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第三”,到“南亚第一”,印度真的能成为下一个中国吗?

2023-11-06 19:25:11 字數 4753 閱讀 7370

一边和美俄称兄道弟,一边又在积极自寻死路,印度要何时才能成为下一个中国?

在国际**之上,印度一直以大国自居,二战刚刚结束时还号称世界第三,当然被我**队痛扁之后,印度又号称南亚第一。

也许是从觊觎中国的领土开始,也许是从入常失败开始,印度便将中国当成了头号威胁,似乎超越中国,印度便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那么,印度何时才能成为下一个中国呢?

印度仿佛是个坚强的弹簧,在各个阵营之间反复横跳,在理想和现实之间被来回捶打。

亘古流传的恒河水,滋养了印度人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倔强,就比如他们想要当大国的决心,时至今日一直都没有改变过。

哪怕是当不成世界强国,起码要是亚洲第一;但他们首先就倒在了亚洲第一国这条线之前,而国土面积和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优于印度的中国,就被印度记恨上了。

眼看中国开始高速发展,印度紧接着提出了新口号,追中赶美,大国崛起,俨然把自己当成了第二个中国。

可在这个口号下的印度,却表现得十分挣扎,就在近日,巴以发生武装冲突,一向主张独立自主的印度却成为首批跳出来站队的国家。

更出人意料的是,印度居然张口就指责巴勒斯坦,偏袒以色列,这个行为让世界各国为之震惊。

首先,巴以冲突背景十分复杂,这其中掺杂犹太人迁移历史,穆斯林和**教的恩怨,甚至和冷战时期美苏争霸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别说是第三方,就连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自己,都说不清楚矛盾究竟是谁对谁错,可印度就这么堂而皇之的选边站队了。

此外,大家十分不解的是,就在刚刚过去的g20峰会和金砖国家峰会,印度曾斩钉截铁的宣称,要和阿拉伯国家缔结双边关系,要在商贸上打开口子。

而阿拉伯国家素来和以色列不和,几次中东战争都是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的争端,印度此举简直就是前后矛盾。

其实这基本上就是印度这么多年以来发展的一个缩影,和世界上许多战后国家一样,印度建国之后也面临发展方向的抉择。

当时美苏刚刚有争霸的迹象,而苏联在各个方面都更胜一筹,印度有学有样,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还将其写进了宪法。

原来印度最初竟然是我们的共产主义战友,说出来惊掉大家的下巴。但究其根本,印度并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是制度上借用了苏联模式而已。

在五年计划下,印度经济略有起色,随着美苏争霸的落幕,社会主义阵营遭受重创,印度也毫无眷恋,直接抛弃了计划经济制度。

当时我国已经完成了改革开放,经济上已经有了很大改观,印度又转过头来学习我国,开始了属于印度的改革开放。

可是印度的这番操作和当年学习苏联一样,都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不得精髓。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经过严谨的历史论证,并且没有抛弃计划经济,只是将其作为工具,更好的进行社会主义制度建设。

可印度完全不是这样,学习苏联的时候,全盘计划经济,企业全部国有化,而到了学习我国的时候,直接将大部分国企改制,并且大量引入外资和民营资本。

不用说就知道,印度最后得到的也就是个半吊子的体制,但印度却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个核心矛盾,因为,在全球化经济浪潮之下,印度的经济居然迎来了大发展。

从经济角度来说,印度的发展是有可取之处的,印度经济增长最鲜明的特点就是不是由**推动,而是社会自发的经济发展。

大家都知道我国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拉动地方大搞经济建设,但印度完全不是这样。

印度的经济增长大多依靠充满活力的民营企业,大量私营企业的存在,让印度的增长十分自然,并且保证了发展水平。

这点印度得感谢英国,当年作为殖民地,英国对印度的发展下了苦功夫,不仅带来了大量技术,而且建立了一整套企业发展体系,印度也一直沿用至今。

当然,话说回来,这并不是印度不想利用**的力量推动经济发展,而是因为受到各个党派力量的制约,印度**根本没有能力进行社会动员。

甚至,因为印度社会的党派斗争和宗教力量太过强大,印度**连最基本的征地有时候都做不到。

印度经济发展的第二个优势,就是其国内拥有十分成熟的金融市场,这同样是英国人做的“好事”。

印度的金融事业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印度拥有二十多**票市场,上市企业一万多家。相比之下,我国只有不到五十年。

这不仅仅是数量上的成绩,而是从根本上揭露了印度金融市场的成熟,和印度不平衡的产业发展相比,印度的金融产业发展得十分健康。

而且印度的**市场化程度很高,不管是上市公司还是想要得到银行借贷的公司,都不需要**干预,全部由企业自发公开资料,投资人决定某家企业的去留。

此外,印度还有十分强劲的it产业,从基础教育到顶尖行业,印度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人才培养系统。

作为世界上五大软件出口国之一,it业已经成为印度的金字招牌,尤其是印度还拥有充沛的劳动力。

如此看来,莫迪提出大国崛起,似乎是有底气也是有基础可以完成的,那么印度就快成为下一个中国了吗?

