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是高山胡乱魔改,消费女性,4大爆点,公道自在人心!

2023-11-27 02:15:08 字數 4586 閱讀 3107

哈喽,大家好,我是冷风醉酒。《我本是高山》看完了,不禁让人唏嘘,竟然是因为电影的网上**,才使更多人关注张桂梅,冷风就是其中之一,只知道大概,却没有去真正了解过这位伟大的女英雄。

在你不是很了解这个人物故事的情况下,看完电影,如果要问,电影能感动人吗?冷风回答是能,看到好几处情节,31岁大男人都不禁落泪,这也是归功于原型故事本就感人,之后我又看了诸多张桂梅纪录片,作为一名党员,也更加敬佩张女士。

其实一做对比,导演的私心昭然若揭,使劲宣传根据真实事迹改编。什么叫根据真实事迹,意思就是遵从现实的基础上,不影响真实性的改编,所以要么改更加合理,要不就不要乱改,拍出真实人物事迹就行,因为张桂梅的故事本身就能感动无数人,但是本片却肆无忌惮地把人物内核改了,当然会挨骂。

导演主创居然在微博上发表不恰当言论疯狂对线,我生来是高山,你们这些人没资格吐槽,呵呵就你这水平还高山?咋了,貌似你还委屈了?改变人物故事内核,修改人物信仰,你怎么敢啊?观众不是瞎子,大家心里都如明镜。

冷风梳理下主要几个暴点,一、电影全片没有交代张桂梅建立华坪女高初衷背景的情况下,电影一开始的观感就非常不舒服,上来学校就已经初步建成,在开学典礼是因为喇叭的事故,场下的女学生都在肆无忌惮的嘲笑张桂梅,随后上学,本是全封闭管理的学校,这些孩子居然还溜出去到现场逛街,吃小吃,上网吧,看到这一刻,冷风都气笑了,能不能再离谱点?大山里的女孩,很多家庭连上学的钱都交不出来,要不是学校免费,她们都上不起,纪录片里那么多孩子吃饭只吃1元的米饭,5毛的素菜,她们哪来的钱吃烧烤,买饰品,最离谱的是网吧,2023年那个年代,大部分上网的人都是男生,经过那个年代的人都知道,你随便去家网吧都是男生,这还是城市里的情况下,大山县城女生就更不会去了,上课的时候睡觉打盹,一下课精神百倍嬉皮打闹,这是大山里的孩子吗?她们是吗?我一度怀疑看错了,这跟城市的孩子有什么区别,你为了塑造张桂梅建校的不容易,但也不能歪曲事实,侮辱大山的这些孩子们吧,这让我想起另一部电影《八角笼中》那些大山里的孩子,只要你给他们一根救命稻草,他们会拼命抓住向上爬,再苦再累,也不哭不闹,他们为了什么,就是走出大山!生为野草,不屈不饶!都说穷人家里早当家,何况女生呢?因为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很多一出生就订了娃娃亲,刚成年就要结婚生子,一辈子走不出大山,她们往往会比男生更加成熟,努力,电影中给她们剪短发,居然还不高兴哭了,这是干嘛?制作组你们有认真看纪录片吗,女孩会为剪头发而哭泣?她们是为了能有学上而流泪好吗?瞎拍!所以,如果你要拍山村女孩生存与读书的不易,就要先弄明白她们为什么苦难至此。说真的,完全没必要那么多篇幅去突出她们的厌学、贪玩、愚蠢与无知。这根本不是真实,假如就算是,她们从小受到落后思想洗礼,很多连九年义务教育都没上全,你指望她们知书达理?这是她们的错吗?是环境,是父母,是无知蒙昧的偏见,是落后腐朽的传统!说明导演组就没有认真去**大山这些女孩子们的真实现状。

反而电影里该有的残酷,却不敢细写。甚至都不敢像《摔跤吧爸爸》那样真实的展现,一头牛就导致未成年的女孩嫁给一个老头,借她的绝望激励着女孩们,让她们从被爸爸逼着学变为自己努力从而改变人生,稍微展现那真实残酷的一角,就具有极强的真实感与说服力,我觉得制作组更应该展现山村重男轻女的无知偏见导致女子失学的窘境,更应该展现女生被作为货物换取彩礼供哥哥弟弟结婚的无奈绝望,更应该展现落后大山里最赤裸的物质匮乏与贫瘠。在纪录片里张校长劝女孩子们回归校园的过程中,每个女孩都殷切地、饱含热泪地期待回去读书。她们没有不愿意。真正的阻碍是那些拼命阻止他们回去上学的愚昧父辈,和确实窘迫贫穷的家境。

