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价格战”,最能“砍”的双11

2023-11-07 04:05:21 字數 3053 閱讀 5819

今年的“双十一”,各大电商们都把**放到了c位。日前,淘天、京东、抖音等都分别召开了“双十一”发布会,公布了其各自的玩法、打法、商家规则等,与此同时,拼多多、苏宁易购、唯品会等平台玩法也相继**。除此之外,作为内容平台的b站和小红书也加入了这场年度大促的角逐。

零售圈》了解到,从2023年至2023年,近六年的全网“双十一”销售额逐年递增,但2023年至2023年的同比增长率却呈现出下降后缓增的特点。数据显示,2023年的“双十一”周期(10/31 20:00 - 11/11 23:59)全网销售额累计11154亿元,同比增长率为13.7%。

由此可见,近年来随着电商平台的增多,以及各种购物节的层出不穷,消费者已对“双十一”不在抱有极高期待,也因此,近几年的“双十一”在业内溅起的水花也是越来越小。不过,面对一年中最大的**活动,各电商平台以及各商家依旧是鼓足了干劲,企图以自己最大的优势和“诚意”来延续往年的辉煌。

争夺“最低价”

今年的“双十一”比往年要来的更早一点。10月18日,快手**率先开启了“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也为“双十一”赛程的开始打响了第一枪,随后其他电商平台也陆续开启了自己的“双十一”活动。

10月20日,拼多多和抖音宣布正式开启了“双十一”,23日京东宣布正式开启了“双十一”,24日**也正式开启了“双十一”。

此前,在**“双十一”启动会上,淘天集团直接喊出将“全网最低价”定为本次的核心目标,《零售圈》了解到,这也是**天猫在“双十一”大促中,首次强调“全网最低价”的概念。

在京东零售生态合作伙伴大会上,京东也宣布本次“双十一”将在直播、短**、新品等方面为商家提供流量扶持。《零售圈》注意到,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京东“双十一”流量扶持不看店铺星级,看的是商品**和商家服务,拥有低价商品和优质服务的商家将获得更多**机会,同时也提出了“真便宜”的口号。

除了各主流电商平台外,今年还有抖音电商、小红书、b站、**号等主要平台也参与了“双十一”大促活动。

作为电商领域的“新势力”,他们对于“双十一”更加急切。一方面,“抖快书”的“双十一”开启时间都要比京东**更早,另一方面,它们同样将“最低价”作为了“双十一”的主要目标。

比如抖音电商的招商规则显示,如大促商品的预估普惠到手价小于等于全网同款低价,即可获得平台的资源支持;快手电商要求“最低价”商品做到全平台最低价,补贴前**不得高于2023年年货节、“3·8”和“618”活动;小红书则直接要求最低价商品做到活动期间**全网最低。

很明显,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双十一”,“低价”成为了各平台相互争夺的最大诚意和杀手锏。

为何聚焦于“**

2023年以前,“升级”是消费行业的最大主题。彼时品牌方讲着新消费的故事,不断提高产品**。而同时,各种行业报告也都在告诉所有人,**已经不再是新时代消费者最关键的因素。

当然,在这场狂欢中,电商平台无疑成为了最大的收益者。据网经社公布的《2023年中国新消费品牌“百强榜”》数据显示,除了喜茶、奈雪、茶颜悦色等扎根线下的新式茶饮品牌外,16家入围的潮流食品品牌,15家美妆个护品牌和10家服饰品牌,几乎清一色的崛起于电商平台。

而这一切的变化,源于电商行业的格局落定。《零售圈》了解到,2023年我国网络零售交易额达5.16万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的网络零售交易额为4.19万亿元。同年,京东的gmv为6582亿,而阿里2017财年的gmv为3.767万亿元。两者加起来,则占据了电商市场份额的80%以上。

拿下市场中的大半份额后,电商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赚钱这件事上,比如品牌化成为了电商平台业务发展的重点。因为品牌商手上有着更多的广告预算和天然的用户,能够提升平台商业化能力。资料显示,2016财年到2019财年,阿里零售业务的货币化率从2.59%提升到3.62%。

但是对品牌商而言,他们也并不希望电商平台过于强调**导向。于是,电商平台的商业化进程与传统品牌方维持**体系以及新品牌消费升级的诉求相契合。在这场消费升级的故事里,**优势在电商平台运营里的权重不断下降,留下来了性价比的空白,而这也为拼多多的崛起创造了空间。

