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笔下诗意秋山(之三)石鲁 何海霞 白雪石

2023-11-05 11:00:19 字數 1089 閱讀 6585

画家心里的秋,是一派丰硕的山野。是梯田里火红的高粱,是山坡村头熟透的红柿,是满山成熟粮果的芳香。是晚秋碧澄清砌的篮天;也是水面泛起的微波跳动着的光;更是漫山摇曳着枝头叶片上颜色调敝的土黄。

晨光初照,山村夕辉,独坐秋天,高天、淡云、远山、近树、鸟鸣,幕天席地,一曲幽远的天籁交响在你的心底里升起。

画家喜欢秋天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绚丽;喜欢秋天碧空万里、白云轻飘的清朗;喜欢秋天谷浪千重、金桔满枝的满足。那妖艳的红,那澄净的蓝,那丰硕的黄,让心潮起伏、激荡不已。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在秋日的薄凉里,看罩在簿雾里的远山,是诗画最美的表现。秋的美是摇落繁华,丰稔而睿智;秋天是色彩的独白,在大师的笔下更使其的变得绚丽多彩 ,为观者带来视觉与心灵的盛筵。

石鲁先生是一位中国画的革新大师,他对秋的理解与表现手法不同于常人,由他独创的“金刚挫”笔法,可谓力聚千斤,铮然有声。让他在中国当代画坛上卓然独立。他笔下的山水,无论是华山天险,还是黄河咆啸,都会令你惊心动魄,激昂高亢,油然而生出一种强烈的震撼力。

何海霞笔下的秋山雄奇奔放,浑厚壮丽。何海霞,名瀛,字海霞。北京人。满族,中国现代著名国画家、书法家,中国画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的前身)的专业画家。何海霞同石鲁、赵望云并称“长安三杰”,尤擅山水。他早年为张大千入室**,主张“与自然为伍”,扎实的传统笔墨功夫加之积极从现实世界中汲取养分,何海霞的画风终自成一派。无论水墨、青绿、泼彩或金碧均能,他的山水放笔作巨幅长卷,拿捏自如、绝不枯竭,收笔作寸缣尺槠,也可得千里之势。

白雪石先生山的明净秋山不同于石鲁和何海霞,白雪石斋号何须斋,北京市人,自幼习画,早年师从赵梦朱,后拜梁树年为师,执教于北京师范学院、**工艺美术学院。曾任北京山水画研究会会长。多次为中南海、人民大会堂等绘制巨幅国画;他的山水画师宗北派,旁及南派,广采博取,兼收各类画种之精华,具有宋画之严谨,元画之轻快,水彩画之秀润,版画之纯净而具装饰美;其中尤以桂林为题材创作的青绿山水画最能体现和代表白雪石的绘画风格。

秋水山庄 诗意的栖息之地

位于江南的秋水山庄,是一处充满诗意和历史韵味的地方。它见证了史量才与沈秋水的一段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也承载着上海的历史变迁。秋水山庄的美丽和独特性,让 连忘返。这座庭院以其精美的建筑和别致的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庭院四周环绕着优美的景色,沿着北山路有围墙和铁门,给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感觉。走进秋...

秋之潭溪山 寻觅自然的诗意

随着十月的尾声,秋天悄然降临,带着它特有的清爽和宁静。荷塘里的荷叶在秋风的吹拂下呈现出别样的美,为画荷的艺术家们留下了最美的创作灵感。走在潭溪山的小径上,满目的山柿在枝头竞艳,淡黄的枫叶悄然藏在山谷深处,一片意外落下的枫叶告诉我们,潭溪山的秋天已悄然来临。潭溪山的秋天美得不可方物,虽然绿意还未完全消...

泰丰文化 国画名家丨满新建 诗意笔墨谱写自然韵律

艺术家简介。满新建,年生,河北沧州人,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花鸟画班,中国水墨画院进修学习。师从满维起老师,现为中国水墨画特聘画家,北京揭谛堂书画院院聘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沧州巨幅主题创作 大运沧州盛景图 砥柱中流 红色沧州 沧海百年巨变图 主创之一。展览 获奖。年,香远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