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除了出海寻仙,也为自己布置了尸解成仙的法门

2023-11-03 18:21:08 字數 7791 閱讀 5293

2023年,突然有一个匿名机构向北京大学捐赠了上千枚秦代竹简。

竹简上写着一篇《赵正书》,这竟然是秦始皇的贴身记载。

书中说,游览天下,走到柏人的时候突然病了。

哭着跟左右人说,天命难道不可改变吗?

我自己给自己算命,五十岁的时候会死。

但就是不算不出具体是几月几日,所以我才巡游天下啊,我是想用这种方法来逆天改命,但今天这病情,看样子,它是在说,一切没得改了吗?

这样吧,我现在立刻日夜不停的赶往“白泉之置”。

所以,这个地方究竟是在**?

秦始皇能平安到达吗?

后来,专家说,白应该是个通假字,通一百两百的百,而百泉是什么?

还记得《史记》里描述秦始皇的陵寝地宫吗?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所以,白泉之置——那个安置着百泉的地方,这其实是秦始皇在代指自己的陵寝地宫。

然而,秦始皇为什么要赶往地宫?

难道他觉得地宫还可能救自己一命?

这也太玄幻了吧。

其实,这是一种秦始皇的独特生死观。

这种生死观,后来也被专家们从另一座陵寝中挖了出来,它叫做——尸解仙。

听上去很恐怖是不是?

但事实上,尸解仙,这是一种很原始的华夏信仰,我们展开来说说。

道家宗师葛洪引用某本已经失传的上古典籍说, 成仙、不死,一共有三种法门,最上乘的法门是白日飞升,成为天仙。

中等的法门是巡游名山,成为地仙。

最下等的法门是死后蜕变,成为尸解仙。

所以,大家发现问题了吗?

秦始皇的所作所为,第一,出海寻仙。

第二,五次巡游。

第三,修建陵寝。

这不是正好对应着,天仙、地仙,和先死后蜕的尸解仙法门吗?

秦始皇当时的想法一定是,50岁大限以前,我要是能找到仙药,那最好,长生不老,永世始皇。

如果找不到,退而求其次,我还有一座秦陵,那也是能保我不死的第三法门。

而什么是尸解仙?

其实,这是道家,或者说,最原始的华夏信仰认为,灵魂和肉体两分。

最高境界,就是用行气、吐纳,仙草、仙药等等方法,让肉体和灵魂一起成仙。

次一等的境界,肉体并非永生不死,只是阶段性返老还童,它将驮着灵魂,生活在一个衰老很慢的肉身当中。

最次一等的境界,肉体死亡叫做尸,但如果死亡前后,采用了某种法门,那么灵魂会像昆虫一样,在肉体中尸解、蜕变、飞升,最终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永生。

甚至这套尸解成仙的具体过程,也被专家们给挖了出来……

2023年,湖南长沙,著名的马王堆汉墓被挖开。

这个我们原先专门聊过,墓里面挖出来一具千年不腐的辛追夫人。

其实,这位辛追夫人和秦始皇有三点相似:

第一,她只比秦始皇小四十岁,算同时代的人;

第二,她和秦始皇都是所谓的“六国贵族”之后,出生相似;

第三,秦始皇信神仙学说,而辛追夫人的老公——轪(dài)侯利苍,这也是一代道家宗师。

所以,从时代、出生、学识,三方面来看,辛追夫人墓里挖出来的一些上古思想,也能反应秦始皇信仰中的某些问题。

接着,我们看到了辛追夫人墓里出土的这幅t型帛画,帛画顶端发现了支架和绳索,因此,推断它是走在最前面的招魂旗,用来引导墓主人尸解成仙。

其次,它的画作内容,分为三个层次,最下面是一条大鱼驮着两个小鬼和一个大力士,大力士支撑起了上面的平台,这是什么意思?

专家们拿出了同时代道家典籍——《山海经》来破解,认为这是归墟,冥界,或者说地府的意思。

归墟在《山海经》中是万物所归的大壑,在东极大海当中,这个故事我们先前聊过。

而进一步破解,这个大力士,应该是《山海经》里的海神——禺某(这个字遗失了)或禺彊。

山海经·大荒东经》黃帝生禺口,禺口生禺京,禺京處北海,禺口處東海,是惟海神 《山海经·大荒北经》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禺彊。