你不去触及这些,拍出来的,就是披着华丽外袍的垃圾。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二、作为国家七一勋章、感动中国的获得者,张桂梅的感人事迹让人动容,她能做到这一步是她以坚韧执着的拼搏和无私奉献的大爱,贯彻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她有信仰有追求,这是她坚持的动力,导演你怎么敢把一个纯粹的共产主义战士无私忘我的为了国家发展,女性自由而做出的伟大事迹,说成全都是为了一个男人。这是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恶心思想???作为一名男性,我都为之不耻,这是什么男性中心论?贴着女性标签,合着女性干的所有事都得是为了男人??

而且,在影片里不断让张校长怀念丈夫,每当遇到困难了,就用怀念丈夫来获取精神力量,张桂梅作为一名坚强独立的伟大女性,电影里你想刻画好,你本该避开男性因素,这位男导演变本加厉罔顾事实,自大,自以为是,你哪来的胆子改掉别人的信仰,人家作为党员的信念,培养学子的报国之志,改变女性困境的坚守,被你一个电影完全抹杀了,在纪录片中,最困难的时候,她与剩下不多的老师,没钱买党旗,自己画了个党旗,重新宣读誓词,她们以共产党员的身份宣誓坚守着山区教育阵地,还记得在央视采访节目上,主持人问张桂梅校长:“一直支撑着您的是什么东西?”

张桂梅校长的回答是:“是我们的信仰”

所以,你凭什么?

要**她的信仰追求,**她的百折不挠,**她的不忘初心!

我自己在配音的时候都忍不住为张桂梅难受泪目,凭什么?

女性坚强的大爱,却变成了小情小爱。

或许导演根本就不懂什么是信仰,似乎觉得女性在实现大义的前提就是为了爱情、为了丈夫。

难怪试看的时候,张桂梅本人看完不说话,人家本是默默付出坚守的人,硬是被你们推上了风口浪尖。我真想给导演一棒槌,你想要尊重认可,最起码得像王宝强拍《八角笼中》一样,只要你真心实意,对故事原型有着起码的尊重,也是尊重你们自己,这是相互的,这样才能获得广大网友的尊重。

三、张桂梅的华坪女校之所以成功,除了本人的坚持努力,更离不开她的个人魅力,如何说服大山里落后蒙昧的山村父母,如何说服坚持一线的学校老师,带领她们一起追求崇高的理想信念,当时学校环境差,工资低,当老师还要兼当保姆,张桂梅与老师们是如何坚持下来的?所以,她的为人处世,情商会差吗,答案肯定是不会!

瞧瞧电影都是啥,只有偏执、狭隘、意气用事的张老师,面对艰苦的环境,一对情侣,女生因为男朋友的崇高理想,陪伴来到这个鸟不拉屎的残破学校教书,还要面对学生的调皮捣蛋,电影里的张老师不问缘由,只有苛责,高压,质问,女老师不许穿裙子,不许穿高跟鞋,甚至后面都不能有周末休息,面对老师们的质疑,她都没解释,说服大家一起追求理想信念,直接一句,接受的了就留,不接受就走,说真的那个年轻女老师与好多人走了,我觉得很合理一点都不过分,最后还在所有学生面前,这年轻女老师质问男朋友让她选择:“你是选择学校,还是选择我?”拍这个镜头有何意义?老师们的付出牺牲,不需要如此的羞辱展现吧?体现男性的大公无私?就算她们没有坚持下来,但曾经努力了,至于么?后面面临没有老师的困境,张桂梅曾经教出的学生毕业后及时回来帮忙,顶上教师名额,之后学校步入正轨,无意间这位老师怀孕,她带着后悔,愧疚的跟张老师解释,说孩子出生,让婆婆带,很快回来接任教师,结果回答她只有张桂梅的冷漠和责备,说你带了个好头!她后面依然还挺着大肚子坚持教课,有一次,孩子发高烧,婆婆生病,老公出差,她想就请半天假,张桂梅反而还怪她,进入学校除了作为老师的责任,你应该忘了一切,忘掉家庭,孩子,你做不到就走,少碍事,我看到这真是要翻白眼,人家在最困难的时候帮你,愿意舍弃家人,已经够到位了,你还想怎样?现实中张老师真如此绝情,哪个老师还愿意跟着她干?我感觉不是她在带领这些老师共克困难,而是这些老师都在迁就她,你们说像电影中如此无能、无情、无义的人,能干成什么事?

