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士被误解千年,他流放中写的这首诗让你惊醒

2023-11-27 14:50:04 字數 2252 閱讀 5707

高力士,这位历史上的名人,经常在李白的故事里出现,扮演着不那么光彩的角色。

因此,人们对他的看法往往带着些许负面色彩。

我也是,在长时间的误解中,对这个名字有些敏感。

但当我深入了解后,才发现自己对高力士的认识实在太片面了。

事实上,高力士并非那种仗势欺人、陷害忠良(包括李白)的奸臣。相反,他在历史上是位知名的贤臣。

高力士原名冯元一,岭南潘洲今广东高州人,因为早年一场政治风波,不幸成为阉奴。

他15岁被带入宫中,因聪明能干,受到重用,宦官高延福收其为养子,才改名高力士。

在当时那个充满政治阴谋的年代,高力士的机智帮助他在李隆基旁边站稳了脚跟。

两人共同推翻了韦皇后和太平公主,李隆基登基为唐玄宗,高力士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

对上,高力士在唐玄宗身边服务近50年,始终忠诚耿耿,经常在关键时刻给予玄宗正确的建议。

对下,他也是一位宽厚的长者,从不结党营私,多次推荐有才之士,深受朝臣好评。

可以说,高力士对“开元盛世”的贡献功不可没。

然而,随着年岁增长,唐玄宗开始变得骄傲,沉迷于声色。

对此,高力士曾多次进谏,但未被采纳。这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

在这场危机中,高力士始终忠诚地站在玄宗身边,哪怕是在最危险的时刻。

玄宗没了早年间的果断,叛军逼近,他只想逃。

结果他这一逃,虽保住了命,逃掉了江山,也丢掉美人,丢掉了作为皇帝的体面和尊严,丢掉了曾经的一切……

当唐肃宗登基后,宫中权势更迭。

在一次针对玄宗的屈辱中,只有高力士挺身而出,保护了玄宗,显示了他的忠诚和勇气。

最后,高力士被流放到巫州(今湖南黔阳),与玄宗这对相伴近半个世纪的君臣、朋友,不得已分开了。

这一年高力士已经是77岁了。

在那里,他发现了到处都是荠菜,这在京城是非常珍贵的。

他感慨自己从昔日的显赫到现在的被遗忘,写下了《感巫州荠菜》这首诗。

两京作斤卖,五溪无人采。

夷夏虽有殊,气味都不改。

这荠菜在长安、洛阳二京之地,都是论斤卖,可它在湖南五溪漫山遍野长满了竟然都无人采摘;

中原和岭南的地域虽然不同,习惯各异,但是这荠菜还是一样的荠菜,连气味都不曾改变。

高力士明面上是写荠菜,实则借咏芥菜而自况,也是表明自己不改的心志。

前两句自嘲。

当时在长安自己风光无限,很多人赶着来巴结,赶着来讨好。

如今自己流放在五溪之地却无人问津,连一个为自己说话的人都没有。

这巨大的落差,让我们看到了现实中的世态炎凉,人情反复。

但即使是这样的情况下,高力士的内心都没有变化。

后句表心迹。

无论在这偏远地区,还是在繁华二京,他的内心志向、做人本质、对玄宗的忠心都是不会更改。

这首诗通俗简单,但细细咂摸之下,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细致用心。

荠菜”喻人,“气味”喻情,展现了高力士对君王的一片赤诚之心。

历史也告诉我们,高力士确实如此。

高力士被流放两年后,无人陪伴的玄宗孤独地死在了太极宫。

得知玄宗死讯后,他悲痛万分,朝着京城的方向痛哭,最终因悲伤过度而亡。

他的一生,确实如他所写的那样,“夷夏虽有殊,气味都不改”,令人动容。

高力士的一生充满了起伏和转变,但他始终保持了对君王的忠心。虽然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复杂,但他的故事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历史误解下的“螟蛉之子” 一个被千年传承的谬误

春天的美景仿佛提醒着我们,历史中的传承也时常映照着文化的复杂性。在中国悠久的传统中,成语是一种富有故事背景的文化符号。然而,在这些典故中,有一个被千百年误解的成语,一直潜移默化地流传至今。这就是 螟蛉之子 一个被曲解了千年的成语,早在 诗经 中的真实含义却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里。回溯至西周时期,诗经 ...

cf被误封十年怎么解封

尊敬的读者们,如果您在使用cf crossfire,穿越火线 时遇到了误封十年的问题,这篇文章将为您提供一些科普性的解决方案。首先,我们要理解为什么会被误封。cf中,封禁十年通常是因为账号被检测到违反了游戏规则,例如使用非法软件 外挂 脚本等。然而,有时由于系统错误或误判,一些无辜的玩家也会被误封。...

解密李白的静夜思 千年误读与文学魅力

中国的古典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的诗词传世千古,充满了丰富的内涵。这些古诗不仅包罗万象,还蕴含着深刻的思想,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理解和背诵。其中,李白这位唐代大诗人的作品一直备受推崇,特别是他的 静夜思 然而,千余年来,这首诗的前两句一直被误读,其真正含义鲜为人知,这种误解一直延续至今。李白的传世之作。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