遴选考试真的不难,难的是把备考看通透

2023-11-09 13:05:02 字數 4532 閱讀 6092

写在前面:

遴选考试其实就是一把机关锁,结构很精巧,之所以觉得备考困难是因为视野限制难以观其全貌,实际上只要能找到锁眼,一捅就开。

最近写年终总结,回顾大半年的部wei工作经历,发现自己对遴选有了些新的认识,就想抽出空来说一说我对于遴选的体悟和想法,给大家提供一条新的备考思路。

对于今年的遴选考生来说,这篇经验分享有点姗姗来迟,但对于想参加明年遴选的朋友来说,刚刚合适,闲言少叙,开始吧。

一、丢掉书生气

书生气就是学生思维、应试思维,说的大一点就是不能从学生的身份认同中走出来,没有服务者、工作者的意识,说的小一点就是不会动脑子,不懂得灵活变通。

遴选从表面上看和申论差不多,但实际上差很多,申论和语文当中的阅读理解很像,考的是最基本的文字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但遴选考的是实打实的工作能力,遇到事情该怎么办,怎么去抓重点,怎么总结经验,怎么学习,怎么进步,这些都不是靠模板能够概括的,都不是靠书生气就能解决的。

只要看过近三年**遴选试卷的人肯定明白我说的什么意思。材料分析,近三年的考题都在躲着热点走,几乎避开了所有机构的**,去年还考过一个电视问z稿,考试结束,**里的人都在叫苦。大作文,近三年就没有考过一次策**、议**,全部都是事务性公文写作,会不会办事,会不会写材料,阅卷人一眼就能看出来。

所以说,从应试思维中走出来多看看吧,平时工作用点心,平时群里发的文件多看看,平时安排的学习任务要认真对待,不要去想那些没用的模板了,抄作业考不出好成绩,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是不变的铁律!

二、材料分析的正确解法

遴选的材料都比较长,动不动就是好几千字,问题又都比较具体,和申论相比难度要高一个台阶,但是只要掌握了方法就会发现,材料分析都一个样,找对思路,一捏一个准。

1、从题目找角度

我刚开始备考那会,对题目不够重视,都是扫一遍就开始读材料,相信很多朋友和当时的我一样,受申论考试经验的影响,觉得分数都在材料中藏着,但其实有些拿分的方法就在题目当中藏着,审题不认真,就会漏掉很多分数。

举个例子吧,19年的中y遴选,停车场那道题,原题是:

为缓解停车难问题,w市拟召开立体停车库专题会议,你作为z府工作人员,请你就进一步加强w市立体停车库建设工作提出建议,供领d参阅。

这道题绝大多数人的答题思路都是有啥写啥,材料中有什么问题我就提出什么建议,这个思路对吗?对,但漏掉了一部分。

回到题目,材料里已经做了“规划”,搞了“试点”,还咨询了“专家意见”,那我们在审题的时候就得站在实际的角度考虑一下了,这个会明显是为了推进工作而开的,具体问题该如何解决根据专家反馈来就行,除此之外,是不是还得提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是不是应该从受众、企业、z府三个方面制定改进方案?

以上这些都可以是回答的一部分,答题的时候也不用答的太细,要有概括性,领d是把握大局的,细节是下属来抓的,所以你看,这道题看起来是在考对策建议,实际上连归纳概括能力也考到了。

类似的题目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只需要多读两遍题目,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好好思考一下就行。

记住:材料大部分都是命题组四处找的,但题目却是原创的,把题意审清,才能找对答题的方向。

2、从资料找内容

首先声明:遴选材料不包含所有得分点,有些题目需要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比如分析评价题,需要用到自己对z策理论的了解;还有些题目需要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比如工作思路题,搞个调研,写个会议提纲什么的。

开始聊方法之前请大家想一想:

为什么遴选的材料长?

我个人认为这是因为工作需要,我是上岸以后才体会到材料岗的不容易,那些简单的通知还好,怕就怕写一些提纲、讲话稿,需要查阅的资料非常多,涉及到数据必须保证准确无误,想要不加班只能“快”,遴选也一样。

如果一字一句地去读,答题时间肯定不够用,这里分享一个我从姜宇遴选全课学来的剖析方法:粗中有细。

具体来说呢就是快速浏览一遍,划出关键词、观点句、主旨句,不要求记得有多清楚,只需要读完一段话能概括出段意就行,现在我读材料也是,时间紧的情况下我会直接去扫对应的关键词句,只要能抓准重点,读材料的目的就达到了。

至于哪些词句是关键词句,这个要视情况而论,单论遴选的话,就像姜宇遴选中讲的那样:讲实际情况的段落,具体困难/问题就是关键句,这些需要总结提炼;讲理论经验的段落,那些看起来对仗工整的词句一般是概括好的,画出来就行;讲专家意见/群众反馈的段落,他们说的话就是重点,这也需要提炼。

