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石匠死了,为啥大清高级干部都要赏脸吃席?

2023-11-28 12:20:01 字數 3563 閱讀 7877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主讲:赛艇队长。

策划:赛艇队长。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3000字 阅读需要8分钟。

最近有一条新闻,话说缅北电诈窝点被天兵剿灭后,有一头目家人被抓,其本人也畏罪自杀。

图为相关新闻截图。

当我在互联网上查找相关资料后发现,当地某家族“公子”过生日的时候,甚至还有很多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录**祝他生日快乐。当然,这些艺术家倒不是真跟这些诈骗头子有什么py交易,只是人家财大气粗讲场面,钱给够了于是露脸卖相赚个外快。

图为众星祝寿**。

在今天来说,给出场费请人来捧场助兴的情况在正常不过,请来的也大多是娱乐圈的人士。换成古代,古人请到捧场的人的规格要比什么娱乐圈的高多了,他们甚至直接把朝廷一二品大员请到自己家来站台,一不小心还制造了一场大案。

乾隆五年,住在京城的老匠户俞君弼去世,这样一个人死了就死了,加上他生前也没有儿女,按理说身后事应该相当凄凉。

然而并没有,俞家不仅举办了一场风风光光的葬礼,其治丧委员会的负责人竟然是内阁学士许王猷,到灵前参加祭奠仪式的也是朝中大员,俞家的门槛都快被这些领导干部给踩平了。

图为影视剧中张廷玉形象。

著名的三朝元老,汉臣配享太庙第一人张廷玉,人虽然没去,但也派人送了一份书柬前往,表达了自己的哀思。这种几乎全体大臣都出席,而且是以**身份参加的葬礼叫做“九卿会丧”。清朝礼仪规定等级森严,只有帝、后驾崩才使用“九卿会丧”。公卿以下,无旨一律不得会丧。黎民百姓更没有会丧之说,而俞君弼的葬礼明显僭越了。

这场高规格葬礼很快就被乾隆帝听说了,在震惊之余,乾隆也想知道这个俞君弼到底是谁,有什么能量来调动这么多**。于是,乾隆赶紧吩咐他的心腹大臣,京师九门提督、兵部尚书鄂善调查此事,鄂善办事雷厉风行,很快查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清代石匠画像。

原来,这位老匠户俞君弼给皇家干了一辈子,晚年凭借自己的经验和钻营已经混成了能给皇家提**的包工头,承办的都是皇家大工程。在当时,皇家工程可以和腐败工程划等号,里面的油水实在是诱人,参与工程的户部、工部,乃至内务府**,从中都能拿到分成,盖房修缮划拨10万两银子,八万两都能变成回扣,剩下的才是工程款。

不过,对于具体承办工程的工匠们来讲,反正也是水涨船高,那就尽量将工程的预算加大,领导们要回扣,我也不能亏待自己。俞君弼和工部打了一辈子的交道,几乎参与了每件工程的建造,几十年下来,积攒了一大笔家产,据说有上百万两之多。

而老俞这人一辈子无儿无女,旁系亲属和收养的义子就是最亲近的人了,人死后这么多家产怎么分,就是亲属和义子们所竞争的核心问题,他们都想找一些位高权重的人给自己站台,以证明自己是最合理的财产继承人。

慈禧太后的葬礼**。

其中老俞有个义子叫许秉义,这个人活动能力极强,跟清朝的各级**也有一定来往,为此他找到了当时朝廷的内阁学士许王猷,两个人是一个家族,有点血缘关系能说上话,许秉义就孝敬了许王猷不少钱财,请他在自己干爹出殡那天,前去主持这场葬礼为自己捧场,这就能显示出许秉义的后台硬,打消其他人争家产的想法。

看在族人和钱财的面子上,许王猷不仅爽快答应了许秉义的提议,还提出既然是壮声势,那不妨把动静闹得再大一点,许王猷朝中可有不少关系不错的同事,由许大人出面,把这些同事请到俞家吊唁,给许秉义捧场。

起初,许大人的建议没有得到多少同僚响应,大部分人认为这俞君弼不过是皇家的一位御用匠人,**有资格让我去亲自吊唁,但许王猷随后抛出撒手锏,正中百官的心窝,凡参加会丧的大臣每人给车马费五百至二千两银不等,并承诺帮许秉义夺得财产后另有重谢。

图为清代**俸禄待遇表。

讲到这,可能会有人问了,这些朝中大员为啥会为了区区几百两银子,甘愿屈尊祭拜一个老匠人?