四、还有现实原型中原本酗酒家暴的父亲,在影片中被改成了母亲。这简直荒谬而离谱,网上水军有人说世界容纳不了一个酗酒母亲,是这个问题吗?她在哪酗酒?在荒无人烟高山之中,高山中只有几个村户,在如此穷困的情况下,还是单身母亲,正常这些伟大的母亲,她们小小的身躯都会担起抚养的责任,她们往往是付出最多最辛劳的那个,怎么会有母亲酗酒?我老家在江苏境内的贫困农村,整个村子从没听说过哪个女人酗酒,更何况高山之中,导演编剧想表现女性拯救女性,也不能罔顾原型,故意扭曲事实,往往醉酒、家暴、打骂女儿不都是父亲吗,也是男性,往本就辛劳不堪的女性身上泼脏水,导演这次做法真有些诛心,你有没有想过大山里坚持带着孩子的单身母亲,如果看到会怎么想?

#秋冬**逆袭指南#

客观的来说,电影某些方面确实也还原了,但是有用吗?你改变了人物内核,修改整个故事的核心动机,一部电影存在着巨大争议,本就应该虚心倾听、接受观众们的建议,而不是堵着观众嘴巴,站在群众的对立面。如果《我本是高山》只是一部普通的电影,人物都是虚构的,那么或许也不会遭到这么多讨论。但它选择了以张桂梅校长为主要人物,就代表着想要拍出一位杰出伟大女性的故事传记,你就应该带着尊重、谦虚、严谨的心态拍出真实人物,而不是为了想要以女性话题为流量密码,夹带私货妄图获得高关注,不得不说,你成功了,指数**话题远超周边所有电影,所以,观众们的眼睛是雪亮的!公道自在人心,现在他们拍不出人物的灵魂,不尊重观众的想法,最后目的落空,口碑遭到反噬,难道不是活该吗?其实央视电影频道有一句话说得很对:如若是丧失良心,正在复苏的中国电影承受不起。但这句话不应该送给观众,而应该送给《我本是高山》的主创们,他们忘记拍这部电影的初衷,它应该是一扇我们与华坪女高对话的窗口,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张校长的故事,感受她的精神。她的伟大,她的努力,她的意志,这样可爱可敬的人不容亵渎,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冷风并不杜绝**电影,但是我想请你看完电影,一定一定要去看张桂梅的纪录片,了解这位伟大的女性真正故事,张桂梅用她残破的身躯践行着让女孩受高等教育,就能改变三代人命运的初衷,她像一束希望之光,照亮孩子们的追梦人生。曾几何时,女权与女性话题成为电影作品中增加流量提升所谓逼格的工具,却很少有真正去了解深入揭露现实矛盾话题,女权在我印象里是女性坚强独立,争取性别平等和女性权益的正义斗争,现在却被某些人利用了,变了味道,而张桂梅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真正的女权主义者,真正为受不平等压迫的人们抗争的英雄,不需要你妄加揣测,随意编排,这是因,观众的声讨是果,所以有因必有果,这部电影也希望能给所有电影人敲响一个警钟吧!如果觉得我说的有道理,请给个一键三连+关注,今后会更多有趣**,我是冷风醉酒,让我们下期**再见。

《我本是高山》编剧自比高山,却魔改了张桂梅校长的真实事迹

近日,海清主演的电影 我本是高山 在点映后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反响,不少人指出电影剧情严重魔改了原型张桂梅校长的事迹,对她的创校初心和红色信仰进行了删减,对女校学生和老师的形象进行了贬损,对云南山村的现实情况进行了歪曲。面对这些质疑,电影的两位编剧却没有给出合理的解释,反而开始大骂观众,自称 我xx是高...

《我本是高山》引争议?网友 改编不是乱编

友友们,由海清主演的电影 我本是高山 已经开放点映,你们看了吗?该电影从立项 拍摄,再到如今的点映,外界的关注度都非常高,原因很简单,因为影片根据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真实事迹改编 张桂梅校长的事迹,想必不少观众都知道,她的善良 她的坚持,感动了无数的网友,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她所说的 我本...

我本是高山 剧情魔改引发争议,创作者需尊重原型

最近,海清主演的影片 我本是高山 吸引了众多眼球。作为一部关于教育改革的励志影片,它不仅让观众看到了一个优秀教育工作者的人格魅力和精神追求,还为广大青少年树立起了坚定而美好的人生榜样。这部关于人物的传记电影是基于张桂梅校长的真实经历改编的,旨在展示她在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成立时所遭遇的各种挑战与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