马王堆博物馆制作解释影片时,采用了禺彊的说法。

总之,这段图画是在说,归墟海神、冥界之神驮起了人间,这象征着灵魂要跟着肉体先死亡,到达归墟,然后在重新升入人间。

人间的整体形象是一只壶,这也符合先秦神仙思想,葛洪《神仙传》里有壶公的故事,说他的一只壶内就有大千世界,而王嘉的《拾遗记》中也说,所谓海外三仙山,蓬莱、方丈、瀛洲,其实也是三个壶形的天地,分别叫做蓬壶、方壶和瀛壶。

然后,重新复活的灵魂,先是在人间之壶中,享用各种生前的美食、美酒,这可能暗示墓室中的环境布置,有乌龟驮着猫头鹰的形象,这也是先秦神仙思想中,寓意死亡和长生的象征。

接着,在墓室中回魂以后,灵魂再被两只羽人或勾芒引导,然后又由两条盘龙引导,最终在一个平台上,受到仙人的迎接,迎接者有两个,一个拿着文书,一个拿着丹药。

看来,这是说,墓主人在签过文书,吃过丹药以后,就可以继续飞升,终于,帛画来到了上面最宽广的天界,左玉蟾,右金乌,这是月亮和太阳,西方和东方的意思。

如此确定方位以后,我们会发现,入口两位侍者的地方,应该是南方,所谓南天门。

最上北方的地方,则是乘龙的主神,有专家认为,这是《山海经》里的烛龙,主宰天国,墓主人的灵魂在得到烛龙的批准以后,就将完成尸解成仙的全过程,然后,像一道极光一样,返回人间,寻找自己的肉体,重新复活……

为什么是极光?

因为《山海经》这中对烛龙的描述,很像极光。

山海经·大荒北经》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

但等等,寻找自己的肉体,还重新复活?

这是认真的吗?

其实,在天水放马滩秦简出土以前,专家不敢这么讲,但在这批秦简出土以后,专家们又看到了这样一个神奇的故事……

放马滩秦简一共461枚,都记载的是秦始皇刚刚即位秦王时候的事情。

这当中,有一篇故事,发生在秦王政八年(前239年),也就是秦始皇20岁的时候,说是有一个魏国人,叫做丹,他因为伤人而羞愧自裁。

但死后三年,他复活了。

为什么能复活,这是因为,冥界认为他罪不至死,让他的灵魂重新回到了肉体之内。

最开始,由于肉体损毁,丹还像弗兰肯斯坦一样,行动不太方便,但慢慢的,肉体复原,丹也和正常人没有什么两样。

这个故事我们先不管它是真是假,单从它所反应的秦代思想来说,至少有两点可以参考:

1,尸解仙最终能复活;

2,复活需要肉体完整。

这让你想到了什么?

是不是想到了马王堆里,那个千年不腐的辛追夫人?

为什么一定要保持他的肉体2023年不腐?

因为,她也是尸解仙,也是期望着将来有一天靠肉体复活。

所以,以此推论,秦始皇会不会也有同样的信念?

他的肉体在陵寝中会不会也还和辛追夫人一样,没有腐烂?栩栩如生?

这真的就有点儿恐怖了啊,还记得我们先前说过,秦始皇陵墓表层超标上百倍的水银含量吗?

专家们已经确认,秦始皇地宫里确实灌满了水银,而且2000多年没漏气,那么,这么多水银防腐,是否也就意味着,我们将来某一天搞不好就会挖出一尊栩栩如生的秦始皇,那种画面简直不敢想。

这也许就是秦始皇的内心世界吧,他真的还想再活500年,但是,他的这种想法似乎又和歌词里唱得不一样,歌词里的情感充满了征服欲,而秦始皇的内心真的只是全是这种强大的征服欲吗?

继续剖析秦始皇的内心,原来,在征服与帝国之下,源**中其实住着一个非常没有安全感的小男孩儿啊,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赵正书》中找到线索……

理论上,我们都知道秦始皇叫嬴政。

如果再深入一点,我们还知道,《史记》中的标准称呼,应该是赵政。

这是因为,当时姓氏有别,姓是祖先血缘,氏是贵族标识。

秦始皇的全名应该叫做,嬴·赵·政。

嬴姓最早是商朝贵族,山东海边的东夷,后来周朝灭商朝以后,嬴姓部落就被周王弄到西边帮自己养马。

再后来,周穆王的时候,嬴姓部落里出了一个特别厉害的马车手,叫做造父,造夫带着周穆王向西巡游,见到了神仙西王母。

于是,周穆王就封了造父一个贵族头衔——赵氏。

所以有了嬴姓赵氏,这就是秦国祖先获得贵族头衔的血脉。

再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男子称氏不称姓,这其实是尊敬你是贵族的意思。

除了嬴姓赵氏,还有很多嬴姓人并不是贵族,所以,如果穿越回去,你把秦始皇叫嬴政,而不叫赵政,这是一种挑衅,说他不是贵族,是野种的意思。

好了不扯远了,继续说,《史记》中的秦始皇赵政,和《赵正书》里的秦始皇赵正,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还记得我们先前聊过,李开元教授破解的秦始皇的一生吗?

