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声丨年复一年,我们为什么还要去南极

2023-11-05 16:45:05 字數 4344 閱讀 2704

潮新闻 执笔 张蓉 何冬健。

11月1日,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启航,踏上为期5个多月的科考征程。

此次科考队由来自80余家单位的460多人组成,其中9位来自浙江,包括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二所”)的5位科学家,以及浙江大学海洋学院的4位老师和研究生。

自2023年首次南极科考至今,一代又一代中国科考队员奔向地球最南端。年复一年,科研工作者们亲历了我国极地科考从无到有、日新月异的发展。从把第一面五星红旗插在南极,到在南极冰盖之巅建立考察站……中国逐渐走向南极科考的前沿。

南极不仅是冒险家的乐园,更是科学家们心驰神往的梦想之地。忍受刺骨的严寒,冒着肆虐的风雪,穿越险峻的冰川,这片终年冰雪覆盖的神秘大陆,究竟有什么魔力,吸引我们孜孜不倦地探索?

南极科考。海洋二所供图。

认识与守护:地球最南端,每年开展一场“体检”

中国探索南极大陆的步伐仍在迈进。

本次考察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建设我国第5个南极科考站——位于罗斯海沿岸区域的新科考站。建成后,它将成为中国继长城站、中山站之后第3个常年科考站和首个面向太平洋扇区的科考站。

在南极大陆所有边缘海里,罗斯海是最向南延伸的一片海,其湾顶纬度约为南纬78度,离南极点很近。如果从上空俯瞰,这个新科考站和长城站、中山站将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带来独特的科考价值。

海洋二所副研究员赵军,曾任中国第37次南极考察首席科学家,多次前往南极科考。在他看来,罗斯海区域十分特殊,对科学家有强烈的吸引力,“这里温度特别低,就像一座‘冰工厂’,是南极底层水的关键起源地,驱动着世界上的海洋源源不断地循环流动。”

赵军在进行科考工作。海洋二所供图。

除了建设新科考站,调查气候变化对南极生态系统的影响与反馈也是中国科考队年复一年奔赴南极的目的。

南极被称为地球的“冷源”,对全球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影响显著,也是气候变化灵敏的“指示器”。“海洋能够吸收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其中有近40%被南大洋所吸收。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着南极大陆,而围绕南极开展的科学研究可以为全球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探求新的发展空间,提供科学依据。”海洋二所副研究员、第39次南极科考大洋队队长李栋解释说,作为气候环境的航向标,全球变化的很多问题都要从极地找答案。

在李栋看来,这是南极科考最大的现实意义所在——考察、发现是科学创新的源泉,每一份采样、每一个数据,汇聚在一起,最终可能影响的是人类命运。南极已成为关乎全球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命运的窗口,和人类的未来息息相关。

中国第37次南极科考队队员合影。海洋二所供图。

李栋形容自己和队友的科考工作相当于每年给南极进行一场“体检”。身为南极的“体检医生”,他常怀着一种复杂心情,既希望它维持原貌,又期盼发现它未知的一面,“一方面,我们期待它的各项指标稳定,不要出现什么异常。从这个角度来说,每次科考,我们并不期望有新发现,那意味着它有变化。另一方面,面对广袤的南极大陆,总有我们还没涉足的角落,我们的了解依然有限。就像盲人摸象,如果摸到新部位,那意味着我们对南极的认知变得更立体、更充分。”

永无止境的探寻:冰封大陆藏着无数种未知的想象。

40年间,随着一次又一次突破,中国逐渐走向南极科考的前沿。可这片冰封大陆仍有太多未解之谜,皑皑冰雪之下,埋藏着地球数百万年的秘密,蕴藏着数不尽的生态系统宝藏。

南极是人类最后到达的一片大陆。遥远、寒冷、与世隔绝,以及南大洋上令人心生恐惧的“魔鬼西风带”,曾使南极难以接近。自2023年,英国航海家发现南极地区的南乔治岛算起,人类闯入南大洋仅300多年的历史。

就像11岁的儿子总是闪着懵懂的眼睛,向赵军询问关于南极的一切,踏上南极的每一步都源自人类对未知最本能的好奇和渴望,源自对远方的憧憬和想象,源自对挣脱自身束缚、超越能力的向往。

南极科考。海洋二所供图。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释放了这么多二氧化碳,它们被海洋吸收后去了哪?能够存留多久?会不会对海洋生物产生影响?进而改变整条生物链?……赵军明白,自己探索的这些问题,恐怕穷尽一生也未必能找到确切答案,“很多问题要年复一年地去观察、采样、积累数据,才能最终形成一个判断。它们需要也值得一直探索下去。”

南极路上,不只有大海与星辰的浪漫,还有未知和梦想。站在先驱者的肩膀上,中国一代代科考队员们带着好奇与向往走进,试图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接力探寻关于人类、关于地球的终极奥秘。

以最初的憧憬和好奇为起点,凭借无尽的勇气和创造力,在一代代科考队员们远赴险地的奋战中,人类正实现从“认识南极”到“保护南极、利用南极”的跨越。而这趟旅程或许永无止境。

