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见性后,人会有哪些变化?

2023-11-15 19:15:44 字數 1765 閱讀 3221

明心见性后,人的认知会改变。以前会认为有一个整体的“我”存在,但是明心见性以后呢,他会发现所有的这些造作都是被“我”看见的。

当然还有一个“我”存在,这个“我”并没有消失,因为断除“我见”要到初果才能断除,所以明心见性并没有证得初果。

他只是“能知”和“所知”的分离的一个状态,所有的造作被“所知”看到。而且这个能所分离的状态呢,它也有从粗到细的过程。

不是说刚开始分离,所有的细微对相都能看得清,都看的非常明白,那个力量都非常的强。

它是个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达到明心见性,刚开始进了那个门,其实你就能看到“能知”,有一个“能知”在知道所有在你身心里发生的一切事情。

他不是去看外面的东西,他是看自己的身和自己的心。这个时候,他已经基本上处在不迷失的状态了,已经是从普通人的“散乱”状态,进入到了一个初级的禅定。

初级的禅定,会让心比较安住,他能够处在一个安住的状态,去看身心发生的一切造作。

所有的念头、所有的情绪,以及这些念头和情绪引发出来的所有的造作,也就是“色受想行识的行”,他都能看见。

当然明心见性这个阶段,也是有从初级入门,到中级稳定,到最终成熟的一个过程。

明心见性以后呢,也就是说这个“心”就会越来越稳定,越来越独立凸显。所有的现象在这个“心”的面前都是生生灭灭。

他不再执着这些现象,为“我”的这、“我”的那。所以这个阶段以后,人的烦恼习气就会逐渐的减轻,越来越淡。

这样的人再来到世间去做事,去看问题,跟普通人有本质的区别了。他和我们人性正好是相反的,人性所有的出发点都是自私自利的,认为有一个“我”存在,一切都是有“我”,以我为中心。

那么,到了这个阶段以后,他基本上就是看到了一部分真相。这个“我”呢,也是由不同的部分组成的。每一个部分在做自己不同的职责。有一个“能知”在看这些所有的职责,所有的造作。“自我”就没有那么强烈了。

如果没有到这个阶段的人,他的“自我”是非常强大的,他不会去自我批评的。如果别人批评了他,他会火冒三丈,他会拼了命的保护这个“自我”。

但是,到了这个阶段,人基本上就已经把自我分割成两部分。一部分就是“能知”,一部分就是“所知”。所有人的身心造作就是“所知”。有一个“能知”在看这些“所知”。

所以他已经开始学会了分离的去看自己,分开的去看,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去看自己,这个时候他的“自我”就已经开始松动了。

但是他还认为这个“能知”是我,再往下修就是“生灭随观”智。因为你“能所分离”了以后呢,你用这个“能”去看这个“所”,你这个“能”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强,这个“所”就会被看的越来越细。

我们的“心”开始从“平面镜”修到“放大镜”,又从“放大镜”修到最后变成了“显微镜”。他就能看到更加细微的造作,所有能量的世界的造作。

细微的情绪,内心的动荡,都能看得非常清楚。这个时候那个“我”就会越来越轻,越来越淡了。

也就是这个人的烦恼习气也会越来越轻。他会慢慢从人性里面不断的解脱出来,慢慢的进入到中道。

中道是什么?就是一个平等的一个状态,平等的看待自己身心的所有造作,平等的看待自己内心的喜欢与不喜欢,他就在边上待着,但他已经不参与其中了。

所以那个状态就已经处在解脱的状态。那个状态就是“一元”的状态,也就是这颗心已经切入了平等的状态,也就是切入了中道。

明心见性后还会发脾气吗?

明心见性并不是去除了烦恼,而是通过一定的禅修方法,看到了自己那个能知的心。能知的心我们每个人都有,当你没有看到能知的心之前,你会认为你的心和脑是一体的,你的思想就是你的知道,我们会认为知道和思想是一个东西,我知道我在思考,但是等你修到明心见性这个阶段,你就会发现,思考是思考,知道是知道,它是两个东西...

人口下降会带来哪些变化?

一个国家的人口下降可能带来许多变化,包括 .劳动力短缺 人口下降会导致劳动力供给减少,可能导致劳动力市场的紧张和劳动力短缺。这可能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经济增长放缓 人口下降可能减少消费和投资需求,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较少的劳动力也意味着减少的生产力和创新能力。.社会保障压力增加 人...

女人“外面有人”,会有这些“变化”,没有偷过,装不出来

女人外遇后,身体会发生一些变化。首先,她们可能会更加注重外表的打扮和化妆,希望展现自己的吸引力。这是因为她们想在外面的人面前显得更加迷人,以获取更多的关注和赞美。其次,她们的性格也会有所转变。她们会变得更加温柔和体贴,更注重细节,希望以此来吸引新的伴侣和增加外遇的成功率。性格变化是女人外遇后的另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