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复兴之路,专访新西兰汉文化协会负责人“舒涵 Leyna”

2023-11-15 20:00:48 字數 6120 閱讀 5717

汉衣同泽网·(编辑 夏侯惇)

正值汉服复兴二十周年之际,全球仍有不少汉服团队和个人在推动汉服复兴与汉服产业发展的道路上默默前行。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汉服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多元化场景中,汉服产业链也在快速发展。在2023年11月14日下午3点,汉衣同泽网编辑部专访了新西兰汉文化协会负责人“舒涵 leyna”。接下来就跟着的角度一起来共享这位同袍的故事吧!

舒涵 leyna

舒涵,浙江杭州人;5年前到新西兰怀卡托大学留学,后毕业于奥克兰大学,自幼学习古琴和喜欢中华传统文化,2023年开始接触汉服至今,现在是新西兰汉文化协会的主要负责人。

专访进行时

夏侯惇:下午好,舒涵!

夏侯惇:不对,应该是晚上好了hh(新西兰比国内快了5个小时左右,新西兰已经晚上8点钟了。)

舒涵:哈啰下午好!也确实还算下午,毕竟还没天黑。

夏侯惇:好家伙,我们这现在七点多就天黑了。

舒涵:我们夏天的时候要9到10点才天黑,现在基本也得8.30往后才开始天黑,毕竟靠近南极纬度高。

夏侯惇:现在新西兰的冬天大概多少度哇!我们这最近12度,羽绒服都加上了。

舒涵:看南北岛?像我这边北岛奥克兰附近冬天大概是见不到雪,也就是4.5度的样子,主要是昼夜温差大。

夏侯惇:四五度,一定很适合明制汉服hh!

舒涵:其实说实话,我在这边还基本上没穿过羽绒衣,加个袄或者斗篷就刚刚好!我们冬天做活动的时候基本上是斗篷一裹,里面再穿一个厚的汉服。

夏侯惇:这个气候,爱了!

夏侯惇:舒涵是啥时候定居的新西兰嘞。

舒涵:我来新西兰其实不久,应该是2023年的样子,当时说实话没想到会留到现在。

夏侯惇:18年到现在,也有5年了。对奥克兰这个地方应该都挺熟悉了吧!

舒涵:奥克兰不大。讲真待两三年真的基本上都熟了,不过我刚来的时候确实不是在奥克兰,而是在哈密尔顿,就是边上怀卡托大区的中心,你可以理解为:如果奥克兰是上海,那哈密尔顿就差不多是杭州。就差不多开车两个小时,但是是另外一个大区的中心。

夏侯惇:相当于中间就隔了一个嘉兴市的距离。

夏侯惇:18年你是去哈密尔顿留学嘛!

舒涵:对呀,所以才说当时没想到会留下来。

夏侯惇:那边的居民对华人的包容程度怎么样?

舒涵:其实说实话新西兰本身是个移**家,所以还是挺欢迎新移民的。所以个人觉得总体来说相比那些老资本主义国家对华人包容程度还是要偏高的,但有时候也会有个人别极端情况,特别是疫情期间也确实出现了个别不太友好的声音。

夏侯惇:在你们组织汉服活动的时候,他们会愿意来参与体验嘛。

舒涵:新西兰主要来说有洋人、毛利人(本岛原住民) 印度人、华人,还有其他族裔。总体来说洋人会更愿意来参加我们体验类型的活动,毛利人也会有,但更多的还是去跟大家一起交流为主。

夏侯惇:愿意来交流了解,对汉服文化的推广也是有利滴。

舒涵:嗯嗯,那肯定是的!只是新西兰**对毛利文化的推崇付很高,毕竟是原住文化嘛。

夏侯惇:我在地图上看了下,到中国还需要经过澳大利亚。回家一趟,不容易呢。

舒涵:没有没有,能直飞哒!上海北京广州都有,明年杭州成都也会复航。

夏侯惇:6的嘞!

舒涵:最近开放了,我前两天在昆街(就我们这边主街上)看到了好多华人旅行团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还蛮亲切的,真的好久没看到了。

夏侯惇:也许这就是大家所说的“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吧hh

舒涵: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有点有点。

夏侯惇:说说你跟新西兰汉文化社团的渊源吧!

舒涵:我之前刚来奥克兰读master的时候和朋友聊天,聊着我喜欢汉文化,朋友就和我说奥克兰大学有汉文化社呀,你要不要去加。我寻思我在国内也喜欢汉服和这方面的文化挺多年了,不如去加一下,还可以认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后来因为学习还挺忙的 我也就是偶尔参加社团的活动。

夏侯惇:你朋友应该也喜欢汉文化,不然她怎么会这么关注汉文化社。

舒涵:其实当时真的很巧,她的舍友就是汉文化社的宣传。

夏侯惇:说到活动,舒涵在社团里有遇到过什么有趣的事跟我们分享一下?

