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寒露

2023-11-03 17:56:08 字數 3244 閱讀 3177

寒露时节是中国南北大地上景观差异最大、色彩最为绚丽的时间;寒露来临之时,也是枫叶飘红,菊花飘香的时节到来了;寒露菊芳,清秋多了一缕缕冷香。

寒露气象和农事特点。

1.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七个节气,在每年 10月 8日或9日,太阳黄经为195度是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时节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凉,快要凝结成霜了。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增多,并且气温更低了。寒露以后,北方地区冷空气已经具有一定势力,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基本结束。天气常常是昼暖夜凉,晴空万里,对秋季农作物收获十分有利。大部分地区的雷暴已经消失,只有云南、四川和贵州局部地区尚可听到雷声。华北10月份降水量一般只有9月降水量的一半或者更少,西北地区则只有几毫米到20多毫米。干旱少雨往往给冬小麦的适时播种带来一些困难,这些不利因素成为旱地小麦争取高产的主要瓶颈。

2.寒露时节,要趁天晴有利时机抓紧采收棉花。这个时节,江准及江南的单季晚稻也即将成熟,双季晚稻正是灌浆的时候,要注意间歇及时灌溉,保持田间湿润。南方稻区还要注意防御“寒露风”的危害。华北地区要抓紧播种小麦,保证在霜降前后播完,切不可被动等雨导致早茬种晚麦。寒露前后是长江流域油菜的适宜播种期。淮河以南的播种要抓紧扫尾,已出苗的要清沟沥水,防止涝渍。华北平原的甘薯薯块膨大逐渐停止,这时清晨的气温在 10摄氏度以下或更低的概率逐渐增大,应根据天气情况抓紧时间采收,争取在早霜前采收结束,否则会在地里经受低温时间过长,因受冻而导致薯块“硬心”,将会大大降低食用饲用和工业利用价值,甚至将不能贮藏或作种子利用。

寒露饮食。1.寒露时节,天气越来越冷,为了增强抵抗力,很多人开始进补,这样体内将会加快新陈代谢。毒素如果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将会影响身休健康。所以寒露时节不仅要进补好,也要排好毒。

寒露时节宜食养生汤水,以润肺生津,健牌益胃为主,宜多选甘寒滋润之品,如选用西洋参、燕窝、沙参、麦冬、石斛、玉竹等。其中西洋参味苦,微甘,性凉,入心、肺、肾经,有补气养阴、清虚火、生津液的作用,适用于气阴不足、津少口渴、肺虚咳嗽、虚热烦躁等症。燕窝味甘,性平,入肺、胃、肾经,有益虚补损、滋阴润燥、化痰止嗽之功,常用于肺肾不足引起的咳嗽气急等症,石斛 (枫斗)味甘、性微寒,入肺、胃、肾经,具有滋阴润肺,益胃补肾,健脑明目,降火良药,并具生津止渴、补五脏虚劳、清肺止咳、预防感冒之功效,这些都是适合寒露时节进补的精品。还有鹌鹑蛋、木耳、山药、黑芝麻、莲藕、梨、蜂蜜、萝卜等食物也是不错的选择。

2.在进补的同时,我们也要选择合适的排毒食品来帮助排出毒素,以促进正常的新陈代谢,以下几种常见食物都是不错的选择:

i)新鲜果蔬汁。新鲜果蔬汁中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等营养素,对排出体内毒素有着。

非常重要的作用。

2)猪血。猪血是一种常见的排毒食品,其中含有丰富的血浆蛋白,在人体胃酸和消化液中多种酶的作用下会分解出一种解毒、润肠作用的物质,还能把肠胃中的粉尘、有害金属微粒等物质结合**体不能吸收的废物,通过大肠排到体外。

3)菌类食物。菌类富含的硒元素可以帮助人体清洁血液,清除废物,长期食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润肠、排毒、降血压、降胆固醇、防血管硬化以及提高机体免疫力的效果,同时菌类食物也是较好的抗癌食品。

寒露起居。1.寒露以后要注意足部保暖,到了寒露时节,就不要再冻足穿凉鞋了,要给予足部一定的温度。传统中医学认为:“病从寒起,寒从脚生。”由于足部是足三阳经脉以及肾脉的起点,这个部位受寒,寒邪就会侵入人体,对肝、肾、脾等脏器造成伤害。现代医学理论也证实了足部保暖对健康的重要性。足部仅有血管末梢,血流量少,循环差,脚的皮下脂肪又很薄,因此足部对寒冷比比较敏感,一旦足部受冷,还会迅速影响到鼻,咽、气管等上呼吸道黏膜的正常生理功能,将会大大减弱这些部位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进而导致致病菌活性增强,人体产生疾病。

