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王树声修建炮弹装配厂,彭德怀视察后追问 是谁负责的?

2023-11-07 12:50:27 字數 6191 閱讀 5445

说起最幸运的开国大将,王树声绝对是其中之一。

在战争年代,王树声几次遇险,却总是在危难之时被人所救,例如被白匪追杀,被周大娘所救,在沙漠昏迷,被俞学仁老人所救。

毫无疑问,王树声是幸运的。

王树声。接下来就和大家一起聊聊王树声的更多故事……

说起渡黄河的革命前辈,王树声的经历绝对是最具有戏剧性的。

2023年,王树声率领八路军来到中条山下,虽然已经甩开后面的日军,但是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忽然,王树声敏锐地发现面前的中条山地形开始复杂起来,王树声随即紧张起来,万一在大山里迷路打转,迟早会被日军追上来的。

于是王树声紧急下令:

连夜翻山,天明时强渡黄河。

王树声。第二天一早,王树声率领部队成功来到黄河面前,此时的黄河像极了脱缰的野马,奔流不息,在浪涛中还夹杂着巨大的冰块,看上去像是从上游流下来的。

这可怎么渡过去?

就在这时候,参谋长忽然来报,发现东山方向有日军追来,不出半小时必定包围我军。

大家都很是着急,这可怎么办,难道真的就只能等死吗?

就在大家着急的时候,忽然一名战士发现黄河对岸走过来一个老汉,大家齐刷刷地望过去,原来上游冲下来的冰块,这个时候都挤在一起,形成了一座冰桥,老人便踩着冰桥,来到了对岸。

老人下桥后,王树声迎了上去,老人有些被吓着了,往后退了几步,不过王树声解释自己是八路军,后面有日本鬼子追杀,所以希望老人能带大家过河。

**给王树声授衔。

老人激动不已,原来是八路军啊,这可是救苦救难的大好人,于是决定立马带着大家准备过河。

这踩着冰桥过河也是有技巧的,冰块虽然挤在一起,但是并不牢固,要找到合适的着力点才能顺利渡过去,老人也是走了这几十年,才摸准过桥门道。

为了不压垮冰桥,王树声下令所有人将辎重能放弃的全部放弃,然后在老人的带领下,找准落脚位置,顺利渡过黄河。

也是戏剧性,大家刚刚渡过黄河,日军就赶了上来,正打算踩着冰桥过河的时候,冰块忽然被河水给冲散了,冰块开始四分五裂,日军只好望河兴叹。

这真是八路军的福报啊!

渡过黄河后,王树声率领部队来到了豫西,在这里,王树声也遇到了一件感人的故事。

王树声夫妇和***夫妇。

在行军路上,王树声路过了少林寺,便打算顺便拜访贵寺,守门的小和尚也立马回禀了长老。

看到长老出来,王树声下马,向长老问好,表示自己路过,想来拜访。

长老知道这是八路军,于是便欣然答应了王树声的要求,请王树声等人进入寺庙喝茶休息。

说罢,长老下令徒儿们烧水做饭,款待八路军等一行人。

接着,长老带领王树声观赏寺庙,看着寺庙里有些破损的地方,长老也解释,这是当年军阀混战的时候留下的孽债,王树声也不由得叹了口气。

走过几处院落,王树声又来到一个练武场,长老也解释这是大家平时练武的地方,至于怎么练武,他们寺庙也有自己的一套训练方法:

左一为王树声。

每个人进入寺庙后,会发一把铁锹和一头小猪,每天在院子里挖一点土,然后抱着小猪往上跳,到后面,坑越来越深,小猪也变成了大猪,随着日复一日的锻炼,就练成了腿上功夫和手上功夫。

听到这些,王树声不由得被震惊了,若是八路军所有战士都能有这样的功夫,那该有多大的战斗力啊。

很快,饭菜准备好了,长老邀请王树声等人入席吃饭,饭毕后,王树声从兜里拿出银元,希望借此报答长老们的盛情邀请。

不过长老们坚持不要,王树声只好改了说法,表示是想献上一点功德的香油钱,长老们这才收下。

忽然,长老像是想到了什么,立马吩咐人去房间拿出几排驳壳枪的子弹,这些都是当年混战,长老们收集下来的,现如今送给王树声,希望能够增添一臂之力。

右一为王树声。

王树声感谢着长老们,随后带领大家继续行军。

说起行军作战,有一个人真的是让王树声又爱又恨。

此人叫做刘昌义,是王树声麾下的一个猛将,和皮定均并称为王树声的左右手,出了名的打仗不要命。

在作战期间,刘昌义总是作为主将首发,有一次因为突围距离敌人太近,被蒋介石的部下给击中了右手腕,还打穿了右面的腮帮子,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在刘昌义的身上。