舒涵:说句实话啊,这个事其实还蛮有趣的。我之前并没有想在海外做这个的,也真算是阴错阳差!

舒涵:直到我master最后一年,老社长毕业了社团换届,他把社团交给了一个kiwi asia华裔女孩。她从小在新西兰长大,当时我们并不知道那个女孩对汉文化的态度,某种意义上她只想拿这个名誉和职位为她以后铺路。于是她开始想着把汉文化社往类似于学生会的方向发展,并不着力于汉文化的推广,而是着力于我要办大活动,而且办的活动都是给洋人煮东西这种;她拒绝穿汉服,也不介绍宣传,只是一味的体量大。

夏侯惇:好家伙,这个女孩子把社团当成垫脚石了!如果一个领头人都不推这个东西,不认可这个东西,方向就会偏航了。

舒涵:他们说有没有可能能把老社长请回来和她好好谈谈,后来我们请回了老社长,结果这个女孩一直拒绝交流,最后出现了社团停摆。没多久这个女孩直接在社团会员群里说大家都不信任她,不想干了;毫无征兆,还给我们一纸诉状送到学校。

夏侯惇:这故事完全可以拍一部短剧了hh

舒涵:我们几个理事为了稳定社团,连夜写了中英文的公关文件,一份面相社团会员安抚,一份给学校解释情况。那个时候我们就开始发现了学校社团换届的弊端。

夏侯惇:换届的时候,又得重新选人、培训、磨合,这个我能理解你们。

舒涵:刚好盛夏姐,也就是昆士兰的社长找到我们说想做澳新汉文化联盟,但是作为学校类社团的不稳定性让她觉得不太好,她建议我们有可能的话注册一个社会性非盈利组织。加上我们早期就有这个想法,所以我们联合了前面几届的学校社团元老,决定注册汉文化协会。

夏侯惇:在外就需要抱团取暖嘛,盛夏姐和老社团元老们还是很有格局的。

舒涵:嗯嗯!真挺感谢盛夏姐的,一直支持我们做了很多事情。

舒涵:随着老社长本职工作越来越忙,所以日常运营工作和澳洲汉文化论坛的协会代表都是我去的,于是他就把锅甩给我了。

夏侯惇:这可遭老罪咯hh,痛并快乐着!

夏侯惇:所以,新西兰汉文化协会的前身就是奥克兰大学汉文化社!

舒涵:对,某种意义上是的,但是现在学校也还有汉文化社团在;我们密切联系,一个主校内活动,一个针对社会活动。

夏侯惇:这样也挺好! 舒涵在国内第一次接触汉服,是在什么时候哇。

舒涵:应该是12.13年,我记忆很深。因为我接触汉服没多久吧,就有了线上直播的汉服春晚和第一届西塘汉服文化周。

夏侯惇:今年是西塘汉服周11周年,算下来第一届是2023年左右的样子。我得说一声舒涵前辈了hh,因为我接触汉服才三四年。

舒涵:没有没有。我其实也算是断断续续,野袍子被收编hh

夏侯惇:舒涵和盛夏姐之前有合作过什么活动吗?

舒涵:开笔礼是我们澳新汉文化联盟一起做的呀,然后两次澳新汉文化论坛;这不是咱刚从澳洲回来嘛!

夏侯惇:选址都是在盛夏姐那边。

舒涵:第一届在昆士兰是盛夏姐,第二届在墨尔本是君临主办哒!我们几家轮着办,新西兰就我们一家,因为他们过来比较麻烦,我过去会更方便。

夏侯惇:墨尔本也有协会了。

舒涵:墨尔本的中华文化协会君临办了10年了啊。

夏侯惇:真不错!我们新西兰汉文化协会是什么时候正式申请注册的呢?

舒涵:去年年中吧?6月份,真的不长,奥大社团也已经10年了。

夏侯惇:协会也有一年多啦!

舒涵:时间过得好快!

夏侯惇:协会成立之初有遇到什么阻碍吗,比如政策、场地方面。

舒涵:政策还好,场地说实话我们到现在都没自己的场子,我们一直都是对外合作的。

夏侯惇:如果能找到一种和商家合作且能盈利的方式,社团就能稳步向前了。毕竟得有资金才能持续。

舒涵:嗯嗯,我们现在也基本上靠商家赞助,不过毕竟商家也看体量,体量大了他们才会愿意,我们还远远不够。

舒涵:这是我们上次的协会联动活动**!

