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晖 如何看待预制菜产业发展的“回头浪”

2023-11-01 18:53:34 字數 1281 閱讀 6121

顶端新闻记者 杨桂芳 吴军 陈伟然。

2023年11月1日,全球预制食材博览会创新高峰论坛在郑州市惠济区举办,活动由惠济区人民**、郑州市市场发展中心、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等8家单位支持,中粮科工食品冷链事业部、河南省物流协会主办,中原四季水产物流港、河南省物流协会冷链分会、莲菜网承办,顶端新闻授权独家直播。

论坛上,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所预制菜首席研究员张春晖对“预制食品品质提升路径”进行主题演讲。

张春晖提到,预制菜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这因为受到人均gdp提升、生活水平、b端压力、c端诉求等四个因素的影响。按照当前预制食材快速发展趋势,预制食材一定能培养出水大鱼多的巨头企业。

我们几千年中华美食历史上,很早就开始做预制菜,比如用到腌制、风干等处理方式的预制加工方式,现代食品加工中仍采用预制方式,只是预制的方式工业化、技术化了。”张春晖说,我们食品产业对工业技术水平需求明显,把传统的食材制作进行科学提升,把传统食材进行加工,不好吗。

张春晖认为,针对预制菜的国家标准还没有出现,不少声音建议要拒绝防腐剂,可以走冷冻、走半成品菜肴等方式,后期预制食材的范围会进一步规范,科学限定预制菜范畴。

品其味,探其道。打开预制菜多变量的钥匙。预制菜肴产业化必由之路是工业转换,而工业转换的内涵与路径是三转一保,三转就是厨艺转工艺、厨师转工人、厨房转工厂的菜肴工业化转换,一保就是品质传承。

张春晖认为,老家河南必须有河南味道,在预制食材领域,河南必须有所作为,也应当有所作为。

如何看待预制菜产业发展的“回头浪”?

张春晖提到,今年预制菜推上了风口浪尖,我们当思考,预制菜不是对传统菜肴制的改头换面,是洗心革面。我们不应该对预制菜概念泛化。河南是食品加工大省,更是强省。河南在机器换人,颠覆小锅换大锅的模式深入人心,速冻食品生产科技化的实践,走在全国前列。现在预制菜面临这样的问题,要知道如何科技赋能、装备赋能不可或缺。

同时,要思考如何清洁标签和减量添加,这是食品企业家们要关注和践行的问题,要保持菜肴的本味,而不是工业化味。

另外,预制菜安全要践行数智化生态建设与布局,预制菜产业标准的“系统化”要搭建起“四梁八柱”,要打造好“安全关”。

如何看待2024春节放假8天

专家称春节调休不如再加天假 我们有种潜意识,就是那些制定规则的人,生怕底下人占便宜了,好不容易休个假,非要把多休的天数给调回来,折腾打工人,好像这样才能维护企业老板们的利益。除了调休外,类似的潜意识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员工必须遵守企业的打卡制度和各种规章,而企业往往不用尊重员工的正当请假权利,...

如何看待2023年春节中除夕不放假,并调休两天的决定?

年月日,星期六,春节 国际气象节,法定节假日 年月日 年月日,共天 农历是甲辰年 丙寅月 甲辰日 正月初一 生肖是龙。宜 结婚。会亲友。安床。牧养。开光。求子。塑绘。针灸。忌 搬家。签订合同。交易。搬新房。开业。动土。安葬。分居。作灶。安香。出火。伐木。在春节期间还在上班可能会让人感到有些疲惫和无奈...

如何看待2023年春节中除夕不放假,并调休两天的决定?

其实翻看农历,会发现正儿八经的春节有整整个礼拜。古人设计春节,应该是这么个过程 在外的游子赶在小年前后回来,然后全家人热热闹闹张罗过年的准备,前前后后正好一个礼拜的时间,准备过年所需的一切东西以及打扫卫生。除夕是春节的第一个也是最大的高潮,吃年夜饭,放鞭炮,是属于一个个家庭的终极狂欢,早睡早起的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