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长”刘传健,34分钟救下128人,着陆后为何半年没复飞?

2023-11-27 17:00:06 字數 4977 閱讀 7467

四川8633,成都。”

四川8633,成都。”

*9832,麻烦在频率里叫一下8633,看能不能叫到。”

四川8633,成都叫你。”

2023年5月14日,一架由重庆飞往**的川航飞机在高空中发生故障,机长向空管请求备降成都后便失去了联系。空管和众机长都在呼叫8633,但紧急频道中始终没有8633的声音。

另一边,还不等机长说完,8633的挡风玻璃在9800米的高空开裂,自动操作盘失灵,驾驶舱失压,副驾驶半个身子被卷到窗外。

然而经历了三十四分钟的煎熬后,迎着朝阳,8633在机长刘传建强大的毅力和过硬的飞行技术下成功归来,挽救了飞机上128条生命。

刘传建无疑是创造了一个奇迹,而在事后的飞行事故模拟实验中,无一例外地都是坠机结果。

中国民用航空局和四川省**授予他“英雄机长”称号,并享受省级劳动模范待遇,中宣部和退役军人事务部授予他“最美退役军人”称号,**也称他为“全国优秀党员”。然而在获得如此多荣誉后,刘传建却半年内没有复飞,这是为什么?

2023年5月14日早上6点7分,一架空客319飞机从重庆江北起飞,准备飞往**拉萨,飞机上搭载了119名乘客和9名机组成员。

“那天天气特别好。”

川航安监部飞行专家马朝晖说道:“阳光明媚,整个蓝天白云。”

早晨6点56分,飞机上升到巡航高度9800米。

航班稳定起飞,到达预定高度后天气晴朗,情况健康,机组人员的心情也非常好。他们也没想到,仅仅10分钟后,飞机就出现了意外情况。

民用运输飞机的飞行高度一般在1万米左右,而**的平均海拔是在4000米以上的,这样的海拔高度意味着飞机的飞行空间极其有限。

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比如客舱失压或是发动机故障,飞机就必须下降到3000米左右的位置,以便乘客能够正常呼吸。但在3000米左右的高度飞行几乎是不可能的,飞机极容易撞上山峰。

再加上气温低、气压高,没有迫降的地方和救援艰难,导致**一度成为“飞行禁地”,大多数航线都会绕开这个地方。

执飞难度很大,每次飞往**,机组成员都会万分紧张,直至飞行任务圆满完成。

早晨7点07分,8633的机长刘传建和副驾驶徐瑞辰正在晨光中闲聊时,驾驶舱右侧的挡风玻璃突然出现了裂纹,让两人大感不妙。

“成都成都,四川的8633。”

驾驶舱出现异常刘传建赶紧呼叫了成都控制中心:“现在有一些故障,我申请一下高度。”

初听第一句话,成都方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于是便说道:“四川8633,下降到8400,保持高度。”

对于现状有些无奈,刘传建冷静地说道:“我现在要返航,风挡裂了。”

听到风挡裂了,成都空管确认了一遍消息,询问道:“四川8633证实是返航重庆吗?”

“返航成都。”

这是刘传建当时对成都空管说下的最后一句话,在7点07分45秒时,四川8633的风挡突然发生爆裂,机舱在8000米的高空发生爆破性释压,自动驾驶设备故障。

这个时候成都空管还不知道8633的情况,在频道中说道:“四川8633,连续右转飞崇州。”

没有风挡,在低温失压的环境以及飞机剧烈抖动中,没有人能回答空管的话。

飞机失联了34分钟,那么在这34分钟里,刘传建和徐瑞辰他们经历了什么呢?

川航重庆分公司的飞行副总经理评价道:“刘传建的反应很快,他将飞行手册上的所有内容都记在心里,风挡出现裂纹后,他拿着指甲一划,有破裂,就马上申请转弯返航,一秒都没有耽误。”

民航中南管理局的局长说道:“玻璃碎裂的时候,驾驶舱内连人带物都往外吹,客舱门也都爆开了,副驾驶更是半个身子被卷了出去。”

飞机迅速下降4000米高度,副驾驶徐瑞辰被卷了出去,刘传建本能地抓住了他,但是一抓,飞机的状态也出了问题,只能希望安全带能更加扎实一些。

徐瑞辰半个人挂在窗外,飞机内许多物品都被卷了出去,飞机上的乘客就像是感受了无数遍的电梯下坠,陷入了极度恐慌和混乱。

“在超过4000的地方,航空人员必须戴氧气,不戴氧气的话,会使人反应迟钝。”民航总局局长说道。

在这万分紧急的情况下,只穿了一件短袖的刘传建忍耐着低温、强风、缺氧和巨大噪音,全手操作飞机备降成都双流。

驾驶舱遭到了巨大破坏,控制台已经被风吹烂失灵,他没有办法联系地面,也不能得到准确的飞行数据,一切只能靠经验和技术。

“我当时就感觉耳朵在不停地流血。”8633的乘客回忆道:“我当时的想法是,雪山好好看,可是它离我好近,如果撞上去了怎么办。”

“当时飞机正在3000米的高度,飞机在这个高度下坠,也就是几秒钟的事。”

