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落归根”的归宿

2023-11-15 13:00:08 字數 1202 閱讀 2447

俗语说,“叶落而知秋”。看来,是叶儿最懂秋,她最早盼望着秋的到来,最先伸出深绿色的双手,不停地摆动,呼唤着秋的到来。说什么“望穿秋水”,其实秋的叶,也可以是“望穿”,只要你抬起头来,看一看树上的叶儿,透着一份亮光,在枝头尽情地摇摆凝视,那种对秋的殷切盼望,犹如望夫归来的神女,要胜似“秋水”的明亮透彻了。

一阵秋风吹来,叶的摇摆更猛烈了,那深深的绿衣在摇摆中蜕变,渐渐地变成了明亮的棕黄色,一如川剧中的变脸,执着中多了一份深沉,在盼望中慢慢老去,脸上布满了岁月的沧桑,刻上了思念的泪痕。叶儿,不忍离去,却又不得不离去,她忍着剧痛,不惜把自己柔弱的身体折断,脱离了枝头,在天空中狂舞,欢笑,呐喊,最终又走向飘零。秋,终是盼来了。可叶却飘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用她残破的身躯,画出最后一道不规则的曲线。留下一道道生命的纹路,镌刻着悲壮的音符,静静地躺在大地上,落叶还在扇动着翅膀,像是在等待着什么,让人不忍抬脚踏上。

落叶没有睡去,她还没有一丝的困意,她留恋着这个世界,静静地舒展一下身体,她并不想直挺挺地躺在大地上,她认为那样的姿势太不美了,她是要把最后的美丽留给大地。落叶,她尽情地回味着自己的一生,曾经“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以为是春风带给自己的生命,视他为知己,却不想春风摇身一变,化作秋风,全无一丁点的温柔,尽是萧瑟凄凉,无情地肃杀了一切草木。

她又曾想“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以为自己可以奉献给大地,呵护年幼的花,却想到自己竟不是落红,是天底下最不起眼的落叶,不像落花那样凋零之后,竟然会有多情的人儿为之流泪,并且安葬,写上一篇《葬花词》作为墓志铭,流传后世。想到这儿,觉得自己愈发可怜,只能随着秋风在地面翻滚,没有人会来怜悯地安葬自己,结局更是凄惨——死无葬身之地。

可她又曾想“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她铺在大地上,可以抬头仰望,望一望天空的白云,亦可有“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的辽阔美景;即使不愿抬头,也可欣赏到清澈明亮的秋水,熠熠生辉的碧波,还有飘飘袅袅的炊烟,原来,自己不用去乱想,只需要向外面望一望,就会有“一水一烟皆风景”。她那一颗浮躁的心渐渐平静下来,她翻转了一下身体,突然嗅到了泥土的气息,竟是那样的芳香,让她沉醉,朦胧中竟有了一丝的困意。

一场秋雨在夜幕下袭来,洒在了落叶的身上,“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没有人会在意,在深秋的季节里,“叶落知多少?”落叶明白了,人们不会在意她的悲伤,甚至于还有人用脚要踏在自己身上。可是,她并不悲伤,她笑了,她笑自己的自作多情,笑自己的多愁善感,更笑自己的自哀自恋。原来,她的存在只为了那一位懂自己的人而活着,不需要其他人的怜惜与同情。她看了看脚下的土地,想起了“叶落归根”的归宿,她就静静地笑了,安详地睡着了。

倦鸟终归巢,落叶终归根

倦鸟终归巢,落叶终归根 对生命归途的诗意解读。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倦鸟终归巢,落叶终归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理念。这句话以极其简洁的方式描绘出生命无尽的追求和归宿,寓意深刻,富有诗意。倦鸟终归巢,是指无论飞得多么高远 疲倦的鸟儿最终都会回到自己的巢穴。这是一种对家的向往,对安全的追求,对休息的渴望。...

落叶归根,人生几何

金秋 动态创作节 仿佛听到了那来自远古的声音,我在秋风中倾听,感受着她的凄美与深沉。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西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纳兰性德的诗句悠悠地从心头涌起,如同这秋季一般令人难以捉摸,却又无法抗拒。我凝视窗外,那些泛黄的落叶,在秋风中旋转 飞舞,宛如一群身着华丽彩衣的舞者,在...

毛主席的最后心愿 落叶归根,落叶难归根

的最后心愿 落叶归根,落叶难归根。中国的伟大领袖,他的生平充满传奇,但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有一个朴素而渴望的心愿,那就是 落叶归根 然而,即便强大如 这个简单的心愿也终究难以实现。年月,的身体每况愈下,但他的心怀故乡。他曾说 中国人都讲究个 落叶归根 我想回故乡湖南韶山休养。这句话勾起了他对家乡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