2.进入寒露时节,伴随着气温的逐渐变冷,空气比较干燥,流行**冒进入高发期、研究发现,当环境气温低于15摄氏度时,上呼吸道抗病能力将下降。因此,着凉是伤风感冒重要诱因,这个时节要适时增添衣物,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此时,感冒引起的哮喘会越来越严重,慢性扁桃腺炎患者易引起咽痛,痔疮患者也较前加重。据调查,老年慢性支气管病人感冒后大多数会导致急性发作。因此,应采取综合措施预防感冒,首先积极改善居境,定时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其次要科学调节饮食,少盐、多醋,不要吃过分辛辣、油腻食物,最后合理用药防治。

3.进入寒露节气,许多人为了防止晚上口干,睡觉前会饮用不少水。深夜或者凌晨就会感到尿意,由于嫌起床较冷,常常下意识地憋尿,长时间憋尿容易引起膀胱炎。高血压患者憋尿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引起脑出血或心肌梗死,严重的还会导致猝死。如果不习惯半夜起床到卫生间小便,不妨在卧室放个小桶以便排尿。

寒露运动。1.寒露时节,正是阴阳交汇之时,因此运动健身的重点是保持机体各项机能的平衡。比起跑步,倒走健身则是一项非常好的锻炼机体平衡的运动。如果能够在寒露时节经常进行倒走健身,对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将会大有神益。

倒走健身是一种反序运动。平时我们都是正走,因此倒走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动作,运动时存在一定的难度和危险性,这样就会刺激大脑,使我们进入一个学习和练习新事物的过程。现代医学证实,倒走时,可以使一些我们平时很少活动的关节和肌肉得到充分的运动,例如腰脊肌、股四头肌以及踝膝关节旁边的肌肉、韧带等。这样一来,脊柱、肢体的运动功能就能得到调整,血液循环更顺畅,机体平衡能力也更强。而且倒走还有很好的防治腰酸腿痛、抽筋、肌肉菱缩、关节炎等疾病的功效。同时,如果能够长期坚持,人体的小脑对方向的判断力以及对人体机能的协调力都将得到很好的锻炼。

虽然倒走健身好处很多,但是弊端也是很突出的,主要是危险较大,盲目往后倒走,容易发生不可**的事故。因此倒走健身因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倒走健身要选择行人较少,没有机动车和非机动车通过的活动场地,例如像公园的草坪等平坦、四周无障碍的地方。倒走健身最好结伴进行锻炼,互相有个安全提醒、照应。

2)老年人每天倒走1一2次为宜,每次15至20分钟,体质稍弱者要据个人身体状况调整运动时间。

3)倒走健身运动不适合结核病人。

进人寒露后天气渐渐地变凉,这个时节也比较适合走跑健身运动。在走跑健身锻炼的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注意气温的变化。寒露时节的气温忽热忽凉,因此,走跑锻炼前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及时的安排活动量和增减衣服,同时要预防运动创伤。

2)寒露时节的运动量可以在平时跑步的基础上适当加大。增加走跑的时间、距离和速度时,切不可盲目过大、过快、过猛,以免超量而适得其反,得不偿失。

3)寒露时节也容易疲乏、犯困。因为夏天炎热吃不好,睡不好,所以到了这个节气,人反而感到疲乏想睡觉,走跑后要注意适当休息。

二十四节气之霜降

霜降一般在每年的公历月日左右,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第六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霜降含有天气渐冷 初霜出现的意思 一般从月下旬开始,至月上旬结束。此时,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天气渐寒,冬天即将开始。年霜降时间为月日点分秒,九月初十,星期二。就...

二十四节气之 霜降

二十四节气之 霜降。霜降,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象征着冬天的临近。这个时节,大自然将夏天的热烈和春天的生机转化为深深的秋意。金色的阳光洒在林间,红黄相间的秋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故事。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按照习俗进行着各种活动。登高远眺,感受秋天的辽阔 秋游赏菊,品味秋天的韵味。在...

二十四节气药膳养生

金秋健康过 引言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农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为基础,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气候变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二十四节气被广泛应用于农业 气象 养生保健等方面。其中,药膳养生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保健方法。本文将 二十四节气药膳养生的原理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