可是刘昌义非但不怕,还扬言自己迟早要亲自去找***让***多给他一点兵,把蒋介石给除掉。

**。真是一名猛将了。

2023年,王树声准备率领部队入陕。

像往常一样,刘昌义主动请命前往,准备率领一支部队试探一下,看看前方道路是否可以安全进入陕西。

出发前,众人根据地图商议对策,刘昌义决定前往20里后驻扎在西边,不过王树声并不同意,西边有河,东边又是高峰,万一敌人埋伏偷袭,那刘昌义部就是个活靶子。

刘昌义一听就瞪大了眼睛,表示不怕,敢来就给他们好看。

王树声也是哭笑不得,只好重新给刘昌义讲述地形地势的不利,反复讲了不能硬拼的道理,刘昌义才只好作罢。

王树声。随后,刘昌义率领部队前往试探,没想到的是,刘昌义一改开始决定,直接率领部队急行军,一下子来到了敌人的老窝附近。

这可把王树声给吓坏了,连忙下令让刘昌义退后驻扎,但是刘昌义依然率领部队准备探个究竟,没想到遇到了敌人的包围,刘昌义部和司令部断了联系。

一天,两天,三天……

王树声着急坏了,怎么也和刘昌义联系不上,于是王树声决定亲自率领一支视察小部队,亲自去寻找刘昌义部的下落。

侦察部队四处寻找,终于在一个破茅草屋子里找到了刘昌义。

原来,刘昌义率领部队被敌人包围后,并没有被歼灭,刘昌义主动拼杀,很快就率领部队突围成功,冲出包围圈。

刘昌义。不过突围成功后,刘昌义并没有着急率领部队回营,反而找了一间破茅草屋子睡觉去了。

原来,刘昌义还有自己的一套规定,也就是“三不打”,所谓三不打就是:

第。

一、吃不好的时候不打仗;

第。二、喝不好的时候不打仗;

第。三、睡不好的时候不打仗;

刚刚突围出来,刘昌义觉得累得不行,没法打仗回营了,于是便打算先找个地方睡一觉,谁知道这前前后后耽误了3天时间。

刘昌义。王树声也是哭笑不得,真是怪将,不用可惜,用了担心!

有了群众的支持,胜利是必然的!

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我们终于迎来了解放,2023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成立了!

很快,时间来到2023年,此时的王树声在***的指示下,上任了**军委总军械部部长一职。

这个军械部,并不是新中国自行设立的部门,而是从国民党反动派手中接下来的一个烂摊子,说是军械工业,其实还不如个小作坊,再加上又从四面八方收集而来,因此军械部乱、杂、破,急需要尽快改进建设。

**。而***看好王树声,王树声自然也得不辱使命。

不过,王树声在这上面并无经验,所以相当于是白手起家,只好求助苏联方,不过,王树声和苏联方还是有过意见不同的时候。

刚刚上任不久后,王树声决定修建一个靶场,供大家练习,但是就靶场的位置选择,却引起了第一次争论。

苏联专家的建议,是准备将靶场设置在华北的某个地方,这个地方工厂多,村镇多,靶场设在此处,方便未来发展。

而王树声并不这么认为,他认为靶场应该设置在另一个地方,这个地方虽然没有什么发展,人烟稀少,但是射程可以达到百余公里,比较安全。

**、王树声、**宋庆龄。

双方各持意见,而王树声依然坚持自己的想法,坚决不让步,最后让***知道了,才确定了王树声的选择是对的。

在当时,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有理无理三板子。

意思就是说,在当时,苏联专家提出建议,我们如果有理,可以反驳提出不同的意见,但是首先要做好“挨板子” 的思想准备,既然决定提出不同意见,就要做好被领导质疑的准备。

