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 共筑开放高地 共享发展机遇

2023-11-15 17:20:33 字數 3478 閱讀 8767

进博会国家综合展区内,总展览面积达2500平方米的中国馆引起各国来宾的关注,大家纷纷打卡拍照。

本届进博会上,中国馆设立了“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成就展”,一条采用数字孪生技术、裸眼3d技术打造的传统水墨风格的时光隧道,全景呈现自贸区十年的建设历程,彰显自贸区蓬勃生机与活力。

11月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圆满闭幕。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齐聚展会,750多个交易团报名入场采购,规模创历史新高。

六年来,国内外企业在进博会上推出约2440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彰显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及全球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以进博会为窗口,中国正在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与世界携手共创更美好未来。

新时代,共享未来。今年,进博会释放出哪些重要信号?

开放脚步不停歇

国家综合展是本届进博会颇引人注目的展区。中国城市报记者走访了解到,中国馆作为其中最亮眼的一个展馆,面积达2500平方米。工作人员介绍说,今年中国馆展馆面积创历届之最,“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提供新机遇”的主题,意在重点展示我国推进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成果。

2023年恰逢中国设立自由**试验区十周年(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在本届进博会上,中国馆专门设立了“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成就展”,一条采用数字孪生技术、裸眼3d技术打造的传统水墨风格的时光隧道,全景呈现自贸试验区十年的建设历程,彰显了自贸试验区的蓬勃生机与活力。

中国城市报记者了解到,10年间,中国已形成21个覆盖东西南北中的自贸试验区,通过多元化合作、差异化探索、数字化应用等,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

2023年,21家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占全国18.1%的外商投资和17.9%的进出口**,并向全国复制推广302项制度创新成果,形成了改革红利共享、开放成果普惠的良好局面。

十年砥砺前行,十年春华秋实。2023年中国(上海)自由**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以来,自贸区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已成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名片。2023年金秋时节,上海自贸区与“一带一路”倡议共同迎来“双十年”,上海自贸区承载着为全国更高水平开放探路的战略使命,通过一系列首创性制度创新,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日益发挥出服务“一带一路”的桥头堡功能。

上海自贸区在深化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升航运资源配置能力方面,助力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连续13年世界第一。上海航运市场开放力度不断加大,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国际航运中心,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走访位于东海大桥以南的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时,码头工作人员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这里总用地面积223万平方米,共有7个集装箱泊位,岸线长2350米,设计年通过能力为630万标准箱。不仅如此,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是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百分百“中国芯”、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集装箱码头。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以下简称上港集团)尚东集装箱码头分公司是该码头的运营主体。

进博会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集中亮相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上港集团不仅是上海自贸区建设的见证者、亲历者,还连续六届全力支持保障进博会海运展品出入境、港口提货等物流环节顺畅,为进博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安全、有序、便捷及高效的港口服务保障。

*、物流、商流从海上纷至沓来,中国一直致力于让自身大市场成为世界共享的大市场。

科创走廊蓄能量

2023年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上,**总书记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2023年,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纳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标志着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从秉持新发展理念的基层生动实践上升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平台。

大道众行远,携手启新程。备受关注的第六届进博会2023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要素对接大会同期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会上,g60“一廊九城”同向同行、共赴未来,立足“三先走廊”战略定位,围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赋能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主题,深刻把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和底层逻辑,着力技术逻辑、市场逻辑和治理逻辑的有机统一,聚焦“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和“从0到10”的全过程创新突破,把强化区域创新协同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做实机制、放大效应、打响品牌,携手共筑科技创新策源地、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共育国际一流创新生态,合力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走廊和重要创新策源地,勇当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为更好服务新发展格局和国家战略作出g60新的更大贡献。

采访中,中国城市报记者听到最多的声音就是,发挥科创要素集聚效应,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

如何推动更多高端科创要素走进g60、汇聚g60,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据介绍,沪苏湖高铁预计于明年竣工,松江新城与长三角城市之间联系将更加紧密。

更多信息显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松江当前正积极推进国际多式联运物流枢纽建设,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跨区域资源配置与辐射带动能力,这些举措将更好支撑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延伸产业链、打造**链、提升价值链。

放眼未来,g60国际化布局会进一步拓展和完善,在做深走实4条国际班列的基础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将以松江国际多式联运枢纽为始发站,以沪昆铁路、沪昆高速为纽带,直通云南省磨憨、磨丁口岸,深入东南亚腹地,推进亚太跨区域资源高效流通和配置。

此外,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还将与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和上合示范区开展高水平开放合作,为共建共享国家战略重要平台、共育国际一流科创生态提供强有力支持,促进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创生态建设。

文化互鉴促交流

进博会人文交流活动展区向来是充满文化气息、生活趣味的区域。这里有来自西班牙、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韩国、新西兰等国和中国31个省区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中国金币集团***带来的丰富多彩的展演内容。持续放大进博会人文交流平台作用,为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提供了舞台。

聚八方来客,览瓷都风采。在景德镇展台,中国城市报记者看到了许多海外游客围观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色釉瓷、雕刻瓷等各具特色的手工制瓷及国礼用瓷,无不发出惊叹声。

在海口人文展馆,一些游客在品尝了椰雕、清补凉、海南鸡饭等富有海口文化特色的产品后感叹:“这一口下去很‘海口’!”而添加了生活化美感的文创工艺作品椰雕棋盘,更是吸引不少参展商及游客驻足观赏。

动态**展示与静态美陈结合是海口人文展馆的一个创新展示形式。为了打造科技与人文风情相结合的展区效果,海口人文展馆设置了沉浸式互动体验区、品牌文化展示区、优质旅游商品展示区、活动直播间和合作洽谈区等多个特色功能区,将“入海口”搬到进博会。

在陕西国家级步行街老字号展区和城市会客厅展区,以“品味三秦·魅力陕西”为主题的陕西老字号展区呈现出的是悠久的历史风貌。一入展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唐代飞檐斗拱的建筑造型,中国红与古铜金的搭配相得益彰,现代数字技术铺开长安盛世街景长卷……一派物阜民丰的繁华城市面貌,配合现场精彩有趣的互动演绎节目,为观众打造出了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三秦文化消费场景,向全球展现了陕西品牌的厚重历史与独特魅力。

让记者和许多游客颇为感触的是,进博会搭建的国际交流互动平台,让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以最好的姿态向全世界展示和传播,不仅提升了公共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还培育出更多新国潮品牌,充分展现了地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丰硕成果。

*:中国城市报记者 胡安华文图。

共赴东方之约 共享发展机遇(进博会观察)

本文 人民 本报记者 李晓宏 杨 迅 韩 硕 龚文静。人民 年月日 第 版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月日至日在上海举办。东海之滨,黄浦江畔,四叶草 再迎八方来客。作为世界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受到国际社会普遍欢迎与认可。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各界人士纷纷表示,...

进博会 中国机遇,全球共享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开放与共享,激活全球发展新动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每一届的盛大召开,都为全球的 往来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年的进博会,又一次如期而至,为世界展示了中国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和成果。进博会是一个展示新品的舞台,也是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在这里,各国企业...

进博会 全球盛宴 共享开放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作为一个重要的国际 平台,今年的第六届进博会在上海市开幕,以 新时代,共享未来 为主题。进博会依托中国大市场优势,在国际采购 投资促进 人文交流 开放合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自第一届进博会以来,其影响力和规模不断扩大。今年的进博会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