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坟前三不留 屋后三不种”是指啥?

2023-11-26 04:00:15 字數 1163 閱讀 9442

有一句很古老的俗语叫“坟前三不留,屋后三不种。”来看一下说的分别是哪些东西,然后对今天的生活还有没有什么价值?

过去在祭扫的时候有句俗语叫“坟前三不留”,有哪三样东西不能留下呢?传统的上坟祭扫要准备酒食供品、香烛,还有鞭炮,很多人祭拜完成以后转身就走,其实这是个错误的做法,因为你光完成了祭,而忽略了扫,扫就是清扫整理。

首先要注意的是不能留烟火,比如点燃的香烛,或者燃放未尽的鞭炮,都有可能引发山火,所以一定要确认烟火完全熄灭。

其次是不留垃圾杂物,要对祭拜产生的垃圾进行清扫,按照过去的说法,坟头要保持清洁,才不会有污浊之气影响这家人的运势。

最后第三样是不留杂草灌木,特别是清明节又叫扫墓,坟墓周边的杂草灌木会遮掩坟墓,发达的根系还有可能破坏墓葬的完整。

总之,古人“坟前三不留”的说法不光是出于对所谓风水的迷信,更多的其实是表达对逝者的一种尊重。

屋后三不种”——是住家的房子后面不能种三种树,分别是桑树、杨树、柏树。

桑树在古代是一种很重要的经济植物,桑农主要靠养蚕生活,但是房屋周围一般不种桑树,因为桑的谐音是“丧事”的丧,古人比较忌讳,认为不太吉利,所以屋后不种桑也成为一种民间默认的规矩。

其次就是杨树。杨树俗称鬼拍手,因为它的树叶比较大,风一吹会发出很大的声响,影响人的休息,而且它的木质不太坚韧,在狂风暴雨的天气容易折断,对房屋造成破坏,存在安全隐患。

最后就是柏树。柏树是常青树,一般栽种在墓地,寓意万古长存,有的地方还用做棺木,因为和死亡有很多联系,所以古人也忌讳在住家的周围栽种柏树。

屋后三不种”还有很多种说法,比如说不种梨树和杏树,梨树寓意分离,而杏树则被认为栽了以后树旺人不旺。总之,各地的风俗习惯都不同,但反应的都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的无非是一个吉利而已。

俗语 上坟三不带,福禄自然来!哪三种东西不能带,有啥讲究吗?

中国的礼仪文化蕴含丰富内涵,许多物品和符号都承载着特定的象征意义。在中国文化中,人们遵循着特定的规矩与习俗,无论是面对婚礼 葬礼 成年礼还是传统节日。在这些场合中,人们喜欢选择具有吉祥寓意的物品来装饰自己的生活空间或者赠送给亲朋好友。比如春联 福字 龙凤麒麟等,都蕴含着美好的祝福。就连食物也是如此,...

俗语 上坟三不带,富贵自然来!哪三种东西不能带,有啥讲究吗?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礼仪之邦,从西周时期开始,一直到现在,从统治阶级到普通百姓,已经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礼仪。上了岁数的人可能还记得,不管是办喜事,办丧事,都是有一些礼节和规矩的。在某些特殊的日子,比如清明节 中元节等,我们都要去扫墓,但有一个我们经常会忽视的节日 寒衣节。寒衣节是在阴历月日举行的,也叫 ...

俗语 上坟三不带,富贵自然来!哪三种东西不能带,有啥讲究吗?

寒衣节,一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忽略的节日。你是否曾听说过这个节日呢?相信很多人对它并不熟悉。在中国自古以来,礼仪文化一直占据重要地位,而寒衣节便是其中的一部分。寒衣节是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也被称作 秋祭 或者 祭祖节 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的妇女们会在这一天拿出棉衣,送给戍边或在外服役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