而王树声面对修建靶场,并不打算让步,因此也挨了彭老总不少批评,但是王树声并不打算退缩,接着还发生了第二次和苏联专家的争论。

前排右一为王树声。

这次,是在修建靶场之后,王树声准备和苏联专家商量,再修建一个炮弹装配厂,这个装配厂的修建工作,王树声和苏联专家的意见又不一样了。

苏联专家准备把装配厂修建在山区,但是王树声不打算修在山区,这样不利于运输,不过这一次王树声没有争过苏联专家,最后只好按照苏联专家的要求,修建了炮弹装配厂。

很快,施工开始。

可是一落实后,王树声就发现了问题,说是修建在山区,可是并没有和山相依,反而暴露在平地之上,说白了,就是个活靶子,要是国民党的飞机来,一瞄一个准。

修建开始后,**也按照规定前来视察,看到眼前这个样子,彭老总气不打一处来,立马追问道:

“是谁负责的?为什么厂子靠山不进山,偏偏建在平坝?”

***王树声得知后,立马接话表示自己应该负责,因为自己是部长,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其实这次是苏联专家的固执己见,但是王树声却勇于承担责任。

这样的美德,也使得在场的苏联专家和部下都十分佩服,后来在修建的时候,大家也会主动听取王树声的意见更多一些。

经过此事,王树声也有了更多的经验,在军械部的更多决定上大胆决定,但同时也听取他人意见,随后军械部发展有了十分满意的成果。

这也算是吃一堑长一智了!

2023年,王树声上任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上任后,王树声利用几句话,便改变了军事科学院一直存在的不良风气。

王树声。一天中午,王树声到公共食堂吃饭,虽然大家纷纷谦让,但是王树声并不愿意插队,和大家一起排着队,等待着打饭。

就在这时候,王树声身后来了一个年轻的小战士,这个小伙子手里拿着一套饭盒,胳膊上还带着一套,王树声笑着问道:

“小伙子,一个人吃饭,带这么多饭盒干啥?”

小战士头也没抬,回答是给首长打饭。王树声继续询问,是给哪个首长打饭啊?

小战士这才抬起头来,不过他也不认识王树声,于是回答他们是刚刚从外地调回来的,算是答非所问了。

王树声。随后,王树声打上饭和战士们一起吃,而小战士也带着饭盒打好饭给自己的首长送了回去。

回去后,小战士和首长说了这件事情,首长有些疑惑,谁啊管这么多?小战士说自己不认识,这个首长也只好作罢了。

第二天中午,巧的是王树声和这个小战士又遇到了一起,这次小战士热情的和王树声打着招呼,还询问了王树声的名字,王树声也笑着告诉了小战士自己叫王树声

随后打完饭,小战士回去告诉了首长。

首长一听,吓坏了,原来是王树声首长,小战士看着首长的表情,也明白了王树声是个多大的官了。

王树声。此后,这个首长再也没让小战士帮自己打过饭,都是自己前去食堂吃饭,而其他首长,也开始自己去食堂打饭,不用别人帮忙打饭了,王树声的行为,也悄悄地改变了这个军事科学院的不良风气。

以柔克刚,王树声当真厉害……

2023年,王树声修建炮弹装配厂,彭德怀视察后追问 是谁负责的?

王树声毫不慌张,决定率领部队在河边静候时机。在这个时候,他发现了一条冰桥,立即决定让部队一起渡过黄河。王树声带领全军冒着巨大的风险,成功地渡过了黄河,摆脱了日军的追击。这段经历成为了王树声生命中最为辉煌的一笔,也成为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段传奇。王树声的生命中充满了各种奇遇和巧合,但正是这些奇遇和巧合,...

2023年王震视察铁路工地,发现一位民工面熟 你怎么在这?

刘玉良是一名在京沪铁路建设工地上辛勤工作的民工,他脸上没有表情,默默地付出着努力。当人群中,的目光游走时,突然他认出了一个熟悉的面孔,那就是刘玉良。在国内解放战争时期,他曾多次听闻这个名字,因为刘玉良是一个声名狼藉的恶徒,曾多次协助国民党军队危害人民和解放军,所以 深刻地记住了他的脸孔。你怎么在这里...

一门两将军 王树声与王宏坤的革命兄弟情

在湖北麻城的大别山腹地,有一对王姓兄弟,一个是共和国开国大将,一个是共和国开国上将,他们以一门两将军的家族荣耀而闻名。这对兄弟分别是王树声将军和王宏坤将军。这个故事扑面而来,充满了兄弟情深与革命热情。王树声比王宏坤年长四岁,但从小到大,王宏坤一直都是堂兄的忠实追随者。他们的兄弟情谊是如此之深,以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