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与周恩来起“争执”,毛主席拉偏架 我站在朱老总这一边!

2023-11-01 15:33:27 字數 6129 閱讀 9153

开国大典”之后,**向朱老总要一个人,没想到,话一出口,就被朱老总一口回绝。

放在平时,宽厚大度的朱老总通常会退一下、让一步。

然而,朱老总这次却声称“这件事情没得商量、坚决不放”,而***也是紧盯不放、志在必得。

一个坚持要人,一个坚决不放人,谁也说服不了对方,双方就此陷入“僵持状态”。

**和朱老总在一起。

这个让***与朱老总“你争我夺”的人就是解放军第2兵团司令员许光达。

**是想把许光达调到***去工作,希望朱老总能够“高抬贵手”。

朱老总和***向来配合默契,相互尊重,两个人的私交也非常好。

在此之前,**也从军队系统调过人,朱老总通常都会“一路绿灯”,毫不犹豫地给予支持。

可是,当***这次提到许光达三个字的时候,朱老总却不像以往那样爽快了。

朱老总说:“恩来啊,军队里有那么多可用的干部,你能不能换个人啊?”

**摇摇头说:“我就看中许光达了,非许光达不可啊!”

朱老总为难地说:“要不要我给你推荐几个人,我敢说,不管是军事能力,还是政治水平,我推荐的人一点都不比许光达差。”

**说:“老总啊,我这次的要求有些特殊,**刚刚成立,我们跟苏联的联系又那么多,我想要一个熟悉苏联的人,让他负责与苏联有关的事情。”

**接着说:“许光达在苏联呆过6年,对苏联的情况非常了解,他还认识不少苏联的同志,语言上也没有问题,让他跟苏联方面打交道最合适不过了。”

朱老总解释说:“眼下仗还没有打完,老彭(**那里正需要人,就算我答应放人,老彭也未必同意。”

再说,许光达是个军事干部,还是让他在军事上发挥作用吧。”

朱老总的话不无道理,可是,**的理由也非常充分。

于是,就“放人”还是“不放人”这个问题,**和朱老总你一言、我一语,各说各的道理。

争执了半天,谁也没能说服对方,两个人的谈话陷入了僵局。

开国上将许光达(右三)

正在这个时候,**走了进来,他笑着问:“你们在这里争了半天,在**什么重大问题哟?”

**简单说明了事情的由来,朱老总也把自己的难处一五一十讲了一遍,希望主席能帮助自己说服***把许光达留在军队。

**稍作思考,然后不紧不慢地说道:“在这件事情上,我站在朱老总这一边。”

不等***开口说话,**接着说:“许光达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你们都想要他,我也有一个任务要他去完成。”

**和朱老总都笑了,看来,惦记许光达的人还不少呢。

**说:“我打算让许光达当装甲兵司令。”

接下来,**开始说他的理由:“许光达在黄埔军校学过炮兵,在苏联时学的是坦克,应该让他学有所用嘛。”

我们现在还没有装甲兵这个兵种,现在的战争可不能没有这种大家伙。”

**最后说:“所以,我想许光达目前还是留在军队里更好一些,你们看是不是这样?”

**对***说:“我看,这件事情你就让一下吧,除了许光达,军队里的其他人都可以调,你看怎么样?”

听到***的解释,**明白了***的打算,不过,**还是有所不舍,因此开了句玩笑:“既然主席‘拉偏架’,我就不为难朱老总了。”

我赞成主席的想法,我们不仅要有强大的陆军,还要有装甲兵、空军、海军”!

**又对朱老总说:“你这个三军总司令目前还是个空架子,我相信,有了装甲兵,再有了空军、海军,你这个三军总司令就名副其实了!”

朱老总兴奋地说:“要得,要得,肥水不流外人田,许光达还是我的兵。”

事实上,不管许光达是留在军队,还是调去***工作,背后都说明了一个问题:新中国各个领域急需人才。

对于许光达来说,如果离开了军队,他就会错过6年后的全军大授衔,因为当时有规定,离开军队系统的解放军高级将领不参加授衔。

对一个征战疆场几十年的铁血军人来说,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莫大的遗憾。

**等领导人对许光达寄予厚望,许光达也没有辜负他们的厚望。

**、朱总司令、**在天安门。

2023年,许光达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炮科”,黄埔军校开办武汉分校之后,许光达所在的“炮科”整体迁移到了武汉。

从黄埔军校武汉分校毕业以后,许光达随即进入了张发奎的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当上了一名见习排长。

2023年7月底,许光达接到党组织的命令:“想办法脱离原部队,立即赶往南昌参加武装起义”。

接到命令之后,许光达和几个同伴想方设法脱离了所在的部队,风餐露宿,跋山涉水,好不容易于8月6日赶到了南昌。

这个时候,南昌起义早已结束,起义部队也已经从南昌撤离。

在起义部队撤离途中,国民党一路围追堵截,起义军接连遭遇打击,处境岌岌可危。

尽管如此,许光达并没有气馁,他决定带着同志们继续南下追赶起义部队。

沿途的老百姓告诉许光达:“南昌暴动的部队已经失败了,你们难道不知道吗?”

