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择校“灰名单”,是名校但报名人不众,考生 是他们咎由自取

2023-11-15 21:55:58 字數 2103 閱讀 7447

在考研备战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考试学校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然而,有一些学校虽然是名校,但每年却面临着生源不足的尴尬境地,被考生列为了所谓的“灰名单”。这些学校被嫌弃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不保护第一志愿的院校、歧视本科学校的院校以及专业课压分严重的学校。

二、不保护第一志愿的院校:对于学生来说,第一志愿代表了对学校的热爱和优先选择。然而,一些学校并不重视保护第一志愿,而是选择和其他志愿一起进行复试。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失去了填报第一志愿的意义,同时也影响了学校的生源。这类学校包括宁夏大学、江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

三、歧视本科学校的院校:对于本科院校来说,有些名校会对本科生源有严格要求,在复试环节中,对双非本科学校的学生不给予优势待遇。甚至在一些985名校中,普通211学校的学生也常常被瞧不起。面对这种情况,如果自己所在的本科学校不理想,就不要轻易去尝试,以免浪费宝贵的机会。这类学校包括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

四、专业课压分严重的学校:一些学校借助压分机制来筛选生源,但过分地压低分数要求,可能使考生无法达到国家线,从而失去调剂的机会。这类学校包括浙江师范大学、宁夏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

综上所述,这些位于“灰名单”的学校多数都是和双一流名校。它们采取这种自毁招牌的筛选方式,一方面是为了筛选出更好的生源,另一方面也意图引起高分考生的注意,以改变学校的生源质量。然而,这样的做法导致了恶性循环,越来越少的优质生源愿意选择这些学校,甚至会远离它们。虽然可以理解学校为了生源质量而采取这样的行为,但并不提倡。这些学校每年都会发生类似的情况,口口相传,已经成为了一个恶劣的循环。

对于准备考研并打算选择院校的2023年考生们而言,需要认真考虑自身条件和把握。如果自身条件一般,最好还是远离这些学校,给自己留下后路。特别是那些专业课压分严重的学校,其他学校可能有更好的做法和调剂机会。此外,了解学校的复试时间也是必要的,有些学校的复试时间较晚,如果一旦面试不通过,调剂的机会也就几乎没有了。

总之,考研确实是三分考试,七分报名。报考学校对于上岸的概率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在选择中要认真考虑,避免走弯路。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考研报名的过程中,虽然有些学校是名校,但由于其不保护第一志愿、歧视本科学校和专业课压分严重等原因,使得这些学校每年都面临着生源不足的尴尬局面。这种情况在和双一流名校中尤为突出。

对于考研有意向的同学们来说,这些学校虽然底蕴深厚,但也需要谨慎选择。如果自身条件不足以应对这些学校的严苛要求,最好还是远离它们,避免浪费宝贵的机会和精力。同时,也要多关注其他学校的做法和调剂机会,给自己留下后路。

对于这些学校而言,他们的做法虽然出于提升生源质量的目的,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己的声誉和招生情况。即使这些学校有着优秀的师资力量和学科实力,但如果无法吸引到足够数量的优质生源,那也难以持续保持其名校的地位。

综上所述,对于考研择校而言,既要关注名校的排名和学科实力,又要考虑自身的条件和把握。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才是最重要的,毕竟考研的目的是为了提升个人的学术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而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个名校的光环。只有做到全面考虑,才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

考研择校“灰名单”,是名校但报名人不多,考生 是自作自受

年的考研报名已经结束,学生们也开始为未来的考研做准备。在这个过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考试学校显得尤为重要。然而,有一些学校却面临着招生困难的尴尬局面。这些学校虽然自身也是名校,但每年报名的考生却相对较少,被列入考研择校的 灰名单 为什么这些学校会被考生们嫌弃呢?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这些学校没有保...

考研择校“灰名单”,是名校但报名人不多,考生 是他们自作自受

在考研报名结束,进入备考阶段之后,选择考试学校成为了考生们需要面对的又一难题。尽管有些学校在名校之列,但每年报名人数却不多,甚至让人感到尴尬。这些学校被称为考研择校的 灰名单 其被忽视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方面,这些学校不保护第一志愿的考生 另一方面,他们歧视本科学校的院校 还有一些学校的专业课压分非...

考研择校“灰名单”,是名校但报名人不多,考生 是他们自食其果

年考研已经结束报名,距离笔试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然而,有一些学校却每年都为生源问题发愁。尽管它们也是名校,却没有像其他同等级的学校那样受到热捧,这让它们感到尴尬不已。这些学校被列入了考研择校的 灰名单 成为考生们嫌弃的对象。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不保护第一志愿的院校 歧视本科学校的院校以及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