至于怎样提高阅读速度,我只能说多多练习,练的多了,对文字的敏感度就高了,这点没有捷径可走。

3、用逻辑串要点

找完得分点,还得组织语言,按照一定的逻辑把它们串联起来,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

什么样的钥匙开什么样的锁。

我当时不止一遍听到姜宇遴选的老师强调:组织答案的时候,逻辑和语言都要根据具体题目来,就比如我刚刚提到的停车场那道题,给领d参阅的意见就是得提纲挈领,但是换个场景,解释给群众听,就得通俗易懂。

同样的逻辑放到工作思路题的时候就又不适用了,姜宇遴选的老师讲这种题目的时候都是强调抓重点、有重心、关注细节问题、不起高调,实事求是地把工作思路讲清楚。我还记得老师当时还举过好几个工作实例来辅助理解,就是在那之后,我做工作思路题才不犯迷糊了,之前一直套模板答题,读起来很僵硬。

总而言之一句话:多站在工作实际的角度考虑问题,组织答案的时候要考虑到站位、受众等多个因素。

三、如何在工作中锻炼材料写作能力

说完材料分析再说说事务性公文写作吧,这以后应该会成为遴选笔试的一种趋势,毕竟这比策**更实在,更能测出考生的真实水平。

1、素材积累每日打卡

每个人刚开始的时候都会觉得材料难写,憋半天憋不出来一段话,这其实就是肚子里面没有素材,没有素材思路就续不上,材料就写不出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把材料写好,就得学会攒素材,把一些实用性强的四字词语、五字短语、六字“真言”都记录下来,平时遇见好文章就“藏起来”,没事的时候拿出来品一品,写材料的时候拿出来借鉴借鉴,时间长了,你的就变成了我的,下笔写材料的时候这些“藏货”就会自己从脑海中跳出来。

积累途径包括但不限于:报刊(比如人m**)杂志(比如求是和秘书工作)、官网(比如新h网,目标单位官网)、内网(主要是搜集讲话稿和活动报道)

积累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俚语谚语、理论解读、真实案例、讲话内容、金词金句。

2、由易到难慢慢来

凡事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写材料,一定不能眼高手低,就从最基础的通知、汇报、决定开始写,写的时候除了注意格式以外还得注意一些细节上的问题,比如错别字、标点符号、歧义句,这些都是不能出现在公文当中的。

什么时候感觉自己法定公文练的差不多了,可以开始写一写提纲、讲话稿这种事务性公文。

这种文章类型和一般的公文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适用场景不一,从语言到结构都没有统一的定式标准,需要自己拿捏尺度,把握分寸。平时参加领d讲话一定要注意听,会后尽量把讲话稿搞到手,好好研究一下怎么开头才能振聋发聩、怎么用词才能让文章生动起来,这些都是要靠自己揣摩和思考的。

3、自己写,自己讲

这是我改讲话稿的小窍门,平时写完一篇讲话稿我都会自己读一读,录个音,然后自己听一听,切实感受一下效果怎么样,这样能精准定位写的不好的地方,能为后续修改提供很多便利,个人感觉还蛮实用的。

四、最后说几个常见问题

关于选岗,我的建议是找合适的,不要找喜欢的。报名的时候搜集一下岗位信息,了解一下岗位的工作日常,结合自身学历背景以及工作经历多多权衡。

关于学习时间不够的问题,我觉得唯一的解就是见缝插针,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但是不能因为学习耽误了工作,遴选归根结底是在选能办事的人才。

关于如何跟领d沟通,我觉得应该以诚相待,有了想法就去沟通,不要瞒着,沟通的时候呢,多讲讲现实层面的原因,不要大谈理想,没有意义。

其他的我暂时想不起来了,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留言,我看到一定会回的。

好了,就这么多吧,如果对你有用的话不妨点个赞再走,算是对我的鼓励啦。

#姜宇遴选全课#

公务员考试难不难?为什么90 的考生考场上做不完?

编辑 星眸信息网。星眸信息网。公 一直以来都备受瞩目,它代表了职业稳定和优厚的福利待遇,是许多人追求的梦想。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考生开始面临一个艰巨的挑战 考试难度的不断提高。数据显示,多达 的考生在考场上难以完成所有的题目,这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担忧。公 一度被认为是进入 机构 拥有稳定...

雅思考试难不难?过来人说说我的真实体验

雅思考试,即国际英语语言测试系统 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 system 是许多留学生 移民申请者以及职业人士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考试。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雅思考试到底是难还是难易,一直是备考者们关心的问题。那么,雅思考试难不难?在本文中,我们将 雅思考...

雅思考试难吗?说说我的真实看法!

大家好,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雅思教师,我经常被学生们问到一个问题 雅思考试难吗?这个问题其实很有趣,因为它涉及到我们如何理解 难度 这个词。对于一些人来说,难度可能意味着挑战和压力 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难度可能只是他们需要克服的一小部分障碍。那么,让我们一起来 一下这个问题吧!雅思考试难吗?现在开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