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中国故事

2023-11-07 20:10:36 字數 1955 閱讀 8399

4年采访报道,张萍记录下的精神坐标上构筑起英雄不灭的丰碑;7年追风飞越,赵静定位了一个个大美中国,也见证了甘肃越来越出圈。

精神坐标,我们没有忘记。

来自辽宁省丹东广播电视台的55岁记者张萍进行一场紧急的“影像抢救”。她坐标附近的鸭绿江岸,有一段英魂永驻的伟大中国故事。七十多年前,一群年轻人“雄赳赳,气昂昂”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用自己的青春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抗美援朝老战士一个个离世,记述历史刻不容缓。记者张萍没日没夜地奔波于坐标各地,想要尽可能多地留下老战士的口述影像,以回应那段历史“我们没有忘记”。

硝烟散尽享太平,勿忘当年卫国人。张萍说,教科书上的历史远没有眼见为实来得震撼。通过4年的追踪报道,她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洗礼,在平平淡淡的对话中,她发现这些老战士的心中总是大爱、全无小我,岁月更迭,改变的只是他们的容貌,伟大的精神早已熔铸在每一个的灵魂里。

张萍永远忘不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延年接受采访时曾说的一句话:“只要我还能走,就不会停下脚步。”坚毅无畏,奋斗不息,这是战士们的精神坐标。

始于情怀,忠于坚持,作为一名奋斗在岗位几十年的老记者,她们也化身“六边形战士”,记录历史的脚步从未停下。辗转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一百多个县市,行程20多万公里,采访志愿军老战士500多人,将一段段珍贵记忆留在历史坐标上,让抗美援朝精神接续铸魂育人。

张萍在记录下数百位老战士的故事后,她有了新的人生信条——三个“不相信”: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做历史的记录者,做精神坐标的引路者,做中国精神的传播者,做一名坚定有信仰的传媒人,挖掘不曾被讲述的历史故事,这正是记者的使命。

地理坐标,这里是大美中国。

西边的雪山峭壁崖林中,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的记者赵静也在进行着她的采访,向世界献上了一个个绝美震撼的中国坐标,但她的采访对象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群体,而是家乡甘肃的山山水水,它们用四季变换的形态、颜色、声音回应着她的一次次发问。

赵静的采访方式很特别,她总是化身“美女飞手”,在空中瞭望陇原大地,飞跃山林湖海。为了采集最佳素材,她决定亲手飞跃雪山之巅,为了展现绝美风光,她几乎踏破荆棘,每时每刻,她都是追风景的人。

做一名新时代的记者,不仅要会写、会采、会拍,还要会“飞”!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肩扛时代使命、保持人民情怀,书写伟大时代,诠释新闻工作的宝贵价值。记者要用心用情让人民靠近美好生活,让世界看到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

面对外界一直以来对甘肃定西的刻板印象,赵静决定用“定西的绿”作为这一站的主题,去展现当地在生态环境改善方面的亮眼成绩,打破大家对定西,对甘肃满是黄土和贫瘠的固有认知。终于,她将一个个充满魅力的中国坐标带到了众人面前,她说“宣传家乡美景,我交出了一份高空中的答卷。”

从新的角度和层面思考问题,发掘新的报道点和素材,提供更加新颖和有吸引力的报道,这是新时代新征程下记者的转型路径。作为一名年轻的记者,赵静运用全**传播能力,积极学习和运用各种新**技术和工具,实现了创新突围,让更多人看到中国之美。

不同的坐标记录着不同的中国故事,从湖岸到高山,从历史到未来,记者们正用笔锋描摹着民族气节,用双足丈量着中国土地。

如果要问记者的坐标是什么,或许是“生命厚度与精神宽度的交点”,或许是“使命感与可能性的碰撞”,又或许是“在此刻回答历史,也在此刻投身未来”。

11月8日央视综合频道(cctv-1)20:00档**时间,敬请关注《好记者讲好故事》2023年中国记者节特别节目。

中华名山大全 你知道这些山的故事吗?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有许多山脉以其壮丽的风光 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而闻名于世。其中,有十座山被誉为中华名山,它们分别是 山东泰山 五岳之首,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有 天下第一奇山 之称。泰山是中国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圣地,也是文人墨客留下无数诗篇的灵感源泉。泰山以奇松 怪石 云海 日出等景观著称...

赵巷的这些故事,你听过吗?(上)

你可曾知道,历史上的徐家汇也有一个 赵巷 它就位于今辛耕路以北至肇嘉浜路,西至天钥桥路东至宛平南路这一长方形地块。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起,在徐家汇赵巷这方热土上,查阜西 关露 柳湜 艾寒松 穆汉祥等一批共产党人播下革命的火种,燃起了新生的火焰,谱写出一段段可歌可泣的党史故事。革命者虽已远行,但星火赵巷的...

中国五位人物故事

一 大禹 传说中夏朝的第一位天子,治理洪水有功。大禹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人物,生活在公元前世纪。据传说,他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为治水有功而被人们尊称为 大禹 当时,中国境内洪水泛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大禹带领民众进行了多年的治水工作,采用了 疏导 的方法,最终成功地治理了洪水,让人们过上...