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帮助兄弟姐妹的中年人,再有本事,都要学会留一手

2023-11-16 21:05:15 字數 3136 閱讀 7476

有人说:“父母走了,兄弟姐妹是最亲的人。”

还有人说:“亲人帮亲人,无亲帮来愁煞人。”

是啊,兄弟姐妹如手足,你若是有本事,不帮一把,还能指望谁呢?

当我们到了中年,父母也变老了,再去看“帮忙”的关系,就会发现一个定律——“100减1等于0”定律。

也就是说,你做了一百件好事,若是第一百零一件好事,不愿意做了,或者是没有做好,那么对方就会怨恨你,之前所有的“善举”,都化为乌有。

古人告诫我们,“好事做尽,必有灾殃”。说得也是这样的道理。

善良一旦过度了,比“冷漠”更可悲;善良带着锋芒,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长期帮助兄弟姐妹,好事大概做到“九十件”的时候,就应该“留一手”了,别把好事做尽了。

谋业方面:别一辈子代劳,逼兄弟姐妹自力更生。

人生沉沉浮浮,你在最有本事的时候,兄弟姐妹都来巴结你,不奇怪。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你的车头,带着大家一起奔赴幸福,本来是幸福的事情。

可是你应该看到,人生没有定数,指不定哪一天你的事业,就要转型发展了,要收尾了。或者你陷入职业发展困境,无法再去照顾兄弟姐妹。

没有了你的关照,兄弟姐妹却无法转型,那就糟糕了,都会怨恨你。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当大家聚在一起发展的时候,就应该有分开的打算。

我的小姨,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在城里做鱼生意,小女儿从农村出来,也学习做生意。

大女儿果断决定,开一家餐厅,专门做鱼类食物,并且让妹妹去学厨师。

多年后,鱼生意不好做了,鱼餐厅更火,因而妹妹还能独自成长。反过来,姐姐也沾光。

真的不要一辈子都顾着兄弟姐妹赚钱的事情,让他们靠近你,学到什么,然后独自走远,这是大家的后路,也避免了长期在一起争夺利益的困局。

借钱方面:别掏空自己,守住小家庭的底线。

兄妹不共财,共财断往来。类似的古训,我们都看过。

当兄弟姐妹有困难的时候,你借钱给他们,是可以的。你不借钱,那么别人就更靠不住了。

但是你一定要注意,借钱和送礼,有区别。千万不要做“借钱不还”的打算。

在借钱的数额方面,也要控制,不能因此就掏空自己的家底。

尤其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你掏空了 家底,万一有什么病痛,兄弟姐妹也不能及时还钱,麻烦就来了。

想一想,你老了,真正的底气,是手里有存款,有一份退休金。因为过于帮助兄弟姐妹,导致自己交不起养老保险,不能退休,存款也不见了,凄凉的后果,还得你自己承担。子女也会因此埋怨你。

助学方面:别把侄儿侄女当子女,懂得内外有别。

到了一定的年纪,要区分“家庭”和“家族”的关系。

在大家族里,兄弟姐妹、父母、老表、侄女、孙子等,都是内部人。家族利益被伤害,我们要一致对外。

在小家庭里,侄儿子女是外部人,大家各自奔前程,休息的时候,回不同的家庭。

没有特殊情况,我们帮助侄儿侄女应该先问一问兄弟姐妹,而不是认为血缘关系在,什么都好说。

农村有句土话:“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都拉倒。”

只要是隔代了,血缘关系就不那么亲了,要采用家族交往的方式。

清代**集《八洞天》里,有一个叫岑鳞的富商。

他的弟弟、弟媳都英年早逝,侄儿岑金顺理成章就住进了他的家。

为了帮助岑金,岑鳞不仅让其读书,还带其做生意,办小店,娶媳妇。

岑鳞万万没有想到,侄儿岑金开店之后,把老顾客都抢走了,还扬言:“我给伯伯打工多年,也不见工钱。”

诗曰:“可怜犹子终非子,望彼帮身反害身。”

做到内外有别,这是适度冷淡侄儿侄女,也变相地对自己的子女更好。我们老了,真正靠得住的,还是自己的儿女。

孝老方面:别独自赡养父母,大家都要承担责任。

很多人建议,孝不比兄。

尽最大的努力,去孝顺父母,这是好家风。

可是你把大家庭里所有的家风,都请到自己家了,其他人是否有意见呢?

对于孝顺的人来说,应该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对于不孝顺的人来说,真的巴不得你管父母到最后那一天。

别以为孝顺很容易,生老病死都得花钱。还得想一想,久病床前无孝子的道理。

打个比方。你六十多岁了,每天要拄拐走路;你的父母九十多岁,躺在床上。如何尽孝呢?

你有钱的话,还好,请保姆。你没有退休,也没有存款,怎么办?现实问题,就在眼前,需要兄弟姐妹商量着 办。

事实上,最好的家风,不是对父母的事情,大包大揽,而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局面。

在孝顺父母的过程中,你对兄弟姐妹有计较,但是压力小了,自己的身心不会那么累。

如果兄弟姐妹很忙碌,或者有其他情况,你多管父母几天,甚至是一两个月,是没有关系的,但是代替兄弟姐妹去孝顺父母,不可取。孰轻孰重,要分得清。

留一手,不是自私自利,也不是冷漠,是亲人交往的智慧,也是对自己的保护。

你自己都过不好,还要帮助别人,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作为普通人,不能面面俱到,只能选择性去帮忙。在关键时候,给兄弟姐妹推一把,就足够好了。

俗话说:“帮忙是情分,不帮是本分。”

你给大家庭多一些情分,不要求大家对等回报,这是做人的格局。

在自己力不从心的时候,收起自己的情分,或者未雨绸缪,早早断了情分,逼着大家都立志,这是“无情胜有情”。

兄弟姐妹交往,如下棋,走一步,看十步;既让步,也对弈。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于网络。

人到中年,才明白的事,兄弟姐妹相处,最理想是遵循“三七定律”

人性铁律 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处,最理想的模式是遵循 三七定律 父母离世后,兄弟姐妹的团聚往往变得更为珍贵。在工作和生活中,单纯依靠努力工作并不能带来财富的积累。在人际关系中,尤其是在感情关系中,付出更多的一方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容易被忽视和伤害。君子之间的交往应该是淡泊而平和的,而小人之交则更注重甘甜的...

人到中年,别把兄弟姐妹当家人,原因很现实,希望你能懂!

点击右上方蓝色的字体,关注绝不会比较好,让你更懂生活。俗话说,断骨到筋 兄弟姐妹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联系,他们还是我们的血亲。但很多时候,是你对家庭的信心给了你沉重的打击。其实,要想拥有良好的兄弟姐妹关系,在相处时不吃亏,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把兄弟姐妹当家人看待。这样的说法一开始你可能很难理解,觉得有点...

兄弟姐妹中,混得最好的,基本是这几种人

点击右上方蓝色的字体,关注热水壶的爱生活,让你更懂生活。小时候,兄弟姐妹们在一起玩耍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然而,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父母长辈的年龄增长,很多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淡薄。当父母生病时,兄弟姐妹可能不会给予任何帮助,但当父母去世时,兄弟姐妹不会悲伤或悲伤。人到中年,很多人都意识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