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 开局占尽先机的齐妃,为什么最终落得自尽的结局?

2023-11-15 20:35:51 字數 4511 閱讀 3944

笨拙而可爱的齐妃能够在危机四伏的后宫中生存那么长时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皇后一直在保护她。

然而,皇后对她的保护是有前提条件的。如果她不听,那么就会影响皇帝的决策。首先,她需要服从命令。其次,她需要有所贡献。

当齐妃开始在三阿哥的面前诋毁皇后时,三阿哥又提及他继承了皇位,并希望将齐妃尊为“圣母皇太后”..

在皇后的眼中,齐妃的行为已经变得不守规矩、效果不佳。

因此,皇后突然产生了消除齐妃的念头。

虽然消除齐妃是件简单的事,但想要充分利用齐妃这个“废子”的价值,并同时解决“叶澜依”的问题,单靠皇后一个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在“让齐妃走上绝路”的事件中,除了皇后,还有两位被称为“大佬级”的重要人物参与了进来!

01、当“演员”登上舞台时,齐妃陷入了困境。

首位达到“大佬级”的角色便是太后。

甄嬛传》共有51集:

在寿康宫之中,太后、皇后以及齐妃携带他们的仆人共同前来赏鱼。

这个角色的组合,给人一种有些不寻常的感觉。

尽管太后和皇后在私底下经常有面对面的交流,但太后和齐妃之间的接触却一直很少。

这一次,太后在命令皇后赏鱼的同时,并没有叫其他的妃嫔,而是仅仅叫了齐妃,不管怎么看,都好像是在为齐妃设下陷阱。

然而,天真无邪的齐妃并不这么认为,她可能误以为太后特别看重她,因此,在这场戏的整个过程中,齐妃都保持着一种轻度的兴奋状态,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话多”。

在观赏了短暂的鱼之后,太后特地叫来了苏培盛,并向叶澜依询问:“哀家向你询问,这位新人已经进宫了吗?”

太后的这句话让人感到非常意外,甚至狡猾的苏培盛也显得非常尴尬,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此刻,皇后故意询问:“这是哪位新人?为何我对此一无所知?”

太后对皇后的评价是:“皇帝认为你是个有德行、性格好的人,只会支持而不会反对。因此,任何人都敢进入皇宫。”

太后与皇后之间多次的交谈,目的是为了强调一个核心议题:在叶澜依的问题上,皇后实在是束手无策!

紧随其后,太后深情地表达了她对叶澜依的强烈反感,她不仅批评叶澜依的出身低微,还反驳了皇帝的建议,不允许她在养心殿偏殿暂住,反而给予了她一个相对偏僻的地方——春禧殿。

太后如此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她日常行为中那种面不改色、喜怒无常的风格是截然相反的。

太后之所以表现得如此异常,是希望即便是笨拙的齐妃也能明白:她并不喜欢叶澜依!

这使得齐妃误以为,尽管她可能伤害了叶澜依,但太后不仅不会反对,反而可能会表示支持。

从后续的情节分析,齐妃似乎被太后和皇后的计策所迷惑。

在她让翠果为叶澜依提供了有毒的红枣汤之后,她在皇后的面前跪得笔直,完全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恐惧。

原因在于:她深信,她的行为不仅是为了满足皇后的期望,同时也是为了给太后带来安慰。

02、共同的利益团体。

如果皇后想要消除齐妃,目的是为了防止新帝登基后权力的流失,那么太后和齐妃之间就没有仇恨,为什么要陪皇后演这样一出戏呢?

这样的情况发生是因为,在处理叶澜依和齐妃的问题时,太后与皇后实际上是基于共同的利益。

皇后之所以不希望叶澜依生下孩子,是因为她只希望三阿哥能够继承皇位,而不是希望其他妃嫔有其他孩子。

太后不希望叶澜依生孩子,这背后有更为复杂的缘由。

首先要提的是,叶澜依是百兽园里的驯马师,她的行为十分粗暴。

假如真的有了阿哥,并且阿哥的性格与母亲相似,那么这可能会对皇室的血统产生不良影响。

再者,皇上对叶澜依的迷恋程度极高,以至于他对她的每一个请求都能毫不犹豫地答应。

如果叶澜真的生了孩子,那么皇上肯定会对她的孩子倍加宠溺。

叶澜依本身具有冷漠和高傲的性格,与她相处并不容易,太后和皇后都无法对她施加控制。

到那个时候,乌拉那拉氏与乌雅氏的未来变得令人担忧。

最终,太后内心深处有一种难以战胜的阴影。

在那个时代,作为德妃的太后并没有得到先帝的特别宠爱。不论是最初成为辛者库贱奴的八阿哥额娘,还是行为嚣张的温僖贵妃,亦或是曾经得到先帝宠爱的舒妃,她们都曾是她的有力竞争者。

后来,太后发现华妃身上有温僖贵妃的影子,因此对华妃采取了各种手段,不允许她生下孩子。

他还曾把甄嬛与舒妃相提并论,并对甄嬛进行了一番严厉的批评,不允许她有任何的宠爱。

这一次,太后从叶澜依身上再次嗅到了八阿哥额娘当年的气息,回想起八阿哥与皇帝争夺皇位的危险,太后怎能不感到一阵心悸?

又怎会愿意让叶澜依生下一个孩子呢?

尽管太后对齐妃并没有任何的畏惧。

然而,在叶澜依平的时代,她与外界的互动非常有限,因此想要对她采取行动变得异常困难。

那碗具有终身避孕功效的“红枣汤”,太后或皇后绝对不应该亲自送去?