南极科考。海洋二所供图。

后来者”的超越:在博弈高地,构建国际话语权。

有一个细节,贯穿40年南极科考的始末:白色冰原,茫无涯际;红色国旗,高高飘扬。每当新考察站建成,开站的第一件事就是升起五星红旗;每年元旦到来,考察站都会举行升国旗仪式;每次登上昆仑站,考察队员都要给站区换上一面新国旗。

然而,在这条探索神秘大陆的征途上,中国一度是“后来者”。

2023年9月,没有在南极建站的中国仅能以缔约国的身份加入《南极条约》——进入实质性议题时,小木槌就会敲下,大会主席礼貌地请所有非协商国代表离开会场去“喝咖啡”。“郭队长后来跟我们说,咖啡太苦了!根本就喝不下!”59岁的海洋二所研究员杨关铭说,身为中国代表团的一员,气愤又无奈的郭琨意识到,建南极站与否,“关乎国家荣辱和民族尊严”。

2023年11月20日,591名勇士奔赴万里之遥的南极,志在让五星红旗在南极上空飘扬。20岁的杨关铭是首次考察队里最年轻的成员。队员们顶风冒雪奋战,去南极的第一趟就建成我国第一个南极科考站——长城站。南极广袤无垠的白色大地上,从此年年闪烁着中国人忙碌的身影。

南极辟新宇,考察做贡献。来年东南极,团结再奋战。” 在杨关铭珍藏近39年的“南极考察手册”中,中国首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队长、长城站首任站长郭琨如此写道。

中国首次南极科考,海洋二所科考队员在取样器标志前合影留念。海洋二所供图。

绘制世界第一张南极内陆地形图、探寻冰盖最高点、作为发展中国家建起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从“圈外”走向“不可接近之极”,如今,中国已逐渐形成“五站、两船、一飞机”的南极科考研究支撑保障体系,在南极事务中重拾国际话语权。

南极代表着博弈竞争的高点,成为一国在全球科学、政治、经济等领域中的权益象征。提高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能力,为此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正是我国南极科考人一次次奔赴地球之巅的初心和使命。

在那片最遥远、最寒冷的土地上,跳动着炽热的爱国之心,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情怀。2023年,俄罗斯客轮被困南极,中国南极考察队驱乘“雪龙”号奔袭600海里,利用***将船上乘客全部救走。这场“极地大救援”赢得广泛赞誉。

中国第38次南极科考,张海峰(右二)在南极作业。海洋二所供图。

海洋二所助理研究员张海峰记得,2023年2月,他和队友们穿着考察队冲锋衣走在阿根廷乌斯怀亚,很快被中外游客团团围住。他们一边赞叹“你们是英雄”,一边激动地想合影留念。“大家要拍照是因为那鲜红的考察队服、贴在胸口的五星红旗。”那一刻,张海峰真切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身为中国南极考察队员的荣誉感。

这正是南极科考的温度所在,当历史的细节一个个被发掘,当未知的发现一个个被证实,一次次南极之旅联结起更多的前沿线索,赐予我们跨越民族、跨越时空的情谊。

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陈大可院士领衔海洋二所队员在中国首次南极科考留下的取样器前合影。海洋二所供图。

代代相传的南极精神感染着一批批科研工作者。2023年,我国首次南极科考的先行者,用重力柱取样器在这片无人可抵的白色大陆上,如同竖起方向标,竖起中国的标志,上面用油漆书写着“中国”和“杭州”两个名字。如今,油漆全部剥落,标志已锈迹斑斑,海洋二所的科研人员仍每年站在这里,给新队员讲述建设长城站的故事。

今年初,越冬的年轻队员给张海峰发来一张**,取样器上,隐约还能看出“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的钢印。“科学家们的激情和热爱就燃烧在那片冰天雪地里,这是传承的力量。”张海峰说。

*请注明出处”

为什么十年过去,赵丽颖们还是无法接棒孙俪成为大青衣?

感觉很久没看到姐登国内大刊封面了。如果不是宣传新剧,被誉为 英伦玫瑰 的凯拉 奈特莉似乎已经淡出内娱观众视线很久了。毕竟距她岁时参演 并让她一举火爆全球的 加勒比海盗 系列已经过去了年。在这期间,姐贡献了影史留名的绿裙 造型。也成长为业内公认的 人间香奈儿 观众公认的 最适合演名著 的女演员,是当之...

为什么十年过去,赵丽颖们还是无法接棒孙俪成为大青衣?

很久没有看到姐姐登上国内大刊的封面了,感觉她已经好久没有在大刊中露面了。年月刊 bazaar 港版。凯拉 奈特莉,被誉为 英伦玫瑰 似乎已经很长时间不再引起内地观众的关注,除非是为了宣传新剧。四月的年,bazaar 英版杂志发布。年已经过去,当初她以岁之姿参演 加勒比海盗 系列,该片一炮而红,迅速走...

平均年龄60岁,他们为什么还要参加舞蹈比赛?

阿拉一起来跳舞吧?好的呀!长宁区艺友舞团一首摇滚热舞 一起跳舞吧 点燃全场,每当吉他噪音再响起,电流穿过我和你 嘀里嘀里一起跳舞吧 在摇滚节奏下,平均年龄岁左右的舞蹈成员们,在多巴胺色彩元素服装的装扮下,每一个人都洋溢着青春 活力的摇滚气息。月日晚,虹秋之魅 舞之盛典 年上海市民文化节市民舞蹈大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