其实,清朝统治者对**极其“抠门”,一品官一年的俸银才180两,后来雍正年间搞出养廉银制度,这笔钱也只是给地方**的,京官可没有这个养廉银待遇,大部分京官只能靠地方官的孝敬来维持日常开销。如果这个京官没什么实权,在妇联或是在海洋边界司工作,没什么拉拢的价值也就没人来孝敬。再说,钱这东西谁会嫌多?给钱参加一下活动站个台,不是什么丢人的事。

看看自己荷包,只走一趟便可得千金,再经过许王猷如此一宣传,满朝公卿又何乐而不往?于是,便上演出了这出“九卿会丧”的丑剧。

图为郎世宁所作乾隆元年画像。

鄂善调查完后,把此事的来龙去脉汇报给乾隆帝,皇帝大为震怒,堂堂朝臣为了黄白之物,竟然违制成群结队去向一名石匠叩拜,成何体统?!即便心中失望至极,可毕竟牵扯人员太多,如果都把他们一一查办,就没人给皇帝干活了。

于是,乾隆帝也只得草草发落,把行贿的许秉义,**的许王猷,和其他几个拿大头的按律惩处,许秉义和许王猷流放宁古塔,其他拿大头的革职遣回原籍,剩下拿外快走过场的通通高高举起轻轻落下。而在“九卿会丧”案中,鄂善工作做的全面到位,深得乾隆帝欣赏,赏赐紫禁城骑马。自雍正朝以来,这个荣誉只有六十五岁以上的权臣才有资格获得,一时间鄂善风头无两,成了众**开研讨会学习奋斗的榜样。

不过好景不长,仅仅一年以后,从前的“优秀员工”鄂善也遭到了**,说他在处理案件中**银子一万两,是老俞过继的孙子俞长庚送的,送鄂善钱就是为了扳倒对手,好让自己能继承百万家私。乾隆帝没想到这出戏还有彩蛋,知晓后深感震惊和痛心,亲自审问鄂善,等到举报内容一一坐实后,赐鄂善在家中自尽。

图为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的乾隆、和珅形象。

这起案件翻来覆去的提,乾隆也感觉到越查问题越多,赶紧了结这桩遍及朝野的丑事,下令不再追究其他线索。

这起“九卿会丧”案虽然结了,但也只是治标不治本。俞君弼为什么这样有钱?作为一名匠户,承接的都是朝廷重点工程,本应该精打细算,既然花的这么大手大脚,那其中有多少利润回扣?俞君弼敢明目张胆挖爱新觉罗家墙角,是如何摆平工部相关领导?为什么一个**的一句话能让满朝文武都去送葬,且大家对此事不以为耻,还都乐此不疲?

如果真的深挖严查的话,就像《大明王朝1566》中“改稻为桑”往上查查到了嘉靖帝自己,那还怎么查?可以说在乾隆一朝,“虽有重律,仅同空文,贪猥之徒,殊无畏惮。”直到最后豢养出和珅这种巨贪大蠹,聪明如乾隆帝,他不会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吧?不会吧?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未经授权 不得**。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end)

为啥现在中医治不好大病了,九个字告诉你答案

如今,许多人对中医疗效的质疑越来越多。他们普遍认为,现代医学的发展使得中医在 重大疾病方面失去了竞争力。然而,要真正理解为何如今中医 大病的效果相对较差,需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下面,我将以我多年的临床经验为基础,结合中医理论和古今名方,为您揭示其中的答案。一 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

康熙的一位女婿,挽救了大清,死后乾隆亲自祭祀他

康熙的一个女婿,名叫博尔济吉特 策棱,他是蒙古喀尔喀部落的首领,也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在康熙时代,北方的准噶尔汗国崛起,对清朝构成了威胁,而策棱成为了清朝对抗准噶尔的关键人物。策棱年轻时就被康熙留在宫中教养,成为康熙的女婿。他一直被康熙视为重要棋子,也被赋予了许多使命。康熙发现策棱忠心耿耿,而他的部落...

一夜清粉600W !财经大V为了隐匿身份豁出去了!

在数字浪潮推动下,粉丝经济如火如荼地发展,而近期网络空间的一股清新之风引起了广泛关注。这股风潮由被誉为 投资界风向标 的 天津股侠 掀起,他宣布了一项惊人的计划 对自己庞大的粉丝群体进行大规模的清理工作。这场清粉行动不仅是一个普通的数字游戏,而是反映出网络名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与粉丝之间的关系质量。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