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徐向前逝世,临终前留下三条遗嘱,中央为何只采用一条?

2023-11-20 05:33:34 字數 6010 閱讀 1466

2023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黄杰和***正坐在收音机前,收听着开国大典的实况转播,两位老党员,听着收音机里的声音眼含泪花,激动不已地说道:“我们为之奋斗的愿望实现了!”

2023年,**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命令状”授予***等新中国的十位元帅,从此,他们的威名震天下,而***的夫人黄杰,也被列入了帅夫人的金榜中。

2023年9月7日,北伐军攻占汉口进入武昌城,国民**也从广州迁到了武汉,这里也成了全国革命的中心。11月份,黄埔军校的政治大队、炮兵大队相继前来武汉,定名为“**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

而学校为了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也开始决定招收女学生,培养妇女运动的骨干,黄杰得知此消息之后兴高采烈地和三个同乡一起报名参加了入学考试。

在考语文的时候,有这么一道题谈“革命与社会进化之区别”,黄杰觉得这道题很有意思,便用108个字写出了自己的想法,革命是人为的,社会进化是自然的。

后来在考数学的时候,她压根什么都不会,张榜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竟然榜上有名。直到复试的时候他才明白,老师在看了她的语文试卷之后在上面批了四个字“孺子可教”,就这样,黄杰成功被黄埔军校录取,在这里,她练就了一身的本领,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女兵。

2023年,汪精卫和蒋介石同流合污,大革命夭折了,中国革命进入低潮,军校为了保存革命力量也决定立即疏散女生队。于是,黄杰也加入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中。

她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共产党,组织暴动,殊不知那一年,她才仅仅18岁。

不久之后,暴动失败,在党组织的安排下,黄杰转战来到了上海,参与党的地下工作,受***的领导。2023年五一节时,因为组织全市工人大游行,黄杰和六七十人被关进了巡捕房,而她也被判刑两年零七个月。

2023年底,黄杰被释放,经历了这么多,她才只有25岁。出狱之后,她辗转多次终于找到了党组织,一路风尘仆仆地来到***的驻地延安。

2023年8月,**通知她去党校学习。在党校毕业之后,她被分配到陕甘宁边区妇联任组织部长,后来被调任为陕甘宁边区第二儿童保育院院长。

在延安,黄杰和当时的妇联秘书长张琴秋夫妇非常熟悉,苏曾也是***的部下,当他看到黄杰是单身时,决定撮合两人。

其实在黄埔军校时,黄杰和***就十分熟悉,来到延安之后,他们这些“黄埔生”也会经常在一起聚会,黄杰和***接触得也比较多。

但在张琴秋夫妇的撮合下,两个人才有了进一步的接触。两人在亲密地交谈中,敞开心扉,也打开了情感大门,这对志同道合的战友决定将彼此的后半生交给对方,就这样在2023年,两人结成了伉俪。

因为有着共同的理想,这让黄杰和***非常珍惜他们婚后的生活。当时的***因为摔伤正在养病中,身边还有一个不满五岁的孩子。黄杰却不离不弃,一边当**照顾***一边当妈妈照顾孩子。

对此,**也感觉对不起她,有一次半开玩笑地对黄杰说道:“人家结婚找个快活,你找个麻烦呀!”黄杰听了,只是笑了笑,在她看来,照顾人没有什么苦的,多苦的生活她都过来了,这算什么。

当时的黄杰对***照顾得十分用心,对他的孩子视如己出。

2023年11月18日,中共**决定放弃延安,**看着战局如此紧张也有些坐不住了,他和妻子商量着,我们一起去太行区前线去吧,虽然你怀孕在身,但路上有人照顾,我看不会出什么问题。

黄杰也非常理解丈夫的心情,如今前线正是需要他的时候,儿女情长应该往后放一放,她对***说道:“快给***写个报告!我们上前线去。”

在相处的过程中,**也为自己有这样一位志同道合的妻子而自豪。不久之后,**接到了***的通知,让他去太行山地区休息,待身体休息好之后,就去晋冀鲁豫军区担任副司令员。

2023年元旦前夕,**夫妇带着孩子在柳林住了一年的时间,春节时便来到了山西长治市,在这里,黄杰生下了他们唯一的儿子,黄杰也尝到了初为人母的幸福和喜悦。

解放战争进入关键时期是,**坚决要求组织批准他重返太行前线,组织批准同意,**只能告别妻儿,带着部下拿下运城,为部队创造了城市攻坚的宝贵经验。

2023年,在我军的浴血奋战下,除了临汾之下,整个晋南地区全部解放。

为了攻克临汾,**暗暗地给自己下了命令,不打下这里誓不罢休,临走前,他也已经向妻子说了他的想法,他说道:“这次的任务是块不好啃的硬骨头,打不下临汾我绝不回来,你也要做好思想准备,孩子就靠你一个人了。”