在拼多多出现之前,“阿里树下不长草”早已成了行业共识,因为在电商领域阿里的强大犹如黑洞。但如今,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短**从侵蚀时间到侵蚀场景,拼多多则将电商的竞争拉到了另一个维度:**

在绝对的**优势面前,所有的消费者都显得很诚实。尤其是近几年,在大环境不是很好的状态下,更是如此。而这也是今年“双十一”各大电商平台,将“最低价”作为争夺点的原因,因为只有最低价才能吸引更多的客流和更高的消费数据。

所以,可以说,曾经**是电商冲击线下零售的“有力**”但在后来消费升级的宏大叙述里,**优势在电商平台运营里的权重不断下降,“双十一”也变得越来越像品牌的营销场。留下来的性价比空白,为后来拼多多的崛起创造了空间。而如今,随着电商竞争日益激烈,**京东等再次重拾低价,电商们也终于知道消费者到底要什么了。

伤害了谁

当“全网最低价”成为了各大电商平台追逐的目标时,从而也出现了一个更为人们关切的问题——如何实现这一“目标”。

对于品牌商家们而言,想要自己提报的商品拥有当之无愧的“最低价”,且获得平台相关资源扶持,最简单的方法可能就是针对不同平台铺设不同的货盘、sku等。因为缺少了比价的目标,自然也容易成为全网最低价。

但对于平台而言,想要维护整体的低价心智,不可能只靠补贴或激励商家进行补贴。“全网最低价”的背后,真正考验的是电商平台们能否围绕供给、生态、资源等方面进行统筹,以达到平台、商家、消费者三方共赢的局面。

比如在此前的天猫“双十一”全球狂欢季发布会上,淘天集团ceo戴珊公布了今年天猫双11的三大目标:为品牌商家获取最大规模用户;沉淀品牌资产提升品牌力;回归初心给消费者一届快乐的“双十一”。

而京东零售ceo辛利军也表示,一直以来,京东推崇的低价,不是靠以次充好、缺斤少两、偷奸耍滑,换来的“假低价”。而是靠诚信经营,持续在**链里“挤水分”,把通过极致效率省下来的钱让利给用户和合作伙伴,能够真正促消费,激发消费市场活力的“真低价”。

可见,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最终还得是平台与商家共同去推动。不过,《零售圈》也注意到,面对平台严格的**要求,很多品牌商家都陷入了两难。尤其是知名度更高的品牌,往往都有着自己的**体系,过度破价并不利于长期的发展。

即使如平台们所说,可以在大促期间做大品牌销量,但“薄利多销”的前提,至少是要“有利可图”,且不能损害长期利益。也是因此,《零售圈》认为今年这个追求“最低价”,看似热火朝天的“双十一”,却成为了品牌商家们夹在平台、主播、经销商之间,费尽心思权衡博弈的“罗生门”。

双11的“全网最低价”能信吗?网友的理智回复让人拍手叫好

双 这个最初由 发起的购物狂欢节,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购物狂欢之一,成千上万的消费者和商家乐此不疲参与其中。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有便宜谁不想占?今年 双 已经提前拉开大幕,全网最低价 天最低价 等等这些 标签能相信吗?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些 标签的背后会不会隐藏...

“双11”的全网最低价能信吗?“30天最低价”竟然比不打折更贵

今年 双 提前启幕,全网最低价 成为多家电商的卖点。最近,有品牌与不同销售渠道因 定价权 引发争议,内幕如何消费者不得而知,可从消费者体验看,全网最低价 玄机多多。天最低价 竟然比不 更贵。白领王先生拟在今年 双 购买一款高端手机。他在某知名电商平台搜索该手机型号后,搜索结果的第一个选项就有鲜艳的红...

戴珊亲自督战的双11,“全网最低价”能否落地?

文 侯煜 编辑 罗卿 月日,淘天集团在天猫双十一发布会上宣布 今年天猫双十一活动将于月日晚点开启预售。其中,月日晚点至月日是第一波售卖期,月日晚点至月日是第二波售卖期,同时新增了一个贯穿双十一全程的 双十一天天低价 值得关注的是,淘天集团直接喊出 全网最低价 将其定为本次的核心目标,这也是自双十一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