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 知行合一 深度解读

2023-11-01 01:20:16 字數 1561 閱讀 3622

知行合一,当今已是人尽皆知,耳熟能详。但多数的理解是“知”和“行”的辩证关系,如“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这其中已把“知”和“行”作为两个独立过程看待,认为“行动”越多,对事物的“认知”就越深刻;“认知”越深刻,更能指导事后的“行动”,这个思想本身也没有错,只是与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观点存在偏差。

仔细研习了《传习录》及相关资料后,我认为阳明心学中“知行合一”存在两层含义。第一层解释,“知”和“行”是同一个过程所呈现的两个方面:知就是行,行就是知。这是阳明先生在朱熹理学“真知必能行”的观点上进一步升华——真知即是行。第二层含义,“良知”与“修行”的相辅相成,与致良知、四句教里的为善去恶相呼应。下面主要分享我在第一层含义的理解。

初步悟到这层意思,还是读到“一念发动便是行”这句话开始的。这里已经把“行”融到“知”里,“行”也不只是单纯指需要用肢体表达的狭义上的行动,也包含思想意识的流动,恰好本身也是“知”的过程,两者就像是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相辅相成、相互协调,像dna的双螺旋结构相互融合,互为一体。

阳明先生与农夫有个故事:老农因家境困难拜访阳明先生,要把一块位置不错的地卖给阳明先生,以解家中之急。阳明先生表示:此地是老农因家境困难而贱卖土地,怎能乘人之危,随后赠送银两让老农回去了。不久后跟学生路过一片庄田,风景宜人、景色秀美,遂言道:“如能定居于此,岂不美哉!”其中一名学生言到:此地就是之前那位老夫要卖你的那块地。先生有些遗憾的表示:当时买下就好了。此话说完阳明先生在游玩过程中便一语未发,直到结束时才突然言到:”我终于克服私欲,为善去恶致了良知“。在这个过程中阳明先生从意识到有错(当时没有廉价买下拿块地),其实已经时一种“行”了,这个过程已经是狭义上“行”的开始了;一路的反省,既是知善知恶的提升良知,也是为善去恶的格物,两者密不可分,合二为一。

知行合一的理解,在我个人生活中收益匪浅。我是一名运动爱好者,喜欢跑步,一方面跑步过程中思考问题比较高效,更重要的是认为跑步可以提高身体素质,有利于身体健康。其中,跑步有利于身体健康是我开始的认知,但当我从平时的5km,一下越变到8km时,几次下来我的脚踝开始酸痛。有酸痛感觉的时候我开始思考是跑步姿势问题、还是跑鞋问题、还是自己脚踝的旧伤不支持这么远的路程等问题,这个是思考的过程,其实也是行的过程。我没有推翻”跑步利于健康“的命题,进而放弃跑步,而是在知行中找到适合自己跑步与健康的正确方式。所幸我找到了,并且现在也在一直坚持跑步。

利用”知行合一”指导我们自己生活的关键的是很好的理解“一念发动便是行”。我是一名软件架构师,软件行业基本晚上都会加班,我的跑步一般选择在下午下班与晚上加班中间的1个小时休息时间。坚持跑步最难的其实是习惯养成之初,当你早晨决定今天下午下班去跑步后,在下班时会有无数个阻碍你去跑步的意念,或是今天鞋子不合适,或是今天天气太冷,或是19:00有会议参加等等。决定今天能不能完成跑步计划的关键就是这些意念产生时,能否采取”行“去击碎这些意念,只要走到以往的跑步起点其实你就已经赢了,已经9成把握能完成今天的跑步计划了。像阳明先生一样意念产生时,是最好的修行良机,时儿久之,即可得真知。

王阳明 不要把知行合一割裂开解读,应该齐头并进

王阳明是中国明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概念,将其作为阳明心学的核心。知行合一不仅仅是简单地将认知和行动结合起来,而是在认知的过程中就能够达到行动的效果。很多人误解了这个概念,认为知识和行动可以分开看待,但实际上,王阳明在 传习录 中对知行合一进行了详细阐述。只有真正将知识和行动融为一...

王阳明心学 “知行合一”的境界如何?

引言 王阳明心学主张 知行合一 这个理念不仅仅是简单的认知与行为的一致,而是涉及到人的心性 良知的觉醒和实践等多个层面。每个人的良知具备了辨别善恶的能力,因此 知行合一 的关键在于倾听内心的良知声音,并将其付诸实践。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剖析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王阳明将 知...

王阳明心学 “知行合一”的体验到底是什么样的?

王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是 知行合一 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概念所表达的意义并不是很清晰。很多人将其理解为知识和行动保持一致,但这只是表面上的理解。事实上,王阳明心学中的 知行合一 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境界,它涉及到人的内心觉知和实践之间的紧密联系。那么,我们来具体 一下 知行合一 的内涵是什么。在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