对法律、法规、规章名称和书名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11) 标题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应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间距恰当。

12) 主送机关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统称。

13) 公文如有附件,应在正文之后、成文日期之前注明附件顺序和名称。附件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应与公文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标识“附件”, 有序号时标识序号;附件的序号和名称前后标识一致。如附件与公文正文不能一起装订,应在附件左上角标识公文的发文字号并在其后标识附件(或带序号)。

14) 成文日期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成文日期应用汉字将年、月、日标全,“零”写为“o”

15) 除会议纪要、翻印件以及公研发布、张贴的公文以外,公文应当加盖印章。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都应当加盖印章。印章必须与正文同处一面但不得压正文。当正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位置时,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加以解决,不得采取标识“此页无正文”的方法解决。

16) 附注是对公文的发送范围、使用时需注意事项及公文有关的情况说明,加圆括号标识在成文日期下 1 行。

17) 公文应当标注主题词。先标类别词,再标类属词,最后标文种,词目最多不超过 5 个,词目之间空 1 字。

18) 抄送机关指除主送机关外需要执行或知晓公文的其他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抄送机关的排列顺序一行为上级单位, 一行为同级单位,一行为其他单位。

19) 印发机关名称署全称;印发日期以公文缮印日期为准,用阿伯数码标识。

2. 公文用纸一般采用国际标准 a4 型(210mm×297mm),左侧装订。张贴的公文用纸大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3. 启用新的文件形式,发文字头按新的标准执行。

第十二条公文归档。

1. 公文办理完毕后,应当根据《档案法》和公司有关规定,及时整理(立卷)、归档。个人不得保存应当归档的公文。

2. 归档范围内的公文,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向档案室移交。

3. 拟制公文一律采用电脑打印,拟稿人签字及修改、签批公文,要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不能用圆珠笔、纯蓝墨水笔、各种铅笔书写。

第十三条公文管理。

1. 公文由文秘部门或专职人员统一收发、审核、用印、归档和销毁。

2. 下发的公文,特别是涉密文件,原则上不准翻印,经批准,需翻印时,应当注明翻印单位、日期、份数和印发范围。

3. 不具备归档和存查价值的公文,经过鉴别并经办公室负责人批准,可以销毁。

4. 销毁秘密公文应当到指定场所由二人以上监销,保证不丢失、不漏销。其中,销毁绝密公文应当进行登记。

5. 机构合并时,公文应当随之合并管理。机构撤销时,需要归档的公文整理(立卷)后按有关规定移交档案室。工作人员调离工作岗位时, 应当将本人暂存、借用的公文按照有关规定移交、清退。

第十四条本办法由综合办公室负责制定、解释及修订。

机械公司考核管理办法

第一部分 考核管理。为提高机械公司员工工作积极性,使管理者明确下属的工作状况,通过评价下属在工作过程中体现的业绩 能力 态度,并根据结果判断员工的适岗性,确认员工工作成绩与不足,改善工作方法,促进工作任务完成,达到员工的综合素质和水平的提升,特制订本管理办法。一 考核周期 每季度考核一次。二 考核对...

办公用品管理暂行办法

为规范公司办公用品的管理,节约开支。在依据集团相关管理规定的基础上,特制定本管理办法。一 办公用品 v 低值易耗品 文件夹 档案盒 签字笔 笔记本等办公文具。v 办公耗材 打印机墨粉 硒鼓 墨盒 传真纸 打印纸 u盘等。v 办公设施 办公桌 办公椅 沙发 会议桌 饮水机 书柜 文件柜等。v 办公设备...

《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拟再修订

监管 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 拟再修订 月日,经记者向业内多家消费金融公司处确认,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已经发放至从业机构,相关公司正在推进中,但具体的意见征集周期 调整细则等暂时无法对外披露。北京商报 国家数据局正式揭牌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月日上午,国家数据局正式揭牌。目前,国家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