他是个孤独的小孩儿。

父亲是秦国扔给赵国的人质,人质父亲在赵国过得并不好,是商人吕不韦慧眼识珠,资助了父亲,甚至还把自己的情人——赵姬送给了父亲,才让父亲过得稍微好一点。

接着,父亲和赵姬生下了自己。

自己三岁那年,父亲从赵国逃跑了,扔下了赵姬和自己在邯郸城中,赵国人要杀他们母子祭旗,母子俩有好几年都过着东躲**的生活,受尽了屈辱和恐惧。

终于,在九岁的时候,自己和母亲被救回了秦国。

从这段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两点重要信息:

1,秦始皇3-9岁,人生性格养成最关键的6年,是几乎每分每秒的死亡威胁中度过的,而且只有妈妈在身边,同时,妈妈作为赵国大美人,很可能还要靠牺牲美色来保护自己,这样的秦始皇,心中自然没有任何安全感可言;

2,连秦始皇的爸爸都是一颗被秦国抛弃的棋子,自己又是爸爸和吕不韦情人生下的孩子,自己重要吗?

很显然,一点儿都不重要,甚至在父亲看来,都有点像个累赘。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专家们通过《赵正书》破解了,秦始皇根本不叫赵政,政,政权,政治,这是后人再给秦始皇刷色,让他看上去出生高贵,生来就像是要继承政权一样。

但事实上,他叫赵正,不过是正月出生的一个累赘,当母亲赵姬抱着他问父亲,孩子叫什么名字时,可想而知,父亲有点烦,随口说,正月出生,就叫赵正吧。

后来,湖北荆州出土了周家台秦简,当中有一份秦二世皇帝元年的日历,日历上正月被刻意涂改为端月,很显然,这是避讳,避秦始皇赵正的讳。

包括湖北云梦出土的睡虎地秦简,当中也把里正(村长),避讳为里典。 甚至就连司马迁写《史记·秦楚之际月表》的时候,也都是二世二年端月,三年端月这种称呼。

看来,直到司马迁的时代,他们对秦始皇的身世也都是心知肚明,是司马迁给可怜的小赵正,刷上了赵政,嬴政,这第一层高大上的底色啊。

同时,司马迁也有意刷掉了正月出生这样一个重要的信息,然后,他又在《史记》中故意写下了那个把秦始皇黑出天际的神奇故事——秦始皇其实是吕不韦的儿子,因为吕不韦把赵姬送给秦始皇父亲的时候,已经怀有身孕……

史记·吕不韦列传》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

在后面的故事,小赵正回国后,又被弟弟背叛,被表叔背叛,还没妈妈背叛,被义父吕不韦背叛,等等等等,总之,孤独、背叛和与生俱来的不安全感造就了秦始皇,他为什么要征服?

为什么害怕死亡?

很可能,这些源**都写在那个小赵政的心底,他在邯郸城里东躲**,他在邯郸城里受尽了**…

史记》中还有一件事儿也能侧面证明这一点。

史记·秦始皇本纪》十九年,秦王之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坑之。

那就是,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也就是秦始皇31岁的时候,秦国大军终于灭了赵国。

本来,秦始皇一辈子指挥战争,从来不上前线。

而这一年,他亲自来到了赵国都城——邯郸,把那些当年欺负过妈妈和自己的人,无论亲戚朋友,全部坑杀。

所以,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聊点儿轻松的,秦始皇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很可能,秦始皇是个爱吃鱼的人。

因为,2023年,湖南里耶的一座古井里出土了36000多枚秦朝竹简。

这里面有一篇,叫做《取鲛鱼简》,内容非常有趣。

说是三十五年(前212年),也就是秦始皇48岁这年,突然有一封非常紧急的行政命令,从咸阳直接下派到了湖南里耶这个边远城市当中。

竹简背面显示,是由邮人专程点对点投递的,一般来说,只有非常紧急的公务和战争动员才会用到邮人专递,但现在天下天平,会是什么紧急任务呢?