生死只在瞬间,越是紧急,刘传建越是冷静,他脑子转得飞快,整个过程中,他有36次犯错的“机会”,但是他一次都没有失误。

“mayday,mayday,四川8633。”

“成都成都,8633,8633。”

7点41分,迎着晨光,四川8633的身影出现在成都附近,奇迹般的声音恍如天降。

无数在紧急频道里呼叫8633的人都很激动,成都空管连忙询问8633状况。但由于巨大的风压噪音,8633的第二机长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对空管部门盲发紧急呼唤“mayday”,希望获得优先指挥权。

刘传建出生于重庆九龙坡,2018川航迫降事故发生时,他才46岁。和飞机上的无数乘客和机组人员一样,刘传建也想过,自己可能会交代在这片皑皑雪山中。

刘传建的父亲是水泥厂里的普通工人,母亲则在家务农。尽管家庭条件不好,但刘传建从小就生得一个坚毅的性子。

18岁高中毕业那年,有着军旅梦想的刘传建参加了空军飞行员的招考,但是第一次招考,他失败了。

家里曾劝他去水泥厂工作,接父亲的班。招考失败给了刘传建很大的打击,出于对家庭的责任,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服从于现实。

高中的黄老师非常看好刘传建,他性格坚毅、情绪稳定、爱好锻炼,是个当兵的好料子,成绩差了可以学,为什么要选择放弃梦想呢?

黄老师亲自跑到水泥厂,把这个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劝了回来,不仅给他补课辅导,还给予他无数精神和生活上的帮助,让刘传建在第二年顺利进入了空军第二飞行学院。

刘传建万分感激老师的帮助,也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在面对高达70%的淘汰率中,他艰苦锻炼,奋力学习,最终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空军飞行员。

刘传建拥有极为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身体素质,可在他第一次获得单飞机会时,他才意识到经验是多么地重要。

从第一次接触单飞之后,他便发了疯似地不断训练飞行,解决各种突发状况,甚至还在飞机维修班蹭课,恶补了一大堆后勤知识。

2023年,从飞行学院退役后,刘传建加入了四川航空,成为了重庆飞拉萨的重要执飞人之一,虽然轰炸机的飞行难度大,但是客机上往往载有上百名乘客,责任重大。

但在这次紧急备降的过程中,刘传建愣是凭借着出色的飞行能力和飞行经验,在近2万米的高空力挽狂澜,将128人安全带回。

很多人夸赞刘传建的飞行技术和沉着冷静的操作,但对刘传建本人来说,这次备降只是不幸中的万幸,如果让他再来一次,他是完全不敢保证还能将人带回来的。

副驾驶徐瑞辰在半个身子挂出舱外后曾意识不清,清醒后又顺着安全带摸了回来,帮助刘传建操纵飞机。

徐承瑞下机时,身上的衣服已经成了碎条,他被救护人员送往医院**,面部擦伤,右眼也有伤痕不过整体情况尚佳,思维也很清晰。

可即便安全归来,飞机上的一百多人都在这次飞行中留下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刘传建在事后想起来也觉得后怕。

身体和心理状态不佳,出于对自己也是对乘客的负责,刘传建半年内没有执行过飞行任务,并坦然接受了专业的心理疏导。

2023年11月16日,一架客机从成都双流起飞,在2小时40分钟后平稳地在首都机场降落,川航无数人为此欢呼,“中国机长”复飞成功了。

2023年2月,新冠疫情大面积传播,刘传建主动申请执飞川航3u8101,带着四川医疗队和无数物资赶往武汉。

先后带着两批医疗队和物资奔赴武汉后,又带着这些英雄们顺利返回成都。

川航备降的故事是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迹。2023年3月21日,东航mu5735不幸坠毁,机上132人全体遇难。人们在痛惜东航的同时,也希望每一架飞机都能平安起降,所有出现意外的飞机,都能像8633那样,迎着朝阳平安归来。

“中国机长”刘传健 34分钟救下128人

一 刘传健的人生经历。刘传健,年出生在重庆的一个普通家庭。他自小就对飞行抱有强烈的向往,或许是受到了电视剧中飞行员形象的深深吸引,他从小就梦想着能够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他并没有家庭背景和金钱支持,要实现飞行梦想并不容易。然而,刘传健并没有放弃。他努力学习,勤奋工作,通过自己的努力考...

贺健 中国革命传奇的生命长征

在年的一个清晨,一幕鲜活的场景在中国河北师门口上演。一个满身风尘的花甲老人,站在门口,渴望着进入部队看望自己的儿子。然而,一位身穿绿色军装的年轻哨兵却坚守岗位,不肯放他进去。这位老人并不平凡,他就是中国解放军的传奇人物 贺健,总参军事交通部副部长。贺健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革命事业。他的儿子在师服役,...

中国边疆传奇 一家三口守边34年,捍卫国土1987平方公里

在中国 的边境地区,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这是一位坚定的乡长,桑杰曲巴,以及他的两个女儿,在玉麦乡坚守国土长达年。这个地方,位于中印边境的最前线,曾面临严峻的挑战,但他们的决心和爱国情感让他们成为国土的守护者。玉麦乡,地处 隆子县,拥有广袤的面积,但实际控制的领土只有平方公里,约有平方公里的国土被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