即便如此,黄杰为了不让丈夫担心还是放他去了,并给予他极大的鼓励:“别担心,家里的事不用你操心,我和孩子等着你胜利的消息。”

经过72个日日夜夜的战斗,**终于攻克临汾,带着部队打赢了晋中战役和太原战役。

**的丰功伟绩,已为党史、军史所记载。不过,最让他们激动的是,他们终于迎来了日思夜想的这一天。

新中国成立之后,两人的生活已经平稳,但他们从未忘记过去那段艰苦奋斗的日子,也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

他们结束了那段颠沛流离的生活,在北京的一个老宅院里居住了下来,两人仍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中来。

黄杰在***纺织工业部主管人事,忙于新中国建国初期纺织工业战线发展生产、恢复经济的干部调配工作。

2023年,他们所居住的房子已经破旧不堪,家里的地面铺的都是青砖,管理局为了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送来了地毯铺在房间。孩子们见家里有了地毯,也兴奋得睡不着,直接躺在上面睡觉翻跟头。

**夫妇却不是很高兴,他们认为虽然现在的生活稳定了,但国家还是很穷,应该要把这些钱用到建设上,这块地毯一看就不便宜,怎么能让这么贵的地毯踩在脚下呢?

于是,他让秘书收起来硬是把地毯退回了管理局。

按照**的规定,元帅的家里需要备两辆汽车,一台是工作用车,一台是家庭生活用车。徐帅却感觉到很不合适,他认为用两辆车太奢侈了,有一台就够了,黄杰也非常赞成丈夫的意见,为此他们还定下规矩,孩子们上学放学都不许用车接送。

而在三年困难时期,**夫妇也积极响应***的号召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他们几乎不吃肉蛋,当时的徐帅身体也不太好,工作人员为了给老帅补补身子想给他买点肉。

但没想到,徐帅却公开批评他:

“全国人民都很困难,**和***带头不吃肉,我能吃得下吗?我们是人民勤务员,要时刻想着人民想着部队,不能有丝毫特殊啊!”

徐帅的一些话正是黄杰的心中所想,长期以来,两人就是这么有默契。

国家形势好转之后,他们仍然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作风,从不浪费一粒米、一度电,黄杰也常常教导工作人员,虽然这些习惯在他们眼里毫不起眼,但这都是劳动人民用双手生产出来的,我们应该要珍惜。

2023年,在北戴河登舰**海军官兵时,两人穿着粗布**像是农村的老人。官兵们看着衣着普通的两人,惊讶不已,原来他们私下里都这么节俭,真像我在农村里的老妈妈!

他们对衣食住行从不讲求好坏,却在灾区募捐时,要拿出自己最好的衣服来捐赠。晚年的他保持着粗茶淡饭的饮食习惯,每周都会吃几次荞麦面、窝窝头和野菜。

每到季节也会吃各种树的树叶,他说到吃一些野菜可以壮筋骨,还可以不忘本。他住的房子,房修部门多次提出要修缮,徐帅也不同意。而黄杰作为一名老党员,一直在纺织部工作,上下班都坐公交车。

身边人都对老两口勤俭节约的生活连连称赞,作为一名功高位尊的元帅来说,这些小事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但能这样坚持几十年来不改变,是非常不易且难能可贵的。

他们淡泊名利,却为国家建设呕心沥血,他们功高位尊,却甘愿吃糠咽菜,而在这些小事背后,却有着一颗深深热爱祖国,为人民事业鞠躬尽瘁的心。

所以在***逝世后,当上级给黄杰发了8000元抚恤金时,她却分文未取,全部给了秘书,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2023年3月以来,**的身体突感不适,心绞痛频发。专家会诊后认为这是不稳定性心绞痛,这样的情况非常危险。采取紧急**后,病情得以缓解,却并未完全消除。

到了六月份,又开始发烧,二十天内更换了好几种抗生素都不见效果。从他咳出的痰里化验后,才知道里面带有抗酸杆菌,很有可能是结核病**。不知道应该是先做抗感染还是抗结核**,医生们还是决定让他住院**。

6月27日,徐帅体温不断上升,病情危重,**得知后,立即赶到医院看望。

他看着床上的老战友,忍不住偷偷抹泪,其实***并不打算叫醒***的。但当他得知***来到医院看他的时候,便将他叫到了床前。

两人并肩作战多年,再次见面却有着不同的感觉,**知道自己或许不会再见到他了,于是便将遗言提前告诉他:

