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研究了76年 什么人最可能成为人生赢家?

2023-11-08 18:46:10 字數 3207 閱讀 9559

在很多人的一生当中,甚至在许多文化的发展过程当中,他们终其一生追求的目的都是“成功”二字。

就好像无论一个人有多么的浑浑噩噩,品质低劣,只要最终他在别人口中是“成功的”,那么也就没有什么好指责的一样。

但是关于所谓的成功,我们的观念当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包括我们看遍了人类社会,也并没有人专门去做出这样的定义。

这就意味着成功是一种见仁见智的说法,对于不同的人以及所处在不同文化下的个体而言,成功也许有着截然不同的要求。

但是在上世纪的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及他的团队就致力于探索成功的真正意义。

并且这一研究一做就是几十年,最终他的研究甚至成为了人们衡量成功标准时的一大参照。

2023年时,整个世界还处在战乱和不稳定发展的过程当中,时任哈佛大学卫生系主任的阿尔列·博克(arlie bock)教授认为,当时的学术界将很大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诸如“人为什么会生病/失败/潦倒”这些领域当中,却始终没有人研究下“人怎样才能健康/成功/幸福”?

这让他感到很困惑,因为在他看来,只有去真正的思考这些问题才有可能拥有越来越好的生活状况。

于是他立马召集了相关的课题小组,马不停蹄地展开了自己的研究。

博克教授打算的是通过很长时间去追踪一批年轻人,花费数十年的时间去跟踪和记录他们一生的经历,最终从这批人当中挑选出符合他们对“成功”定义的一批人。

为了统一标准,课题小组制定了严格的量化标准和要求。

在数十年中负责主持课题组工作的乔治·瓦利恩特(george vaillant)说,最终符合课题组要求的“成功人士必须是“十全十美”的:

课题组制定的十项标准里,有两条跟收入挂钩,四条和身心健康有关,还有四条和亲密关系及社会支持有关。

关于具体的标准,课题组也通过研究制定了比较合理的数据:

参与者需要在80岁后,仍然保持身体健康、耳清目明(寿命不到80岁的自然被排除在外);

60-75岁间与子女保持良好的关系;

65-75岁之间,除了妻子儿女外仍有其他社会支持(亲友熟人)等;

60-85岁间拥有良好的婚姻关系;收入水平位居全国的前25%。

研究开始之后,2023年到2023年间,课题组研究选择了268名当年正在哈佛就读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之所以选择他们,是因为这批人在当时就已经是美国年青人当中的佼佼者了,光明的未来正在不远处等待他们,他们有更大的几率能够触及成功与长寿。

在确定了研究对象之后,课题组以两年和五年为周期来不断的对研究对象进行访谈和调查。

最终结果证明他们的眼光也确实没有错。

当初被选中的调查对象当中,产生了4个美国参议员,1个州长,甚至第35任美国**—约翰·肯尼迪。

那么这项耗时如此之久又颇有成效的研究,究竟告诉了我们什么内容呢?主要内容包括几个方面。

首先,很多人认为人的智力以及外在的各种能力会直接的影响其最终成功的几率。

但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大多数研究参与者都是智商非常高,能力也很强的人。

对他们而言,智商到达一定的程度之后其实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不光是个人的智力,与家庭相关的出身、背景乃至是否有家庭遗传病史,这些因素都不会影响一个人最终的成功。

那么帮助一个人最终成为“十全十美”的因素是什么呢?

看到结果呢你肯定会大吃一惊,因为这些因素很多都是我们平时很容易达到,但却并不会重视的事情:

比如没有不良嗜好,保持锻炼和身体健康。

在童年的时候能够很好的被周边的人爱,从而形成良好的共情心理,以及与周边的社会关系保持亲密。

从课题组调查出的相关统计数据来看,那些母亲关系亲密的参与者,一年平均能够多挣8.7万美元。

跟兄弟姐妹保持良好关系的参与者,一年平均多挣5.1万美元。

最终,在“亲密关系”这项上得分最高的58位参与者的平均年收入为24.3万美元。

而分数最低的31位参与者,平均年薪居然都没有超过10.2万美元。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哈佛大学耗时76年进行的研究,最后得出个人成功的重要诀窍就是“爱”。

这个结果可能会让很多人感到过于平常,甚至看上去有些像心灵鸡汤。

但瓦利恩特教授表示,如果从心理学角度来剖析的话,包括爱和亲密社会关系在内的要素。

会直接影响个体处于困境时所采取的应对策略。

当个体被外界的困难所束缚时,性格不同的人会采取不同的应对和处理方式。

心理状态比较差的人会采取歇斯底里乃至于近乎疯狂的吼叫和肢体表现,试图以此来排解心中的负面情绪。

情绪不太稳定的人则可能会喜怒无常;而情绪状态不太成熟的人则往往会把愤怒和失望写在脸上。

但是这些平时的生活就能够被身边的亲密关系所时刻关照,把“爱”填满自己生活的人则和他们不同。

即便是遇到了困难,也能够通过身边爱人家人和好友的帮助来迅速摆脱负面的状态。

通过一起出游,一起运动和彼此交流等方式,迅速的让自己回到正常的生活步调下。

归根结底,能够从最根本上影响我们生活的重要力量就是个人的心理情绪以及自己和周边社会关系的状态。

为什么人类宁可探索宇宙,也不研究海洋呢?

大恐怖肯定是没有的,深海里面肯定没有深海魔鲸王!其实关于这个话题他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无论是对宇宙的探索,还是对海洋的研究,人类都从未停止过!只是两者对比起来,科学家对于太空的探索热情,远高于同样神秘的海洋而已,所以大众的目光也都放在了太空探索上。至于具体的原因,无非就是难度更大,价值更小,资金不够...

人类为什么不愿深入研究金星?越了解金星,便越觉得“绝望”

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只有地球承载着生命,这让它显得与众不同。但是回顾太阳系多亿年的历史,我们会发现早期的地球和其他七大行星并没有什么不同,从它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地球的过去。因此,人类发 一系列探测器,以探索太阳系的其他行星。关于这一系列探测任务,还有一个小插曲 当年冥王星被视为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于是...

考研人数年年创新高,什么时候才能涨到头?你知道吗?

考研人数年年创新高,什么时候才能涨到头?你知道吗?最近,我写了两篇关于今年考研报名人数再次创纪录的文章,引发了一位朋友的疑问 考研人数似乎一直在增长,每年都创下新高,那么这个趋势会何时结束呢?今天,我将 考研人数未来几年的趋势 延续前文的话题。根据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 会议的消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