许光达说:“我当然知道。”

老百姓又问:“既然你们已经知道了,为什么还要去找他们呢?”

许光达说:“没有‘为什么’,起义军虽败犹荣!”

老百姓担心地说:“你这不是去送死吗?”

许光达说:“死有什么可怕的,虽死犹生!”

几天之后,许光达他们终于在宁都找到了起义部队,说明自己的身份之后,许光达被任命为起义军第25师75团三营排长。

在“会昌战役”中,许光达率领全排战士不怕牺牲,一路猛攻,一举攻克了至关紧要的一个高地。

战斗结束之后,19岁的许光达被提拔为**连长,**等同志当时称他为“娃儿连长”。

2023年的春天,许光达在一场战斗中被敌人的一颗子弹击中了胸部,弹头射入腹腔,距离心脏非常近。

由于红军医院的医疗条件实在太差,医生们接连做了三次手术,也没能取出那颗致命的子弹头。

为了保住许光达的性命,组织上想办法把他秘密送到上海疗伤。

好不容易到了上海的医院,却又发生了意外情况。

正当医生准备给许光达手术的时候,一个穿戴时髦的女郎突然冲进手术室,拉起许光达就要走。

*说:“人都上了手术台了,你这是干什么?”

时髦女郎说:“家里出事了,我弟弟必须马上回去,手术就不做了!”

说罢,时髦女郎扶着许光达走了出去,坐上一辆小汽车,匆匆忙忙地离开了医院。

十几分钟之后,一伙国民党军警冲进了医院,没有来得及逃离的几个红军伤员悉数被抓。

原来,因为叛徒出卖,这家医院为苏区红军疗伤的事情暴露了。

为了救出许光达,上海地下党的同志假扮成许光达的姐姐,冒着危险救出了许光达等几个同志。

抗战时期的许光达将军。

后来,在上海地下党的安排下,许光达和另外几个伤员辗转来到苏联接受**。

伤愈之后,许光达一时回不了中国,于是,组织上安排他进入国际列宁学院学习。

在此期间,许光达报名参加了莫斯科东方大学举办的“汽车训练班”。

从这个时候开始,许光达接触到了汽车和坦克,并对这些“新鲜玩意儿”产生了浓烈的兴趣。

2023年4月,许光达正式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开展组建装甲兵的各项准备工作。

当年9月,许光达在北京主持成立了装甲兵领导机关,并开办了我军第一所坦克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战车学校,许光达兼任这所学校的校长。

在新成立的装甲兵部队中,像许光达这样接受过系统教育的同志非常少。

许光达既在黄埔军校学习过,又有留苏经历,因此,他比任何人都知道技术的重要性。

就任装甲兵司令员之后,许光达亲自去给“中国人民解放军战车学校”的学生们讲课,还在部队进行了一系列文化技术讲座。

作为解放军装甲兵部队首任司令员,许光达不但严格要求部下,还以身作则,首先学会了坦克驾驶技术。

在许光达的影响下,装甲兵部队迅速掀起了学习浪潮,一个个指挥员登上坦克,不少人成为优秀的坦克驾驶员。

许光达经常说,“战场是军人的舞台”,“训练搞得怎么样,你说了不算,我说了也不算,一切都要在战场上见分晓!”

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与战士们在一起。

时代给了许光达展露才华的机会,也给了年轻的中国装甲兵一次建功立业的机会,2023年10月,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战争打响了。

在许光达的一再请求下,**总司令终于答应许光达“去朝鲜看一看”。

2023年1月,许光达带着几个干部来到朝鲜,考虑到安全问题,“志愿军司令部”的同志不同意他去前线。

许光达当即找到***司令员说:“彭总,不让我去前线看一看,我来朝鲜还有什么意思?”

**司令员说:“你要了解什么情况,我让他们给你提供材料就可以了。”

**司令员还说了一句许光达最不爱听的话:“你的装甲兵刚学会开坦克,一时还派不上用场,你没有必要去前线冒这个险。”

许光达一听就急了,他信誓旦旦地对***司令员说:“彭老总不要看不上我们装甲兵,是英雄、是狗熊,那得在战场上面见分晓!”