里耶长官——狐,好紧张的打开竹简,但一看内容,差点儿没晕过去。

竟然是首都下令,让自己赶紧献上鲛鱼和山今卢(鲈)鱼,献鱼这事儿不是第一次了,但狐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鲛鱼和山今卢鱼,他赶紧询问更基层的公务员、老百姓和其他的**同僚,大家也都不知道这是什么鱼。

于是,狐冒死大胆回书:我们这里没有鲛鱼和山今卢鱼啊,劳烦您看一下,是不是发错位置了?

果然,朝廷那边查清楚了,好像确实发错位置了。

于是,又补充来一封献鱼令,让里耶长官狐,献上他们的特产,冬瓜和干魿鱼。

哇塞,很懂吃啊。 冬瓜煎河鱼,再加点香菜和辣椒,当时没有辣椒,那来点秦岭的花椒也行,冬瓜吸入浓郁的河鱼鲜味,花椒带来刺激的辛辣和香麻,秦始皇原来好这一口啊。

所谓食色,性也,说完了吃鱼这一口,我们再来看看秦始皇爱好的另一口——劲舞。

我们知道秦始皇爱**,爱到舍不得杀刺客高渐离,这个故事,我们很早就说过了。

当年荆轲刺秦之前,为荆轲击筑配乐的就是高渐离。

荆轲失败,高渐离前来复仇,被秦始皇抓住以后,也只是让人熏瞎了他的眼睛,还让它继续为自己奏乐。 后来,高渐离又用灌满铅的筑砸秦始皇,但因为眼瞎没砸中,秦始皇依旧不杀他,让他接着奏乐,接着舞。

这个故事被司马迁记录在《史记》当中,但还有更深层次的两个悬疑没有揭开。

第一是,筑,这究竟是一种什么乐器,为什么要击筑?打击出来的曲子是什么样的?

本来,筑已经失传了上千年,但后来,马王堆汉墓里出土了筑的样子,原来像一根棒球棒,上面还有弦,弹起来节奏感很强,和今天的吉他类似。

同时,筑为什么失传?

因为,它并不是什么正经雅乐,而是秦国、燕国,这些边远地方的低俗爱好。

接着说第二大悬疑,那就是击筑,如此有节奏感,有打击感的**,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摇滚?电音?重金属?

其实,专家说,这是k-pop,你是不是差点一口老血喷在荧幕上?

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的时候,也差点没背过去。

k-pop?

韩国女团,各位,大家我们都很喜欢啊,但没想到,秦始皇也好这个?

嘶……当时有女团了吗?

这背后的具体原因,要不我们会员频道细说吧,我怕一不小心,说成了黄标话题。

总之,击筑这很可能就是当时的女团配乐,很劲爆。 而且,仔细想想,秦始皇当时三四十岁,人之常情,人之常情。

另外,还有一份叫做《奏谳yàn书》的出土文献,似乎可以进一步证明,秦始皇比这更加开放,只不过那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最后夫人说,我觉得有必要提醒大家,应该先看你前面那七八集正经版秦始皇,再来看这集,要不然容易走火入魔啊。

完结)

秦始皇陵出土“六只羊羊车”,反映出秦代对动物的崇拜和信仰

近日,秦始皇陵陵西墓中揭露了一件异常罕见的羊车遗物。据悉,陪葬车马坑内的只绵羊骨骼以整齐的行列埋葬,虽然车身部分已经腐朽并无法保存,但羊骨上仍然明显可见用于拉车的配饰。专家根据这些线索推断,这应该是实物状态的羊车。此外,考古人员在陪葬坑中还发现了多种形式的驾车。据考古学家介绍,这件羊车是由青铜制作而...

秦始皇陵的神秘之谜 水银海下的万世王朝

帝王陵墓一直以来都承载着无尽的神秘与传奇,而中国的秦始皇陵更是其中的巅峰之作。坐落在陕西西安的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永恒安息之地,也是一个充满谜团的宝藏之地。在这片地下迷宫中,有着至今未曾探明的秘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 水银之海 秦始皇陵,其总面积竟然相当于故宫的七十...

秦始皇陵墓被发现,为啥过了40多年还没开挖

秦始皇陵的存在仍然是一个令人猜测的谜团,四十多年来尽管它已被发现,但尚未开挖。这个谜团远不止看似那般简单。徐福站在骊山脚下,注视着山上宏伟的陵墓,仿佛它承载着整个世界的秘密。作为秦始皇的宦官之一,他是寻找灵丹妙药的方士之一。秦始皇是一位杰出的统治者,他的使命是统一六国,同时追寻长生不老的梦想。为了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