“我的遗言有三条,一是不搞遗体告别;二是不开追悼会;三是把我的骨灰撒到大别山、大巴山、河西走廊和太行山。”

***听后心里如刀绞般难受,他耐心地安慰道:“你会好起来的。”*似乎已经感觉到生命已经走到了最后时刻,他坦然一笑:“万一我的病治不好呢。”在场的所有人默不作声,却都红了眼眶。

6月30日,徐帅再次发起了高烧,高达39.8度,这么高的温度是没有过的,吃过药之后丝毫不见好转。最后,用了冰毯之后,才得以控制住,三天内体温也始终保持着稳定。经过一段时间的**,他的病情也明显好转,甚至都可以下床了。

他的心情也随着病情的好转越来越多,平时就会听听**看看新闻,还和工作人员聊天,医生还告诉他,九月份就可以出院了。

家里人也专门打扫了房间,等着老帅回家,然而,殊不知,这却是回光返照。

8月5日,孩子们都赶来看望他,徐帅见家人都到齐了,也留下了自己的三条遗言,但没想到这真的成了他和孩子们的最后话别。

那天过后,徐帅的病情陡转之下,孩子们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也都记下了老帅最后的嘱托。

在生病住院的这段期间,他自己身体不好,却非常关心身边的工作人员,他认为自己生病却麻烦了这么多人实在不好意思。

即便在住院这段时间,身上插着好几根管子,全身浮肿,身上没有完好的血管,但他考虑到这些人为了照顾自己都这样辛苦,所以始终忍痛承受着**的苦痛,积极配合。

他身边的秘书早已被他视为了亲人,养病期间,寂寞的时候也总会招来秘书谈谈心,晚上睡不着的时候也会让**把他们找来。郭春福、李而炳这两位秘书也知道老人家孤单寂寞,也非常乐意陪着他,无论何时。

长时间服用抗结核药物,让***的肝脏受到了严重损伤,造成亚急性坏死,导致多器官衰竭,经专家全力抢救,没能挽回。2023年9月21日凌晨4时21分,**与世长辞。

为了尊重老人家生前的遗嘱,亲属和工作人员只在家中设立了灵堂,讣告一经发出,前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领导人相继到场告别,而一些耄耋之年的红军老战士也颤颤巍巍地来到灵堂前寄托哀思,一进门就忍不住放声大哭。

10月18日,**的遗体被送到八宝山纪念性火化,他的遗体安放在鲜花翠柏中,身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的党旗,党和国家以及军队领导人相继向这位功勋卓著的老元帅致敬。

***逝世后,解放军总政治部给黄杰发放了8000元的抚恤金,但她分文未动,将其全部给了秘书郭春福,因为她知道秘书比自己更需要这笔钱,原来她的孩子得了白血病。

徐帅深知自己来自人民,也只是人民中的普通一员,大家称呼他为“布衣元帅”,是对他高风亮节品质的真实写照,而他的这种良好的家风也得以传承下去,作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传承与弘扬。

2023年徐向前逝世,儿子向中央提三条遗愿,中央 不能全部答应

在诸多开国将帅中,无疑是最有特色的一位,他对于很多事情都有着兴趣,还因此学会了不少东西。不过,作为一个杰出的帅才,还是以他最擅长的军事能力,为革命的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战争的结束,继续投入到工作中,一直低调地过着自己的生活。年,因病去世,临终之际,低调了一辈子的徐帅依旧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他留...

2023年贺子珍逝世,临终留下一遗愿,邓小平得知后下两道命令

贺子珍是一位心怀特殊情感的女性,她怀抱着一个目标,那就是去北京。然而,命运却给她带来了一系列曲折。年,贺子珍曾向 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够为她的姐姐贺子珍争取到应有的地位。然而,却告诉她,一切都要按照传统方式来办。贺子珍的火车之旅被派来找她的同志们所中断,他们告诉她,她不能去北京,只能南下到上海。...

2023年邓公逝世,临终前对妻子卓琳说道 我还有一个心愿未了

年的月日,中国迎来了一个悲痛的日子,同志离世了。电视机前的人们在泪水中目送着专机将他的骨灰送往大海。与此同时,电视上正放映着一档特别的节目,展现着中国妇女的解放史。这个节目让人们感叹,是 解放了妇女,让她们不再裹小脚 是 同志,让她们穿上了舒适的毛涤卡。历史事件与普通人民的生活似乎变得如此亲近。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