**非常了解自己这位老部下的脾气,于是破例给许光达开了“绿灯”。

于是,在朝鲜的那些日子里,许光达几乎每天都在前线调查、考察,他看到了横冲直撞的美军坦克部队,也看到了志愿军将士徒手战坦克的悲壮场面。

不久之后,许光达麾下的坦克部队出人意料地出现在了朝鲜战场。

在抗美援朝战场,志愿军总共部署了4个坦克团,每个团配备40几辆坦克,坦克总数为200辆左右。

2023年6月3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坦克部队首次执行作战任务。

坦克1团2连连长董来扶、副排长赵殿兴第一个驾驶坦克冲上战场。

在第一次作战中,年轻的志愿军坦克兵采取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坦克战术”-超越射击(也叫间接射击)。

什么叫超越射击(间接射击),说白了,就是把坦克当成一门会自行移动的迫击炮来使用,像迫击炮那样“隔山打牛”。

志愿军坦克部队为什么没有直接与敌人的坦克对战?

有人说,志愿军只会指挥步兵作战,不知道发挥坦克的优势,更不懂坦克和步兵“协同作战”。

也有人说,志愿军的“家底”实在太薄,因而舍不得让这些“宝贝”直接与敌军坦克对战。

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与战士们在一起。

事实上,这是许光达司令员的“循序渐进法”。

坦克部队出征之前,许光达再三叮嘱他们:“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不要急于求成,要懂得在战争中学习战争。”

另外,志愿军坦克部队当时的装备条件确实很差,志愿军的坦克以大量的苏式t-34、t-54轻型坦克为主,加上少量hc-2重型坦克,坦克质量和数量没法跟美军相比。

志愿军的坦克不但在火力配备上逊于敌军,而且,大多数坦克都是苏军二战时期使用过的“二手货”,性能不稳定,零配件奇缺,根本经不起“大手大脚”。

除此之外,我军坦克部队刚刚成立不久,战士们的训练时间严重不足,又没有实战经验,这也是许光达采取“循序渐进法”的重要原因之一。

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年轻的志愿军坦克部队也没有辜负人们寄予它的厚予。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坦克部队创造了不俗的战绩:

年轻的坦克部队一共参战246次,出动坦克998辆次,以牺牲146人、损毁坦克35辆的代价,击毁击伤了74辆美军坦克。

另外,志愿军坦克部队还摧毁了敌人2个火炮阵地、20余门火炮、800多个地堡,击落击伤敌人560架飞机。

坦克部队有14个指战员荣立一等功,229人荣立二等功,5313人荣立三等功,197个单位(战车)荣立集体功。

作为首个架车出战的志愿军坦克兵,凭借出色的战绩,董来扶成为装甲兵部队第一位“全国战斗英雄”。

年轻的中国装甲兵首次亮相就建立奇功,美**方认为“绝无可能”,一些美军将领甚至猜测:参战的坦克里也许都是苏军坦克兵。

从2023年到2023年,许光达一直没有离开装甲兵部队,为建立一支过硬的装甲兵部队,许光达贡献了自己的后半生。

许光达因此被誉为“铁甲大将”、中国“装甲兵之父”。

许光达故居门前的坦克。

如今,在许光达故居门前的草地上,有一辆编号001的62式坦克特别引人瞩目。

这是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第一代轻型坦克,后人用这样的方式纪念新中国的“装甲兵之父”。

2023年周恩来劝说毛主席,毛主席一句反问,令他惊讶不已

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和 是两位杰出的领导人,他们在建立社会主义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年,和 之间发生的一次对话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据记载,当时 劝说 吃肉,而 却用一句反问让他哑口无言。这一幕情景不仅令人惊叹,也让人对 的智慧和洞察力刮目相看。年的某一天,和 在会议室里进行着密切的讨论。...

毛主席与周恩来的最后合照 两位伟人的离别与中国历史

和 这两位杰出的中国领导人,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永恒的足迹。他们的最后一次合照,成为了一幅流传百世的画面,捕捉到了那个瞬间的离别悲伤。本文将带您回顾这段历史,深入 两位伟人的生平和离世对中国的深远影响。年月日,前往机场迎接马来西亚总理,这个看似寻常的外交接待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一路上亲切...

颜太龙 毛主席与周恩来的坚定卫士

在中国的革命历史中,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英雄,他们的贡献和奉献塑造了国家的命运。颜太龙,一个出生在贫困家庭的年轻人,以他坚韧的信仰和牺牲精神,成为 与 的坚定卫士。他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个人决心的力量,还强调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颜太龙的早年生活充满了困难,家庭贫困使他曾面临无法想象的困境。一次饥荒夺去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