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为何失手东北?李宗仁 他不敢用这三人

2023-11-02 20:44:26 字數 3440 閱讀 9501

一个领导者最重要的能力,就是要给岗位匹配一个最合适的人,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实力和能力。但是,在现实中,情况往往更加复杂。领导者可能因为某些顾忌,而无法将某些人安心地放在某些岗位上。也因此,会造成某些损失。

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因为对自己的党内政敌有着很多的顾忌,不敢将一些有能力的人放在关键的岗位上,从而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李宗仁认为,蒋介石之所以会在辽沈战役中战败,是因为他不敢用张学良、马占山、以及莫德惠这三个人。

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最先打响的战役。从2023年9月12日开始,**率领着东北野战军,发起对辽宁等地区的进攻。经历了五十二天的战斗,在11月2日,东北野战军攻入沈阳,将东北地区的国民党军队全部歼灭,成功解放东北全境。

事后,曾经担任过国民**副**、代**的李宗仁,分析蒋介石会在辽沈战役中战败的原因。他认为,蒋介石会失去东北,是在军队将领方面,没有进行正确的部署。倘若他将张学良、马占山、莫德惠这三个人调到东北,东北可能就不会这么快失守了。

李宗仁这么认为,是有原因的。当时,蒋介石任命为卫立煌为东北“剿总”总司令。对于东北的局势,卫立煌和蒋介石有着不一样的考虑。蒋介石希望能够将驻守在东北的主力军队调到锦州地区,集中兵力与解放军硬碰硬地对决。

但是,卫立煌则主张驻守在沈阳地区,保存军队的实力。因此,在南京的蒋介石曾经多次下令让卫立煌率领部队前往锦州,但是,卫立煌始终没有听从蒋介石的命令。两方进行了很长时间的僵持。

蒋介石为了能让自己的命令得到落实,亲自坐飞机前往东北,架空卫立煌在军队中的指挥权。但是,不管蒋介石做出怎样的努力,国民党军队在辽沈战役中的败势已现。最终,以解放军攻入锦州,蒋介石派飞机将在东北的**高级将领接走而告终。

行军打仗时,部队内部出现两个完全不相同的观点,彼此的矛盾始终无法调解,以至于影响到了作战计划和战争的成败。李宗仁认为,蒋介石将与他观点完全相反的卫立煌放在东北,这是丢失东北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倘若他将张学良等人调到东北,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李宗仁认为应该将张学良调往东北,是因为:在东北军和东北民众中,张学良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张学良,是著名的奉系军阀张作霖的儿子。

张作霖是因为不愿意将东北地区的铁路管理权交给日本关东军,受到日本人的记恨,最终被阴险的日本人炸死在了皇姑屯火车站。在东北民众的心中,张作霖在一定程度上,是保护东北的英雄。

张作霖死后,张学良接替了父亲的位置,成为东北军的首领。作为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很早就进入到奉系军队中服兵役,因此,他有着非常丰富的军队指挥和作战的经验。父亲张作霖的威望,以及他自身的实力,张学良在东北军中,有着非常高的威望。

加上张作霖长时间生活在东北,他对东北的地形也非常地熟悉。因此,他非常清楚该如何进行军队的调遣,如何防守和进攻。倘若蒋介石让他回到东北军中,辽沈战役可能就不会这么快就结束了。

但是,这种假设,是不存在的。因为,蒋介石不会让张学良回到东北。2023年,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对蒋介石发起“兵谏”,逼迫蒋介石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剿共”政策,一致抗日。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蒋介石认为,张学良和杨虎城的行为,是“谋反”。因此,他对张、杨两人怀恨在心,恨不得将他们都杀了。但是,因为**的压力,他只是革除张杨的官职,将他们囚禁了起来。

辽沈战役爆发之前,张学良就已经被蒋介石押送到了台湾。蒋介石认为:一次不忠,百次不用。张学良敢在西安发动“兵谏”,威胁自己的地位和安全。再给他权利,他极有可能再发动一次“兵谏”。因此,他是不可能将张学良放回到东北军中的,也不敢将他放回去。

除了张学良之外,蒋介石也不敢用马占山和莫德惠。这也与张学良有着一定的关系。马占山也出身于奉系军队,九一八事变之后,他带领着东北的爱国官兵,在江桥抗击日军,打响了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亲露着的第一枪。马占山是受人敬仰的“抗日名将”。

西安事变”发生时,马占山也在西安。他也是支持“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的。因此,马占山对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的事情,是支持的态度的。他也在《对时局宣言》上签了字。

因此,马占山虽然没有像张学良和杨虎城一样,被革职囚禁起来。但是,却也成为了不被蒋介石重用的人。内战爆发之后,马占山虽然被任命为东北军的副司令。但是,在军队中,他却是没有任何的实权,不能调动一兵一卒。

莫德惠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到“西安事变”中,但他却与张学良有着非常深厚的交情。莫德惠原是张作霖很重视的部下。皇姑屯事件发生时,莫德惠也在张作霖的火车上。张作霖被炸死了,莫德惠也受到了非常重的伤。

张学良执掌东北军之后,莫德惠与张学良也有着非常深厚的合作关系。莫德惠在东北军中,也有着比较高的声望。但是,因为张学良,蒋介石也不信任莫德惠,不敢将他派到东北。

李宗仁认为,蒋介石是因为不敢用张学良、马占山、以及莫德惠,才丢失了东北。这的确是一方面的原因。但是,即使蒋介石放下对这三人的戒备,将他们派到东北,也无法阻挡解放军解放东北的步伐。解放东北,解放全国,是大势所趋。

蒋介石第一次东渡日本

年,岁的蒋介石进入奉化县凤麓学堂就读。让他接受到新式教育,萌发了爱国主义思想。参加过 改革教育 的运动,并被推选为学生会代表,向校方交涉。由于蒋介石情绪亢奋,校方十分气愤,要开除他的学籍。在同学群起 才免除对他的处分。年,到宁坡就读。第一次听到孙中山的名字,并了解到中国革命党人在海外的一些情况。立志...

蒋介石失去民心的十大原因

放弃琉球管理权,使我国白白损失多平方千米领土。年承认外 致使我国丧失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放走日军头号战犯冈村宁次,并放弃日本战后赔款。 退守台湾,割据一方,为日后统一大业留下阻碍。年在上海发动 四一二 政变,许多革命人士惨遭 败走台湾,带走大量财物,其中 多万两,文物箱,以及价值连城的名人字画和稀世...

蒋介石的宠将 忠臣与失宠者

蒋介石,历史上的重要政治家与军事领袖,以其独特的领导风格和对将领的信任而闻名。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 蒋介石的宠将,以及他们在历史舞台上的兴衰沉浮。蒋介石在任用将领方面有一套独特的标准,即嫡系将领。这些将领需要同时满足三个要求 同乡 黄埔军校毕业,以及与蒋介石一同创办黄埔军校。这样的要求将嫡系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