如果这件事必须由一个人来完成,那么笨拙的齐妃绝对是一个合适的选择。

然而,皇后利用这个机会逼死了齐妃,这可能是太后也未曾预料到的。

03、名为“隐藏大佬”的人物露面了。

如果想让齐妃成为“替死鬼”而不伤害他人,仅仅依赖太后和皇后是不足够的。

皇上在得知叶澜依遭遇不幸后,立刻赶往春禧殿,希望能尽快派遣人员将齐妃召唤过来进行询问。

假如齐妃在没有受到皇后的严厉批评的情况下,轻率地去见皇帝。

考虑到她直率的个性,她肯定会揭露皇后的罪行!

尽管皇上可能对齐妃的言论持保留态度,或者为了维护皇后的尊严而对齐妃采取了某些措施,但这无疑会导致帝后之间的关系出现裂痕。

幸运的是,在这个决定性的时刻,张廷玉大人请求见面!

张廷玉大人出现在这样的时刻,真的仅仅是一个偶然的巧合吗?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楚张廷玉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在甄嬛进宫之前,年羹尧因其显赫的战绩和华妃在宫中的宠爱,张廷玉便以婉转的方式提醒皇帝,要警惕功臣因得宠而变得傲慢。

之后,皇帝决定对年羹尧进行整顿,并询问了张廷玉关于年羹尧在京城的表现如何。

张廷玉如实地告诉了大家,没有任何隐瞒。

在鄂敏试图陷害甄远道的过程中,张廷玉以甄嬛怀孕为理由,劝告皇帝不要急于处理甄远道,而应该适当推迟。

当皇帝身体状况严重恶化时,张廷玉并不支持六阿哥继续统治,他还表示:“主少母壮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在《甄嬛传》的续篇《如懿传》里,张廷玉也有参与演出。

在老年甄嬛逼迫宜修结束自己的生命后,张廷玉紧紧咬住她不放,但如懿勇敢地站出来为她作证,帮助已经成为太后的老年甄嬛摆脱了困境。

根据张廷玉在这些事件中的行为,她既不属于华妃,也不属于甄嬛,更不是皇后。

那么,他有可能是太后的一员吗?

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这并不是真的。

然而,太后的地位决定了她与皇后相比,具有更为宏观的视野。

这种被称为“大局观”的观点涵盖了“为皇嗣好、为皇上好、为朝廷好”的多个方面”。

因此,张廷玉所做的诸多行为,都与太后的观点相吻合。

例如,建议皇上推迟对甄远道的处理,从皇后的视角来看,张廷玉成为了“灭甄计划”中的障碍;然而,在太后的眼中,张廷玉始终致力于守护皇嗣,他是一位难得的忠诚之臣。

张廷玉与太后在观念上的共鸣也体现在“防止叶澜依怀孕”这一点上:张廷玉是一个忠诚而又有些刻板的人,他肯定与太后持有相同的观点,不希望像叶澜依这样行为**、行为出格的人,为皇帝生下孩子,从而污染皇室的血脉。

南方的水灾确实非常严重,但张廷玉前往春禧殿请求见皇帝的最大原因可能是:皇帝离开春禧殿后,皇后派人去找张廷玉,欺骗他说,让他去找皇帝讨论,转移皇帝的注意力,以保护齐妃!

在张廷玉的心目中,叶澜依仅仅是一个地位低微、容易迷惑君主的粗野少女,而齐妃则是三阿哥的亲生母亲。

皇后之所以请他协助齐妃,也是因为她内心充满了慈悲。

他有何合理的理由来拒绝?

在“将齐妃推向绝境”的事件中,太后与张廷玉很可能都成为了皇后操纵的棋子。

尽管如此,这并不妨碍他们两人作为“大佬”的身份地位。

对于太后来说,无需多言,但对于张廷玉来说,尽管他是三朝的重要大臣并且行事保守,他仍然展现出罕见的忠诚和清廉。

如果不这样做,那么在《甄嬛传》这部作品中,年羹尧、隆科多、甄远道和瓜尔佳额敏都遭遇了失败,张廷玉也不会是唯一一个能够安然去世的人。

《甄嬛传》,敬妃背叛,甄嬛为什么还要再次将胧月送给她抚养?

甄嬛回宫,想接回亲生女儿胧月,敬妃不舍,背叛甄嬛。两人都是慈母之心,爱女心切,一个想继续拥有,一个想接回补偿,而她们又生怕对方生出嫌隙之心,不能坐下来平静地沟通。其实主要是谁都不想退一步,放下自己,成全对方。端妃曾郑重提醒甄嬛,敬妃的心不安啊!但甄嬛的重点没有放到让敬妃心安这件事上,拖延之下,才造成...

甄嬛传 为什么安陵容的床,比华妃的都要宽大?原因太羞耻!

安陵容作为甄嬛传中的一个角色,她没有显赫的家世,也没有贴身婢女和漂亮的衣服,这让安陵容感到自卑。进入宫廷后,安陵容常常是孤独一人,因为她没有背景,并且面对宫廷中的权力斗争。尽管安陵容后来成为皇后和华妃的对手,但是她仍然常常受到欺负。甄嬛和沈眉庄初识安陵容时对她关照有加,但安陵容后来帮助皇后对付甄嬛,...

为什么说《甄嬛传》中的浣碧比《延禧攻略》中的尔晴更聪明?

在众多电视剧中,甄嬛传和延禧攻略都是备受观众喜爱的作品。其中,浣碧和尔晴是两个备受争议的角色。本文将 为什么说 甄嬛传 中的浣碧比 延禧攻略 中的尔晴更聪明。在甄嬛传中,浣碧这个角色虽然出身卑微,但却聪明机智,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在宫廷中谋求自己的地位。而在延禧攻略中,尔晴则是一个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