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父母的话不中听

2023-11-03 20:36:12 字數 1203 閱讀 5073

爱聆健康携手建邺区慈善总会开展的“阳光护航行动”正在火热进行中,本周三,一场主题为“父母语言模式对孩子的影响”亲子讲座,在建邺区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北校区举行,该校德育校长聂载颖、德育中心主任李楠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徐瑞敏老师悉数出席。

很多父母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不注重方式方法,他们或者对孩子不满而大喊大叫,或者因为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跟孩子的关系剑拔弩张。关键是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由于自己在跟孩子交流时说话方式的不妥当,造成了亲子关系紧张,给孩子带来了无形的压力。

那么,作为家长,在跟孩子沟通过程中应该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达到最佳的沟通效果呢?本次讲座邀请了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国际萨提亚亲子导师巩利萍主讲,她的一句话让家长们印象深刻:造就一个孩子需要千万句话,而毁掉一个孩子只需要一句话。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父母的话不中听,这就是语言的力量。

父母应该多给孩子正向激励,当孩子退缩时,鼓励他“你可以的”;当孩子需要选择时,放手让他自己决定;当孩子缺乏自信时,一句“我相信你”让他信心百倍;当孩子表现好时,要由衷赞美“你真了不起,爸爸妈妈为你感到骄傲”。

此外,作为父母,自身也要不断学习成长,做父母也是一门学问,没有谁是天生就会,父母跟孩子之间也是一个教学相长的关系。

在讲座互动环节,巩老师用生动的案例让家长们设身处地感受到了沟通中语言的艺术。巩老师还现场邀请家长们一起练习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关爱的话语,并对教育过程中的错误模式进行了示范分析。

讲座全程家长们全程都非常投入,看得出他们都渴望自我成长,就像巩老师说的:自己成长1%,孩子就能进步99%。在互动环节,家长们积极提问,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包括:1、教育过程中爸爸妈妈如何让孩子感受到爱和包容,什么样的语言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生命被滋养。2、有哪些可行的鼓励孩子学习、激发孩子学习动力的方式3、孩子“玻璃心”究竟是抗压能力差,还是父母沟通方式不对。巩老师都一一给予了答疑解惑。

阳光护航行动”亲子系列讲座共有40多期,遍及建邺区多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时间将持续到12月中旬,请各位家长及时关注学校通知,准时参加,相信一定收获多多!

太听父母的话,反而是“不自立”的表现,很多年轻人没意识到

关注我,我会定期分享一些有趣的故事和经验,一起交流教育心得。太盲目听从父母的安排,反而是 不自立 的表现,许多年轻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尽管家长往往是出于对子女的关心和爱护,但过度的控制和干涉并不利于后代的成长和自我发展。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听话被普遍视为人生中最重要的品质之一。然而,当我们成长为独立...

太听父母的话,反而是“不自主”的表现,很多年轻人没意识到

关注我,我会定期分享一些有趣的故事和经验,一起交流教育心得。有句话说得好 太听父母的话,反而是 不自主 的表现。在很多家庭中,年轻人太过听从父母的安排,甚至将家长的意见视为圣旨,这种现象并不少见。然而,年轻人往往没有意识到,在过度听从父母的话语中,他们其实失去了自主性和责任意识。我们不得不承认,许多...

承认吧 太听父母的话,反而是“不负责”的表现,举3个例子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庭教育方式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但有时候过度听从父母的话并不是一件负责任的行为。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举三个例子来说明这一观点。首先,我们来看高考填志愿的例子。在许多家庭中,孩子的高考专业选择往往是由父母来决定的。有些孩子可能没有思考过自己的兴趣和潜力,完全听从父母的安排。结果,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