夏侯惇:真不错,大家的服装和妆造都很精致!中间的那个小姐姐很适合大明风格hh

舒涵: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她是南澳阿德莱德的社长啊。

夏侯惇:那应该算是资深袍子了。

舒涵:嗯嗯,主要是我们这边大多数人都算是兼职,为爱发电,因为我们是非盈利组织。

夏侯惇:作为理事们,为社团付出了很多。

舒涵:我前两天还一直在说,我真的挺感谢我的团队的,能给协会一直支持,为爱发电。

夏侯惇:目前协会里面现在有多少爱好者啦。

舒涵:理事20,会员的话300+吧。

夏侯惇:一年时间,这个数据已经做的很成功了。

舒涵:没有没有,很大部分是因为社团原来的体量积累。

夏侯惇:现在协会会员里面有多少比例的原住毛利人呢?

舒涵:不瞒你说,我们这300基本上都是华人,偶尔有几个洋人。毛利人对本土文化保护的比较强,很少能接受我们的活动。

夏侯惇:大家都还是爱国的,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毛利人。

舒涵:对的对的。

夏侯惇:上个月汉上锦在成都的汉服雅聚,就有几位外国人来体验,跟大家一起拍照。他们能接受新事物!

夏侯惇:未来,协会有什么打算吗?

舒涵:我个人偏向是求稳,毕竟在海外做文化推广和国内其实还是有点不一样的。我们现在的打算是稳定的每季度输出自己的活动,然后多和其他社团或者商家合作,也是一种推广。

夏侯惇:线下看体量,线上看流量。我很希望新西兰汉文化协会能辐射到更多地方去,把汉服文化展现出来。

舒涵:嗯呐,我们也一直在努力让更多人加入我们,了解汉服文化。

夏侯惇:大家一起努力hh,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为爱发电的袍子,真的很感谢他们的付出。

夏侯惇:好家伙,一言不合一个半小时就过去了。

舒涵: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时间很快。

夏侯惇:今天占用了舒涵这么多休息时间,怪不好意思的。

舒涵:没事没事hh,大家也都是希望能够越来越好,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到中华文化啦!

不忘初心,与子偕行!汉服在消失百年之后重现街头,汉服从最初的不被人接纳,到现在出现在大家的各种生活和工作场景中,或许参与到汉服复兴中的每一位同袍对此都会深有感悟,或许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汉服故事。汉服复兴已走过20周年,还需要大家更加努力,还望更多小伙伴们一起砥砺前行。

新西兰汉文化协会简介。

新西兰汉文化协会是在新西兰当地注册的非盈利的组织,全称new zealand han culture association incorporated (50136492),nzbn: 9429051012953。

协会致力于在新西兰当地推广中华传统文化,日常活动中,以穿着中华传统服装(汉服)为主要符号,举办有关中华文化的传统活动,如汉服走秀、开笔礼、茶会、书法、雅集等等。

协会每个季度都会主办至少一次传统文化相关活动,也积极参与各个社会组织或是**相关职能部门组织的文化类演出或摆摊活动。希望通过精彩的活动能够让更多的中华传统文化走入当地社区,被更多社群所了解。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始称华夏。幽幽千年,熠熠华服。新西兰汉文化协会秉承文化复兴,衣冠先行的理念,将传统文化融入生活,着汉家霓裳,共同领略华夏风采!

图源: 新西兰汉文化协会负责人“舒涵 leyna”

伊朗 千年文明的复兴之路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简称伊朗,位于亚洲西南部,其复杂的历史 丰富的文化传统以及地缘政治重要性使其成为国际舞台上备受关注的国家。本文将 伊朗的漫长历史,从古波斯时代到现代伊斯兰共和国的建立,以及国家内外的重大事件和挑战。伊朗,曾被称为古波斯,拥有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多年前。在公元前世纪,古波斯帝国曾经...

沉睡的巨龙 华夏复兴之路

开篇 五千年的辉煌,华夏民族在历史的舞台上闪耀着璀璨的光芒。然而,历史的长河并非一帆风顺,华夏民族曾一度面临巨大的挑战。封建时期的伟业虽然磅礴宏大,但华夏民族在封建时代结束后却陷入了一段黯淡时光。然而,尽管曾遭遇波折,华夏民族始终保持着不屈的意志,他们的复兴之路早已开启。华夏的艰难时刻始于西方列强的...

中国男篮的辉煌复兴之路

篮球,作为一项热衷于竞技体育的人们喜爱的运动,一直以来都在中国有着广泛的关注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男篮经历了起起伏伏,但一直保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本文将深入 中国男篮近年来的发展历程,着重关注其复兴之路上的挑战和胜利。中国男篮,作为中国体育的象征之一,自世纪年代末进入国际篮坛以来,一直备受期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