很遗憾,虽然印度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但同样也存在大量无法规避的问题。

印度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首先就是宗教问题。当然,宗教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但认为宗教和**、军队、人民同等重要,全球也就印度独一份。

印度信仰宗教的人数占八成以上,任何产业发展、社会建设都不离不开宗教,印度的国旗上都带有佛教的藏红花色。

宗教的大量存在,让整个社会滋生出大量内部矛盾,甚至演化出社会阶级的巨大鸿沟,使得印度的发展遭到极大阻碍。

很难想象,这是一个现代化国家面临的状况,因为即使是**教和穆斯林教,都做到了和现代文化的融洽,唯独佛教,仍然是印度面前的天堑。

印度的第二个问题关于人口,这也是印度十分矛盾的地方。原本应该在国家发展中起到正面作用的人口,偏偏成了印度飞升的阻碍。

类似我国,就是在人口红利下实现了基础产业的搭建,但印度人口却在提供劳动力的同时,成为经济发展的桎梏。

主要原因就是印度的劳动力开发和利用程度特别低,印度目前近30%的儿童没有接受基础教育。

在印度超过五亿的总劳动力中,只有七千万人受到过职业教育,要知道,这个数字在日本是80%,在我国也超过了20%。

神奇的是,印度的高校在全球来说知名度很高,也培养出了很多优秀人才,但却对印度总体人口素质,并没有提到提升或者改变的作用。

印度不会不知道,少数精英的出现,根本掩盖不了基础教育的缺失。更要命的是,由于教育水平的巨大差距,印度也留不住这些本就稀有的精英。

最拖后腿的,还是印度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要致富,先修路”,是早期我国领导人的远见,意识到基础建设的重要性,最终打造出了如今的基建狂魔。

可印度在这方面却像个小学生,上世纪末,印度就只顾经济发展,全然不管基础建设。

而近些年,莫迪终于意识到基建的重要性,却发现在印度国内,基建根本开展不下去。印度的基建落后,很大程度上也是民族、宗教、教育等各种问题的延伸。

基建其实复杂,因为如果你不懂技术,完全可以选择外包,前有我国这样的基建大神,后有日本、法德这样的老牌产业帝国。

印度也不是没有努力过,2023年,印度开启了一项疯狂的基建计划,号称投资了一百万亿卢比,这个规模基本可以和同时期的美国相提并论。

可一年之后,上千个项目一大半全部延期,还有四分之一的项目超支,原因也是千奇百怪。

有的是因为征地和当地寺庙冲突,有的因为当地工人罢工。反正不是地不能用,就是人不能用。

总体来看,印度的优势十分明显,并且前景十分光明,但同样问题也十分紧迫。

这几年,由于我国正在进行发展转型,西方国家将宝压在了印度身上,希望它能够肩负转移产业的大任,但从目前看来,印度并没有这个能力接我国的班。

不过,如果印度痛下决心,解决自身问题,保持发展态势,再过上几十年,未必不能跃升为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

同为发展中国家,虽然中印存在矛盾摩擦,但我们愿意祝福它越来越好。

只不过,印度可能不会成为下一个中国,因为我们的经历,它无法完全复制,我们也不会停在原地任由它超越。它只会成为新的印度。

从世界第15到第3,中国三人男篮用了10个月

中国三人篮球国家队在国际篮联的积分榜上从位迅速突破到第三位,其中男女队各支直通巴黎奥运。这一壮举背后,是名国手的默默付出和顽强拼搏。他们穿梭于世界各地的比赛场地,不畏艰辛和疲劳,为中国三人篮球赢得荣誉。其中,男队的晋级更是不容易,因为他们近两年参赛的国际积分赛较少,积分仅为排名第三的立陶宛队的 。他...

“世界第一佳人”!南韩林珍娜,真是美到窒息!

南韩,这个以绚烂k pop和绝美明星为名片的国度,自古以来就以盛产美女著称。然而,在这璀璨星光的背后,有一位名字不可忽视的女艺人 林珍娜。她不仅以惊艳的外貌征服了无数粉丝,更凭借着才华与坚持在 舞台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今天,让我们一起探寻,为何林珍娜能够成为 世界第一美女 才华横溢,之光。林珍娜不仅...

印度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

根据联合国的估算,印度人口已经在四月中旬超过中国,达到约.亿,成为了全球人口第一大国。不过,在人们较少关注到的另一个赛道,印度人的数量早已是无可争议的世界第一,那就是印度的移民数量。实际上,印度长期以来居于全球移民 国的榜首。根据国际移民组织的最新数据,有近万印度人生活在国外,使其成为世界上迁出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