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工资不能是“加量不加价”!

2023-11-15 21:05:53 字數 1257 閱讀 8147

教师工资不能是“加量不加价”!

近来,社会对中小学教师负担问题的关切日益加深。为深入研究如何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学任务,光明**记者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所课题组共同展开了一项专题调查,覆盖全国12个省(市)。

此次调查发现,中小学普遍存在着课后服务工作量核定标准不明确、补偿政策不完善的问题。一些地区将课后服务费与公务员工资进行比较,导致教师需要承担更多任务以维持与公务员工资相当的水平,这被视为“加量不加价”,许多教师对此感到不满。

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尽管在2023年,国家教育督导部门对这一法规进行了全面推行,但此次调查结果显示,要持续保障“不低于”依然面临多重挑战。

具体而言,部分地方存在执行“不低于”政策的歪曲问题,以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为由,让教师承担大量非教学任务,并模糊加班与本职工作任务的界限,导致教师超负荷工作,极大地损害了他们的休息权,增加了职业疲劳感,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不利。

调查显示,60.8%的受访教师认为各类检查考核、创建活动、综合督导、评估验收等非教育教学工作量“明显增加”或“增加”。在“最想减轻的工作”中,排在前五位的包括迎接各项检查、编写各种教育教学之外的材料、参与各种评比和比赛、课后服务、家长工作等,绝大部分属于非教育教学事务。

以课后服务为例,“双减”要求各义务教育学校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课后服务,但一些地方将课后服务任务交给教师,并纳入绩效考核。这导致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校时间大幅延长。调查显示,有的班主任每天在校时间超过12小时,而报酬并未相应提高。

事实上,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属于“加班”,理应尊重教师的自主选择权,并为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提供合理的加班报酬,以维持课后服务的可持续性。长期“加量不加价”必然损害教师的积极性,还可能因加班而影响到本职工作,难以实现“双减”政策的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加量不加价”,要保障“不低于”政策本身也面临新的挑战。近两年来,一些地方因经济下行压力和财政困难,“不低于”政策的执行出现滞后和教师工资被扣留的问题。这需要强化对地方**执行“不低于”政策的监督,通过有力的监察制度防止地方对“不低于”政策进行打折扣和歪曲执行。

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并采用尊重教育规律的教师管理与评价体系,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为此,不仅要严格执行“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政策,还要坚决改变给予教师非教学任务“加量”而“不加价”的趋势,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推动教师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发展。

“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不能是“加量不加价” 新京报快评

不能以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为由,给教师布置大量非教学任务。学生在美术教师指导下,学习非遗课程。新京报资料图。文 熊丙奇。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小学教师负担问题广受社会关注。为此,光明 记者会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所课题组,在全国个省 市 展开了一次专题调研,对如何减少中小学教师非教学任务进行了...

工作加量不加价,你是否也曾憧憬过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

灵魂似乎被无形的枷锁束缚,日复一日的工作总是不变的重复,任务繁重且没有尽头,如同无边无际的海洋,深不见底。老板的声音在耳边回荡,不断强调着工作的量和价值,却忽视了我们的内心感受和需求。你是否也感觉到,老板给的任务永远是无上限的加量不加价。心中多少次回荡着许巍的歌声,渴望着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那种自由...

教师工作量增加,寒假也不再轻松,引发家长担忧

教师工作量增加,寒假也不再轻松,引发家长担忧。教师队伍的发展离不开人民教师群体的提升,人社部国教司逐步提高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和我国发展的需要,确保人民教师的社会地位不低于现行公务员平均水平,基本工资和社会福利发放额度每月不低于现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与时俱进,我国的教育政策不是一成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