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一个多月后,儿童精神科住院都住不进来!

2023-11-01 03:00:18 字數 3079 閱讀 1960

01

看到篇文章,是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精神科医生、家庭**师林红的口述,文章的题目叫《开学一个多月后,儿童精神科爆满》。

林医生表示,在暑假,儿童心理科是比较轻松的,因为假期孩子学习压力小,生活节奏慢。即使父母曾经觉得孩子情绪有问题需要看医生,假期也觉得没啥问题了。

等开学后,心理上出现问题的孩子,虽然努力想正常上学,但在开学一两周之后,有的孩子是真的没办法上学了,家长这才放弃幻想,带孩子走进儿童精神科。

网上有不少关于孩子因为受到责骂批评走极端的报道,类似的事件发生后,网友对此事的看法大概分3类:

第一类,不理解。以前比现在还恐怖,为啥以前没事?现在的孩子太矫情,说不得骂不得更打不得,稍不注意就各种出问题;

第二类,现在的社会出了问题,内卷太严重,大人孩子都卷得厉害,心理出问题在所难免;

第三类,教育出了问题,学校没有课间休息,家长安排各种补习,孩子没有成长空间。

每种说法都有道理,不过我不想就这几点展开讨论。

不同的大环境,不同的时代,人们会面对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需求。

物质贫乏的年代,人们愁的是吃不饱穿不暖;

能吃饱穿暖了,又想有更好的生活环境,过上更有尊严的生活,好房好车好学校好工作……

资源总是有限的,大环境就摆在那里,社会竞争压力大,教育内卷严重,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

这就导致有很多家长,一边心疼孩子学习辛苦,一边苦口婆心给孩子施加压力,社会压力更大,上学才是幸福的;

一边抨击教育内卷严重,一边头也不回地把孩子塞进各种补习班,别人都在学,你不学就会落后。

这就是客观存在的大环境,在大环境面前,每个人渺小的就像一粒沙。

随波逐流显得合群,但会陷在风暴里难以脱身,只能被裹挟着往前走;

不随波逐流,起步就会面临更大冲击,要么独辟蹊径走出一条新路,要么被大部队远远落在身后。

怎么选,是摆在每个家长面前的难题。

有家长觉得,孩子一大早就去学校,到晚上才回家,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跟老师在一起,孩子出现的问题,肯定跟学校跟老师脱不了关系。

一旦孩子在学校或在家里出现极端行为,家长就会想找学校找老师讨说法,一定是老师批评责骂了孩子,同学霸凌了孩子,课前10分钟不让孩子休息,孩子压力太大才想不开。

不能否认,有些问题确实存在,但不能因为问题存在,就完全忽略家长该承担的责任。

我看到过一段小**,有家长问医生,为什么孩子上不了学?

医生说,家长是负责给孩子爱的,而不是辅导孩子学习的。

在**下方很多家长吐槽,学校给家长布置任务,比如各种打卡、手抄报、检查辅导甚至批改作业等等。

现在孩子上学,家长需要参与的很多,有家长在网上发给孩子讲题讲到崩溃的**,真的是“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但是啊,我是觉得,有些“鸡飞狗跳”的行为,是家长过度参与了。

比如备受诟病的手抄报,有家长说这就是给家长留的作业,孩子自己做的惨不忍睹,还会被老师批评。

我家柚子哥偶尔也有手抄报作业,我没帮他做过,一来我也没啥艺术细菌,二来我也懒,不想帮他做。

没有艺术细胞的手残小学男生做出来的手抄报,有时候真跟粑粑一样。

那又怎样呢?该署名署名,该交作业交作业,承受一份糟糕“手抄报”的后果就好。

看着别人的手抄报得奖展览,该羡慕羡慕,该夸奖夸奖,人家花了时间花了心思,又擅长画画写字,得奖是应该的。

有种说法说得很形象,现在的家长忙于做“作业陪伴型父母”,每天跟孩子的作业较劲,却忽略了孩子的成长。

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成长陪伴型父母。

孩子的成长不只是作业,还有价值观的培养、为人处世的方式、遇到困难的态度……

这些都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部分,把精力都给了作业,必然会忽略孩子的成长。

家长完全不辅导学习不现实,但我们应该清楚,辅导孩子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以后不辅导,是为了让孩子学会学习。

有人说,现在孩子学习压力太大了,从早到晚学个不停。

对孩子来说,有些压力是客观存在的,来自大环境学校老师同学,比如分数、录取率,是每个孩子都要面对的。

还有些压力,则是独属于孩子自己的,跟父母的教育理念、家庭给予的孩子的期望、孩子对自己的期望息息相关。

在面对同样的环境同样的压力时,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有不同的反应。

比如,孩子考了95分,有家长会表扬孩子进步大,有家长会质问孩子丢掉的5分去了**?

孩子考班里第一名,有家长会肯定孩子,陪孩子高兴,总结成功经验;有家长会敲打考班级第一别骄傲,要继续努力考全年级第一全市第一全国第一……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家长朴素且美好的愿望。

但是啊,咱也得有龙和凤的基因才行!承认自己是个普通人,自己生的娃也是普通人,不应该是啥难事儿。

少点不切实际的期望,多点切切实实的陪伴,尽可能帮孩子缓解压力,成为孩子的后盾,而不是简单给孩子传递甚至放大压力。

就像那位医生说的,家长负责给孩子爱。只有孩子被充分认可,感受到满满的安全感,才会有能量去面对外界的挑战。

最后我想说,大环境就摆在那里,短时间很难改变。

与其指责,不如静下心来想一想,在不完美的大环境下,如何过好自己的日子,养好自己的孩子!

开学一个多月后儿童精神科爆满,儿童出现心理问题

开学一个多月后,许多孩子却因心理问题无法正常上学。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儿童精神科爆满,许多孩子在开学一个多月后出现心理问题,导致无法正常上学。儿童儿童精神科医生 家庭 师林红指出,这些孩子通常会出现焦虑 抑郁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 等问题。林红医生表示,这些心理问题的出现与孩子的家庭环境 学习压力...

开学一个多月后,儿童精神科爆满

这一事件表明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社会问题 儿童精神健康的不平衡发展。开学一个多月后,儿童精神科爆满的现象表明了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严重,需要引起广泛的关注和重视。首先,这一事件反映了社会对于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忽视。由于社会对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度不足,缺乏及时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儿童心理问题被忽视甚至...

开学一个多月后儿童精神科爆满 家长很难,孩子更难

开学一个多月后,儿童精神科爆满的现象确实引起了一些关注。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的,包括学习压力 适应问题 焦虑和抑郁等。首先,学习压力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儿童和青少年需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课程,这可能会给他们带来一定的压力。从幼儿园开始接触各类辅导班,到进入小学课堂 奔着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